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願我們的黨永遠年輕

[複製鏈接]

86

主題

665

帖子

1335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anji 發表於 2016-7-12 10: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群中央黨校的年輕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意氣風發地探討我們的黨為什麼能永葆朝氣,這本身就是一件應該鼓勵肯定的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校工作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新形勢下黨校工作、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寄予殷切期待。作為黨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方面軍,黨校人如何發揮黨校優勢,凸顯黨校特色,發出黨校聲音,奉獻黨校力量,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應有的貢獻?這無疑是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成績解答好這個課題,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校工作的戰略重心之一。由黃相懷等著的《不忘初心: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永葆朝氣》一書,即將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在書中,作者們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理論勇氣,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永葆朝氣」這個主題,系統深入地探討了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執政能力有哪些,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有效領導群眾,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不斷學習、調整與吸納等一系列涉及黨的領導工作和自身建設的重大基本問題,並得出了明確的結論。這體現了黨校人尤其是年輕黨校人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而做出的嘗試性努力,令人欣慰,令人振奮。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打鐵的人必須是鐵打的人。回顧中國共產黨走過的95年不平凡歷程,我們的黨之所以能夠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勇立時代潮頭,走在時代前列,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取得卓越成就,根本在於我們的黨始終不斷地鍛造和錘鍊「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有機體,從而保持了昂揚向上的精神和朝氣蓬勃的生機。接下來要問的是,為什麼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保持這樣一種良好的精神氣質呢?我認為,歸根到底在於中國共產黨能夠正確處理「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不變的是信仰、信念、紀律和擔當,變化的是形勢、任務、政策和挑戰。以不變應對變化,以變化充實不變,這就使黨自身的發展壯大呈現出一個有機的動態演化趨勢。圍繞這樣的重大基本問題和重大邏輯關係,本書作者們的研究深入到中國共產黨內部,從黨的思想理論創新、黨對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繼承、黨如何處理不同階層和群體的利益訴求、黨如何保證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等方面進行深入思考,從而來解讀其背後的原因。這正是本書有新意、有學術價值的一個地方。  我們注意到,一些外國的研究者在如何看待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上,出現了一種悖論現象:一方面,從他們自我認同的理論標準和價值標準出發來衡量中國共產黨的治國理政,他們得出的結論是負面的,有的甚至是徹底否定的;然而另一方面,他們從現實的和比較的角度來衡量中國共產黨的治國理政,他們又不得不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成績表示讚歎,甚至在有些方面自嘆不如。那麼,到底是西方理論之矛存在問題,還是中國現實之盾存在問題呢?「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習近平總書記說,「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不僅要堅持自信的態度,而且還要整明白我們的自信心從何而來。這就需要深入挖掘正在中國治國理政的中國共產黨內在的運行機制和工作機理,進行原創性的富有新意的概括提煉,從而夯實我們的自信源泉。這項工作,中央黨校這些年輕人勇敢地做了,而且做出了成果,體現了黨校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這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年輕作者在理念、方法和話語上,展示了一些獨到的認識和見解。從理念上說,一方面他們是在總結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永葆朝氣,而另一方面如他們自己所言,也是在揭示中國共產黨怎樣才能永葆朝氣,這就避免了陷入一種平面化、刻板化的筆法。從方法上說,他們沒有從某種既定的理論框架出發,也不是就事論事,而是比較好地處理了「虛」和「實」、應然與實然的關係,這就避免了陷入某些抽象的理論糾葛或具體問題的糾纏之中。從話語上說,他們的論述表達大體上做到了政治話語和學術話語兼顧,讀來既有貨有料,又講政治守規矩。總的看,他們既展示了作為年輕人的朝氣,又展示了作為理論研究者的熟慮,這是難能可貴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我們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這是總書記對所有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要求和期待。毫無疑問,最不應該辜負這個時代的,是這個時代的年輕理論工作者。黨的理論事業需要年輕人。黨的理論視野也需要年輕化。只要我們黨的事業後繼有人,我們黨的事業就會永遠年輕。只要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後繼有人,我們黨的思想就會永遠年輕。只要黨校事業後繼有人,我們黨的肌體就會永遠年輕。  願我們的黨永遠年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6: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