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媒:研究稱多攝入不飽和脂肪顯著降低死亡率

[複製鏈接]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6-7-6 2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6-07-06 17:18:02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宋宇

  核心提示:研究發現,適當提高不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包括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和等量卡路里的碳水化合物食物相比,整體死亡率分別降低11%和19%。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道 新媒稱,美國哈佛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不飽和脂肪對人體健康益處頗多,適當增加攝入量可有效降低死亡率,而反式脂肪則堪稱「健康殺手」,在所有膳食脂肪中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6日報道,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近期公布了一項為期30年、包括126233名參與者的健康研究報告。研究發現,適當提高不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包括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和等量卡路里的碳水化合物食物相比,整體死亡率分別降低11%和19%。其中,多不飽和脂肪中的Omega-6和Omega-3還能有效降低早逝風險,前者存在於絕大多數植物油中,後者則存在於魚類、大豆以及多種芥花油中。

  報告顯示,和堅持攝入飽和脂肪的研究對象相比,轉而用不飽和脂肪,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作為替代品的研究對象,其整體死亡率顯著降低。同時,因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以及呼吸道疾病致死的風險大幅下降。

  研究還發現,不同膳食脂肪對應的死亡率相差較大,如今正被食品工業逐步淘汰的反式脂肪對健康危害最大。研究對象的反式脂肪攝入量每增加2%,其早逝幾率會增加16%。同時,反式脂肪高攝入量也和高死亡風險緊密相連,和等量卡路里的碳水化合物食物相比,反式脂肪攝入量每增加5%,整體死亡率上升8%。

  研究人員就此建議,人們多選擇不飽和脂肪,用富含不飽和脂肪的橄欖油、芥花油、豆油等植物油代替黃油、豬油、紅肉脂肪等飽和脂肪。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卷》雙周刊上。

格外小心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沙發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6-7-6 21:53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專家視角:反式脂肪中國暫不必叫停

  國際先驅導報6月29日報道 結合中國國情,一方面,中國目前並非亟待禁止使用人造反式脂肪;但為了居民健康,應更進一步為居民普及營養常識。

  從國際標準來看,為避免過量攝入反式脂肪帶來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建議反式脂肪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攝入總能量的百分比(即供能比)應該小於1%。

  據2013年發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中國居民通過膳食攝入的反式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總能量的0.16%,調查所抽取的北京、廣州兩個城市居民也僅為0.34%,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1%限值。

  究其原因,這與中國居民飲食習慣不同於美國居民飲食習慣。

  比如說,中國人對奶製品的消耗主要是牛奶,其中反式脂肪占脂肪總量3~5%;而美國人消費硬質黃油、乳酪等更多,其中反式脂肪含量可能就高達20%甚至30%。再比如,反式脂肪在炸雞、炸薯條等食品中占脂肪總量近40%,對於大部分中國居民來說,炸雞和炸薯條更是零食;而對於美國居民來說則是必不可少的「主食」。

  總體來看,對中國居民來說,天然來源的反式脂肪占居民膳食反式脂肪總攝入水平的三成左右,其中又主要是來自液態奶及生鮮牛羊肉及其製品。而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黃油等乳製品的消費量較少,給人體帶來的反式脂肪量顯得「微不足道」。

  另一方面,應借鑒美國經驗,加強對居民營養常識的普及。實際上,《中國居民反式脂肪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也顯示,調查中亦有0.42%的人群供能比超過1%,其中有75%是學生。

  這是由於,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的含量較高:巧克力糖果類食品中,反式脂肪含量最高;植物油次之;焙烤食品、調味品、油餅油條含量也較高。不少零食則是青少年喜愛的食品。

  另外,從整體居民來看,儘管中國一般居民通過膳食攝入反式脂肪的水平不高,但在一些一線城市,居民飲食習慣也有西方化的趨勢,例如對黃油等消費提高.因此,中國應加強宣傳,幫助居民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同時進一步降低加工食品的反式脂肪含量。

  消費者要善於閱讀加工食品包裝上的說明,如果成分中有註明含氫化植物油、反式脂肪等字樣,消費者就切忌多食,避免給健康帶來隱患。(作者系荷蘭合作銀行食品及農業研究部行業分析師,本報記者 陳愛平 採訪/整理)

