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MIT理學院五位研究人員獲授終身教授,華人科學家張峰位列其中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6-7-4 2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16-7-4 22:57 編輯

  MIT理學院五位研究人員獲授終身教授,華人科學家張峰位列其中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6-07-04 15:45:38)

  DeepTech深科技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傾力打造

  

  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School of Science)正式宣布授予五位研究人員「終身教授」榮譽。五位教授名單如下:

  

  張峰(Feng Zhang),麻省理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神經系統功能與疾病。他在自然微生物CRISPR系統用於真核細胞(包括人類細胞)的基因編輯工具方開發面,做出了最前沿的探索。通過CRISPR及其他方法,張峰教授深入研究了基因和遺傳機制與各種疾病的關聯,尤其是在神經系統紊亂方面。

  張教授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複雜遺傳病領域,比如由基因和環境因素導致的精神與神經系統疾病,傳統方法用於這類研究時往往很難建立模型。

  張峰於2011年加入MIT,同時在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大腦與認知科學部門,以及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從事科研工作。他曾獲得哈佛學院化學與物理學學士學位、斯坦福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在進入MIT前,他曾是哈佛學會(Harvard University Society of Fellows)的青年會員。

  

  奧利弗·亞古茨(Oliver Jagoutz),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大氣與行星科學系地理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海洋及大陸形成、演化的相關問題,以及地理變遷與長期氣候變化之間的互動關係。

  奧利弗於2008年加入MIT。

  

  馬庫斯·克魯特(Markus Klute),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粒子物理學,包括粒子探測器的設計、製造,以及相關數據分析。

  馬庫斯教授於2004年在MIT從事博士后研究,並於2009年回到MIT。

  

  伊麗莎白·諾蘭(Elizabeth Nolan),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副教授。她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小分子化學與生物學。

  此前,她曾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並於2009年回到MIT。

  

  菲利普·瑞格萊特(Phillipe Rigollet),麻省理工學院數學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統計學、機器學習與優化、高維問題統計學分析方法等。

  他曾獲得巴黎第六大學數學學士、碩士,及數理統計學博士學位。在加入MIT之前,他曾在喬治亞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助教授。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4: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