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民日報:令計劃為什麼會如此喪失黨性原則

[複製鏈接]

140

主題

152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沐席理 發表於 2016-7-5 1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令計劃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消息傳來,人們為黨中央從嚴治黨、猛葯去痾的雷霆手段喝彩,為黨內又清除掉一條貪腐巨蠹叫好。點贊之餘,也有深思:作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令計劃為什麼會如此喪失黨性原則,走上以權謀私、違紀違法的不歸路?是什麼讓他利令智昏、膽大妄為,最終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在近年來從嚴治黨的反腐行動中落馬的,非令計劃一人。從周永康、薄熙來,到李春城、倪發科,追根溯源回看這些貪腐者蛻化變質的歷程,無不是因為權欲侵蝕了理想,貪心蠶食了信念,遠大志向在現實誘惑面前逐漸坍塌瓦解,扭曲的價值觀讓為國盡忠、為民造福的一腔熱血變冷發黑。

  「人在世間行走,全靠一口氣。它是所有力量的源頭,是災難打不倒、絕望壓不垮、誘惑鎖不住的堅強信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是這樣一種「元真之氣」,它構築一個人的價值底座,是決定取捨趨避的思想「總開關」。那些腐敗分子的所作所為表明,他們做了腐朽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的俘虜,價值觀扭曲變異,把濫權當能耐,把墮落當瀟灑,自以為春風得意,其實卻在滑向罪惡的深淵。

  一般人覺得,閱歷越廣、職位越高,便修養越高、內心越強大,價值觀也更穩定。然而事實證明,任何人無論職位高低,放鬆了從政道德和個人品行修養,放棄了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的要求,理想信念同樣會滑坡跑偏。而且往往職位越高、權力越大,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照理說,劉志軍也好,仇和也罷,都曾經是很有能力的領導幹部。從表面看,這些所謂「能吏」一個個「兢兢業業」,在某些方面頗有一番作為。可一旦方向偏了、出發點錯了,「作為」就成了「亂作為」,「能力」就成了「破壞力」。季建業收受賄賂上千萬元,劉志軍給國家造成的損失數以億計,思想信念的動搖讓他們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更毀掉了自己與家庭的前程和幸福。

  信仰的鬆動常在不知不覺間,往往如「溫水煮青蛙」,在不斷膨脹的慾望中一點點喪失了警惕和鬥志。劉鐵男「從小苦日子過怕了」,自打有了尋租的機會,膽子便越來越大,瘋狂收斂財物,讓老闆們向自己的親屬大肆輸送利益。曾經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倪發科過去是不怕急難險重的拚命三郎,一旦迷上玉石、玉器,就把黨性修養全都拋在了腦後,一頭扎進奇石古玩,法紀防線全面失守。活生生的案例告訴我們,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理想信念是黨員幹部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沒有了根、失去了魂,就一定會出大問題。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為什麼在這些人那裡,理想信念「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在位時想不到,落馬後想晚了」?關鍵就在於,嚴以修身沒有「修」、沒真「修」。一位省部級幹部在獄中懺悔時寫道,這些年來,他也經常參加黨組織活動,也曾到中央黨校學習,也常去各種會議講「反腐倡廉」,但在內心深處,意志在衰退,信念在動搖,終於沒能把握住黨紀國法底線,被眼前的誘惑迷住了,成了金錢的俘虜、人民的罪人。對黨是否以誠以忠、同德同心?所做的事情是為自己還是為百姓?做人為官是否表裡如一、從嚴從實?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有必要每日「三省吾身」,把牢思想的「總開關」,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4 05: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