  (2015-06-29 18:07:28)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3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6-7-6 21:54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美國將禁用人造反式脂肪 專家:中國暫不需禁令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中新網6月20日電 (健康頻道 陳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近日宣布,將在3年內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人造反式脂肪,以助降低心臟疾病發病率。營養專家介紹,反式脂肪對人體健康有威脅,建議越少攝入越好。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16日宣布,人造反式脂肪對公共健康構成威脅,將在3年時間內徹底消除美國食品體系中的人造反式脂肪。那麼,什麼是反式脂肪?怎麼一下成了「趕盡殺絕」的對象?攝入多了反式脂肪會有哪些健康隱患?

  反式脂肪廣泛存在於甜點、油炸食品中 對健康有威脅

  據悉,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在牛羊肉、牛奶及其製品中存在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人造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部分氫化油具有耐高溫、不易變質、能增添食品酥脆口感、易於長期保存等優點,因此被大量運用於市售包裝食品、餐廳的煎炸食品中。例如油炸食品中的炸雞、薯條,薯片、速食麵、麻花、油酥餅等;烘烤食品中的餅乾、泡芙、薄脆餅、蛋糕、蛋黃派或草莓派等;奶油奶茶類中的奶油蛋糕、奶油麵包、奶茶、巧克力、冰淇淋、沙拉醬等。

  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主任賈凱表示,反式脂肪對人體健康有威脅,長期過量攝入可能會增加肥胖風險;還有可能降低記憶力,增加老年時患阿爾茲海默症患病率;使血脂異常,導致心血管疾病等。

  不過專家解釋,反式脂肪的攝入只是一個營養問題,還不是一個食品安全問題,完全避免反式脂肪的攝入,不現實也沒必要。因為它存在非常廣泛,很難避免攝入。我國衛生部2013年實施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規定,每天攝入反式脂肪酸不應超過2.2克。

  我國居民反式脂肪攝入量遠低世衛建議值 暫不需禁令

  提到美國禁止人造脂肪對中國的借鑒意義,專家表示,「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做法確實給了我們一些提示,比如要對老百姓多做一些反式脂肪的科普,告訴他們這類脂肪是對人體健康有威脅的,應該盡量減少攝入。但是意義也僅僅於此,中國人通過膳食攝入的反式脂肪在安全範圍內,暫時還沒有必要制定此類禁令。」

  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2014年發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顯示,我國居民通過膳食攝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總能量的0.16%,北京、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居民也僅為0.34%,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1%限值。

  我國居民與西方發達國家本身飲食習慣不同,中國人的主要飲食是植物性食物,動物性脂肪攝入沒有歐美人多。在美國,由於反式脂肪大量、廣泛存在於多種食品中,專家表示,即使美國嚴格按照禁令禁止人造反式脂肪,其攝入量依然在中國之上。

  健康提醒:「零反」≠無」 「無添加」≠「不含有」

  雖然我國大部分居民日常飲食中對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未超標,但隨著國人生活節奏的加快,含有較多反式脂肪酸的快餐食品大範圍興起,我們還是應該儘可能地注意攝入量的控制:

  1、辨別配料表上的反式脂肪酸。隨著人們對反式脂肪酸的認知程度越來越高,商家為了經濟利益,也是和消費者玩起了「躲貓貓」,你在配料表上也許看到過的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氫化棕櫚油、氫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黃奶油、酥皮油、麥淇淋等,這些實際上都是反式脂肪的另一些說法。

  2、由於烹飪加工也會使食用油產生反式脂肪酸,要改變一些不健康的烹飪方法,做飯時少用煎炸、多用蒸煮等等,減少油脂的反覆使用。

  3、「零反」≠「無」。衛生部2013年實施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規定,如食品配料含有或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必須在食品標籤的營養成分表中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如果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時,可以標示為「0」,所以不能盲目迷信「零反」。

  此外,專家提醒,在查看食品包裝時,要注意「無添加反式脂肪」不代表「不含有反式脂肪」,因為「無添加」指的只是沒有額外添加,而食物在製作過程中本身就可能產生反式脂肪。(中新網健康頻道)

  (2015-06-20 08:04:00)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4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6-7-6 21:55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美國食藥局:三年後全面禁用人造反式脂肪美股行情中心:獨家提供全美股行業板塊、盤前盤后、ETF、權證實時行情

