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漢高祖劉邦到底有多流氓?看看《史記》怎麼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7-9 0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這裡的豎子,大抵說是劉邦。

  今人評說漢高祖劉邦,除了「皇帝」,還有「流氓」,合二為一稱為「流氓皇帝」。

  那麼,劉邦究竟有多流氓?

  

  1、好酒色

  劉邦起兵反秦的生活軌跡是怎樣的呢?

  看看《史記》怎麼說:「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就是說劉邦「遊手好閒」。

  「富二代」什麼的遊手好閒,大可以美其名曰「瀟灑」。

  但劉邦的老爹只是個窮農民,因此他這隻能稱為 「混混」。不過這個混混在鄉里也混出點小名堂。

  原來,劉邦人稱「美須髯」,而且「喜施、意豁」(比較大方,花別人的錢不是錢),口才也很好。

  成年後混進了公務員系統,做了泗水亭長(大概相當於現代的村長)。

  有了權利,劉邦的流氓品性愈發不可收拾,時不時上酒館喝點小酒,調戲酒吧女,對自己的手下也常常有事沒事喜歡調戲,比如摸摸臉拍拍屁股什麼的。

  史評「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2、吃白食

  劉邦好酒色,可這得燒錢。

  秦朝的亭長可不比現代的村長,劉邦這個基層公務員仍是個窮光蛋,流氓沒錢腫么辦?「吃白食」!

  《史記》有記載:「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卧,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什麼意思?也就是劉邦常常去酒家喝酒,也不給錢,只打白條。

  到了年底結算的時候,店家往往將劉邦賒的賬給一筆劃掉。

  不以掙錢為目的的生意,都是耍流氓。

  店家為何要金錢如糞土呢?《史記》記載很有玄機:「見其上常有龍,怪之」(劉邦喝酒的時候,後面總能看見神龍附體)。

  真正的原因,估計店家覺得劉邦這個混混是個地方小領導,黑道白道估計都有認識人,小生意人沒有必要蹚渾水。

  當然,簡單點說就是:不敢惹。

  3、娶霸王親

  劉邦好吃白食,結果吃出了一門霸王親。

  當時有個叫呂公的富豪,惹了麻煩,避禍來到了鄉里。

  外來的呂公自然得擺個場子,結識一下當地名流。古時吃飯是有講究的,呂公定下了規矩:「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

  劉邦可大方了,在賀禮紅包上寫:「賀錢萬」(又是「白條」)。

  呂公也是怪人,不但不指責劉邦耍流氓吃白食,反而認為劉邦身無分文敢到老夫宴席耍流氓,器宇不凡啊,想必有幾分本事,我看這小子行。

  於是告訴家人:這一萬白條就當禮金,將女兒許於劉邦吧。

  喝酒白撿個媳婦,那怕是個母老虎,劉邦也笑納了。

  不過,劉邦對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千金小姐」也沒太多憐香惜玉,王的女人也被打發到田間幹活。

  4、拋兒女

  若沒有後來那場轟轟烈烈的秦末起義大潮,劉邦估計還得在鄉里做一輩子的流氓。

  可流氓就是運氣好,抓住好時機,跟緊潮流起義推翻了秦朝。

  沒了官府,各路流氓就開始搶地盤,這就難免得罪人。

  最後,劉邦和百年不遇的牛人項羽幹上了。

  劉邦大多數時候,都不是項羽的對手,經常被打得跑路。

  《史記》記載:「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孝惠、魯元為劉邦一雙兒女),滕公(夏侯嬰)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

  你看,劉邦這哥們為了逃命,哪管兒女死活,直接丟下車。

  要不是隨從司機夏侯嬰不忍心,三番而再地下車撿「包袱」,孝惠、魯元恐早命殤亂兵之中。

  這件事後,劉邦就真正的在史學家眼裡成為了「流氓」。

  

  


  5、棄老爹

  劉邦必要的時候,老爹也是完全可以不要的。

  有次劉邦跑路時還真把老爹給丟了,成了項羽的俘虜。

  後來楚漢僵持的時候,項羽搬出了劉老漢,笑笑道:「老劉在我這喝茶,我看你也來哥這坐坐喝杯茶談談心。如果你忙,那哥把老劉燉了,給你捎一碗湯過去?」(《史記》:「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項羽說的挺絕,但劉邦的回話更絕:「哥啊,當年咱們可是拜過把子,這老劉不僅是我爹,也是你爹,你若當真狠心,我倒也願意嘗嘗味道。(「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

  耍流氓,誰怕誰!

  項羽怎能比過劉邦?

  6、輕文人

  劉邦耍起流氓來,對老爹兒女全不當回事,自然對酸腐文儒就更不放在眼裡了。

  劉邦當上大領導之後,幹了些頗為荒唐的事。

  他見到不喜歡的儒生,就會拿過他們的帽子,潵泡尿在裡面。《史記》有這樣記載,:「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溺其中。」

  「頭可斷,髮型不可亂。」

  對於當時的儒生而言,這帽子就是他們的髮型,是氣節。

  被侮辱之後,儒生們當然氣不過,大肆宣傳劉邦的各種流氓行為,就這樣,劉邦的流氓形象自然而然的傳播開了。

  7、辱武將

  其實,劉邦對文臣武將是一視同仁的,即便是跟隨著自己摸爬滾打多年的戰友,也是如此。

  譬如,在某次慶功宴上,劉邦喝高了,就和出生入死的手下們侃起了大山:「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

  這話就是說,你們這些武人打打殺殺看上去蠻風光的,其實無非是我的走狗而已。你看,多傷自尊啦!

  楚漢相爭很激烈時,有個叫做黥布的猛將,帶了一大班子人來投誠。

  換了曹操那是赤足而出,以禮相待。可劉邦偏不,誰叫他是流氓呢?劉邦叫上兩個美女做「足按」,然後閉著眼睛聽黥布彙報工作。

  這黥布可是很要面子的,受此「禮遇」一時還挺想不開,差點就飲刀自刎了(「方踞床洗,召布入見,布大怒,悔來,欲自殺」)。

  你看,要說劉邦不是流氓,恐怕他自己都得笑了。

  但劉邦的事迹,卻告訴了我們:做流氓不可怕,但一定得做個有夢想的流氓,萬一夢想實現了呢?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0: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