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朱諾號」進入木星軌道 探索太陽系最大行星未解之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7-5 2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硨磲大爺 於 2016-7-5 23:40 編輯

  

  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帕薩迪納市,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朱諾號(Juno)號探測器在經歷35分鐘的減速后,成功進入木星軌道。美國宇航局工作人員在噴氣推進實驗室慶祝。

  中新社休斯敦7月4日電 經5年的太空飛行,跋涉27億公里,美國宇航局(NASA)發射的朱諾號(Juno)探測器4日成功進入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軌道,成為自2003年「伽利略」號之後人類發射的第二個進入木星軌道的探測器。

  美國宇航局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JPL)4日晚間說,通過地面遙控操作,「朱諾號」探測器點燃主發動機進行35分鐘的減速后已成功進入繞木星軌道,成為木星的一顆「人造衛星」。

  「這一次我一點兒也不介意在7月4日的晚上被困在一間沒有窗戶的屋子裡。」來自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西南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博爾頓(Scott Bolton)說:「任務團隊和探測器做得非常好,這是偉大的一天!」

  美國宇航局局長博爾登(Charlie Bolden)稱,「通過朱諾,我們將研究那些人類未知的木星巨大輻射帶,不僅僅是行星內部,還包括木星的形成,以及我們整個太陽系是如何演變的」。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大氣主要成分為氫氣與氦氣,很可能保留著太陽系形成時殘留的塵埃和氣體物質。雖然人類之前已經發射過「伽利略」號探測器對木星進行過近距離觀測,但是木星仍有磁場、大紅斑、核心成分等未解之謎。

  「朱諾號」探測器於2011年8月5日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如果錯失今次進入木星軌道的機會,它將一去不復返,飄蕩於茫茫宇宙中。

  一旦就位,「朱諾號」將按照橢圓形軌道繞木星飛行,完成為期20個月的科學任務。NASA預計,其將於8月27日首次近距離拍下木星的特寫圖像,同一天,它攜帶的紅外成像儀、微波輻射計、高能粒子探測器等科學儀器將對木星展開觀測研究,探測木星的物質組成、重力場、磁層和磁極,監測大氣中水的成分等。

  2018年2月,環繞木星37圈后,「朱諾號」最終將沖入木星外層大氣焚毀,結束探測使命,以免地球微生物污染可能存在原始生命的木星的天然衛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5: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