  央廣網北京6月17日消息(記者王宗英 沈靜文)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夏天到了,你的一天有沒有可能是這樣過的?早上兩塊羊角麵包、中午一個漢堡一包薯條一條炸雞腿兒、下午再來一杯冰激凌?如果是的話,那就要當心了,你可能每一餐都在和反式脂肪打交道。而就在16號,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宣布,將在三年後全面禁用人造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又稱為反式脂肪酸。一類是天然的,一類是人工製造的。天然反式脂肪酸存在於牛羊肉和牛羊奶中,含量不高。而人造反式脂肪酸則普遍存在與油炸、烘焙等食品當中,大多經過人工氫化處理而來。由於其較高的健康風險,一些國家已立法限制食物里反式脂肪的含量與使用。

  早在2013年美國當局就曾經放出風來,計劃全面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人造反式脂肪酸。直到本月16號,這一決定正式拍板。美國心臟病專家麗薩說,之所以對反式脂肪酸說不,還是考慮到國民的健康狀況。

  麗薩:每增加2%的反式脂肪食物攝入量,你患心臟病的幾率將增加30%。所以食用反式脂肪極大地加大了患心臟病的風險。

  在聲明當中,美國葯管局宣布給予食品生產廠商三年的緩衝期。2018年將全面禁止添加人造反式脂肪酸。而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估算,消除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每年能夠減少2萬次心臟病發作,避免7000人死亡。

  美國廚師傑夫就對這項禁令持歡迎態度。事實上,為了自己的健康考慮,他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和反脂肪酸說再見了。

  傑夫指出,反式脂肪十分具有欺騙性。當你走進一家飯店,期待品嘗到新鮮的菜式。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食物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使用的是什麼脂肪…這是個很棒的禁令。相比從前不夠透明的情況,人們就更有信心了。

  對於政府禁令,也有一些美國市民並不領情。在他們看來,政府只有告知的義務,個人應當有選擇的權利。

  有美國市民稱,也許應該告訴人們食物當中有沒有反式脂肪酸,而不是這樣直接禁止添加,這沒有必要。

  對於飽受肥胖、冠心病等困擾的美國民眾來說,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反觀我國,根據國家營養標籤的現行規定,如果食品里反式脂肪酸含量每百克超過0.3克,必須要標註;如果每百克含量低於0.3克,可以標註為0。但在美國全面禁止人造反式脂肪酸之後,我們是否也有全面推行禁令的必要呢?

  中國農業大學[微博]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要在食品包裝上註上反式脂肪酸是多少,你又沒有禁止,但要讓消費者知情。消費者一看,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這麼多,大家自然就不會選。所以這就不是政府去干預市場,而是讓公眾給這些企業壓力,去做出健康的選擇。如果公眾自己都不在乎的話,權利給你了,你自己不用那是你自己的事。所以這樣企業積極努力之後,實際市場上你會發現標註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品已越來越少了,甚至有的時候它標的都是0,這說明讓公眾有知情權,給企業一個壓力本身就是讓市場變得更健康的一個更重要的途徑。

  (2015-06-17 19:49:01)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5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6-7-6 21:55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研究稱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可助預防糖尿病

  中新網2月24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4日報道,東芬蘭大學歷經20年的一項跟蹤研究表明,魚肉中所含的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可助人體降低Ⅱ型糖尿病(成年發病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東芬蘭大學這項研究由維爾塔寧副教授主持,由2212名42歲至60歲無Ⅱ型糖尿病史的芬蘭男子參與。研究人員在研究開始后定期為參與者測量血清中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以及空腹和餐后2小時的血糖指標,並跟蹤了他們使用糖尿病藥物的情況。

  該項研究的結果表明,血清中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四分之一的人,他們的Ⅱ型糖尿病發病風險比含量最低的四分之一人群要低33%。

  維爾塔寧認為,每周至少食用兩次富含長鏈歐米伽-3的魚,如三文魚、虹鱒魚和白鮭魚等,有助於預防Ⅱ型糖尿病。他還建議人們控制體重和增加運動,以降低Ⅱ型糖尿病發病風險。

  (2014-02-24 14:48:31)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