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說實習機會的不平等,令社會付出代價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7-10 23:27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紐約時報中文網

人才分佈得很均勻,但機遇並非如此。許多美國人滿懷熱忱、實心實意地相信,要讓機會變得越來越多;但美國「實習-工業綜合體」的表現卻與這種觀點背道而馳。

在暑期實習季熱火朝天地展開之際,不妨思考一下,一個良好的實習機會將如何改變一名年輕人的職業軌跡。當一些學生為了支付賬單而在餐飲業打暑期工的時候,另外一些學生卻可以接受高知名度的機構提供的無薪工作,為自己鋪就一條回報更為可觀的職業道路。

憶及自己的幾次帶薪實習,尤其是具有深遠影響的為得克薩斯州議會工作的經歷,我滿懷熱愛與感激之情。作為一個來自小地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我進入大學時人脈圈很窄,而通過實習,我擁有了技能、信心和讓我得以在回報豐厚的事業中發揮潛能的人脈關係。

不論是實習、被高校錄取,還是其他許多擁有成功人生的決定性因素中的任何一個,那些聲稱想要應對不平等問題的領導者,實際上常常不自覺地強化著在他們的生活中製造不平等的那種機制。

即便財務上的考量不是問題,人脈因素——父母等人在幫助年輕人獲得實習機會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會讓所處成長環境中位高權重者偏少的那些學生處於劣勢。

我們經常聽人說起,成功「完全取決於你認識什麼人」——彷彿人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去建立人脈關係。我們很少談論如何去結識對的人,也鮮會提及特權逐漸成為了結識對的人的先決條件。朋友有時會打來電話或發來郵件,想讓我幫忙為他們的孩子鎖定實習機會。我理解他們的做法;這是家長的職責所在。不過這也提醒我們,美國現有的實習制度把關係和金錢看得比才幹重要,是讓門路和機會湧向本已擁有最多門路和機會之人的經濟制度的組成部分。

美國失靈的實習制度牽涉的利害關係頗為重大。一篇篇報道提醒我們,這代學生的工作前景,比上一代人糟糕得多。由於得不到有助於他們學習、成長、結識良師益友並開始朝著更高收入階梯進發的短期機會,許多大有可為卻資源有限的年輕人在職場上難以達到與其才幹相匹配的高度。

這種情況帶來的後果不只波及勞動力市場。更廣泛的影響是,特權如滾雪球般壯大,給出身於藍領階層或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遭受的歧視帶來複合效應。這類學生在某些領域獲得入門級經驗的通道被關閉了,結果是,相關的整個部門都不得不應對長期缺乏必要的才幹和眼光這一問題。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在為無薪實習付出代價。

幸運的是,還有另外一個選擇。許多機構已經著手提供帶薪實習機會。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僱主不僅應該對付出了時間、做出了貢獻的學生進行補償,還要拆掉阻止出身於低收入家庭、人脈關係有限的學生尋求這些機會的藩籬。

一些非營利組織或許無法為實習生提供報酬——儘管要仰仗他們貢獻的精力和技能——但為了支持有可能被落在後邊的那些人,政府可以幫助把無薪職位變成有薪職位。

數年前,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和德莫斯(Demos)的研究人員提出,利用現有的學生補助項目——包括「聯邦工讀」(Federal Work-Study)和「聯邦學生補助自由申請」(Free Application for Federal Student Aid)——為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髮放實習補助。他們提議推出的「給學生以機會計劃」(Student Opportunity Program),將為沒有條件接受無薪實習機會的學生提供三個月3500美元或者六個月7000美元的資金支持。

與此同時,儘管對實習生進行補償是必要的,但這還不夠。

在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我們認真承擔起確保我們提供的帶薪實習機會有助於消除特權的責任。除了把學習成績優異和關心社會正義問題作為篩選條件,我們的管理者還要求實習生是按需給予的財務補助的接受者。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把搶手的職位提供給原本可能沒有機會追尋它們的年輕人。

合適的實習機會可以把年輕人送上通往成功的軌道。正因為如此,我們這些實習項目的管理者,應該確保向每一個有前途的人提供上升的機會,而非把機會當成禮物送出去,雖說是好意,但卻會進一步強化特權和回報之間的循環。

對包括我在內的不計其數的美國人而言,實習是在追尋美國夢的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只要確保更多的人能獲得實習機會,我們就可以在縮小不平等差距的同時,拓展機會的循環鏈條,而其成果將會影響到暑期結束很久之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