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家:"穩匯率"與"保樓市"之爭是偽命題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7-10 22:06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騰訊網

日前,央行 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較上月增長約134億美元,再次站上3.2萬億美元大關。儘管這為人民幣匯率走穩增添了信心,但近期關於「中 國面臨『穩匯率』與『保樓市』兩難」的觀點卻依舊難以消散。該觀點認為,目前人民幣匯率高估與樓市泡沫並存,宏觀政策未來只能在「棄匯率、保房價」的俄羅 斯模式和「棄房價、保匯率」的日本模式之間選擇其一。專家指出,這種觀點的問題在於只通過短期、局部現象來推測整個宏觀經濟走勢與對策,而並未考慮到無論 是人民幣還是樓市在根本上都取決於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這一事實,因此「兩難之爭」顯然屬於偽命題。

立論牽強難服眾

7月8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在解讀外儲數據時指出,外匯儲備「穩中有增」,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金融、貿易的基本面仍然 比較穩定,儘管有下行壓力,但總體和其他國家相比還是較好。他表示,隨著今年10月份人民幣正式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海外對人民幣的需求只會增加不會 減少,中國外匯儲備會維持穩中有升,人民幣匯率也會相對穩定。

不過,持「兩難」觀點者認為,如果房價繼續上漲,資本將加速流向海外,我國外匯儲備會被快速耗盡,屆時人民幣將大幅貶值並帶來輸入性通脹。如果要穩定匯率,則需要大幅降低房地產等國內資產價格以留住資本,或加大對資本流動管制。

那麼,中國真的面臨這一「兩難」困境嗎?「一國貨幣匯率更多反映的是進出口商品交易情況和市場對該國經濟發展的預期,樓市與匯率的直接聯繫其實 並沒有那麼大。單純將人民幣匯率與房價作為焦點並過度聯繫,其立論基礎本身就很牽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張煥波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時說。

張煥波進一步指出,一方面,人民幣當前面臨的貶值壓力是階段性而非長期性的,在美聯儲加息、英國脫歐等外部衝擊之下,這種貶值壓力已經充分釋 放,目前人民幣匯率已接近均衡水平;另一方面,目前樓市的炒作和過度上漲只存在於資源稟賦特殊的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此外,目前房地產的存量也不支持 樓市繼續上漲。可以說,儘管匯市與樓市有一定聯繫,但其更主要是受各自市場規律的支配。

轉型步伐很矯健

在新聞傳播中,有一個有趣的規律,即:「壞消息」對受眾眼球的吸引通常會大於「好消息」。其實,在關於中國經濟的各種信息中,短期、局部的陣痛和問題往往比新經濟增長的表現更為引人關注。但如果僅僅依據能夠吸引眼球的信息來分析問題,就會得出片面的結論。

「穩匯率」與「保樓市」之爭其實就屬此種類型。這無疑是不夠嚴謹的。正確的做法是在觀察到傳統動力衰減、人口老齡化加速、外需疲軟等問題的同時,綜合中國經濟新生肌體生成的速度、代價、態勢等更多方面的信息,用長期、全面的視角加以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財新智庫等民間機構此前發布的5月份中國新經濟指數為30.1%,較上月增加0.1個百分點,這表明中國新經濟正處於擴張狀態。 而今年前5個月的用電數據中亦顯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用電增長14.3%,商業、住宿和餐飲業用電增長7.6%,金融、房地產、商務及居民服 務業用電增長10.0%。除冶金、有色、建材以外的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2%……可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十分矯健。

長期向好有支撐

轉型陣痛辯證看,長期向好有支撐。7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時指出,從趨勢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 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從根本上看,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是受經濟轉型路線失敗和產業空心化等因素影響,而匯市本身並不起主要作用。俄羅斯當時的問題則在於其經濟結構 較為單一,過度依賴原油等大宗商品,而一旦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俄羅斯經濟所受的衝擊就很大。所以,其經濟基本面難以長期支撐強勢盧布。」張煥波說,中國經 濟體量大、產業全、定力強、趨勢好,不能簡單類比於當年的日本和俄羅斯。

多位專家指出,從資金流動的角度看,人民幣匯率和房地產價格在短期內或許呈現一定程度的此消彼長,但從根本上二者是否堅挺依然取決於中國經濟的長期趨勢,而實際上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足以支撐二者的向好預期。

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看來,作為一個發展中、轉型中的經濟體,中國經濟確實有自己的體制機制以及結構性問題,但與基礎設施普 遍比較完善、城鎮化已經完成的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投資機會還非常多。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將讓中國經濟有一個比較好的長期增長動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3: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