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可福音》 第四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6-7-30 1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章講了幾個比喻,撒種的比喻,天國的比喻。還有耶穌平靜風浪的故事。

比喻是種文學手法,通常是用一個生活的例子(喻體)來說明一個比較深奧的道理。比喻必定有一個範疇,否則就是喻體的本身。超出了這個範疇就不是作者要表達的意思了。
喻如,我是個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這裡範疇是說牧人捨命的愛。如果你把擴展到牧人剪羊毛,牧人用羊獻祭,這就是超出了比喻的範疇了。所以理解比喻必須先依上下文確定比喻的範疇。

撒種的比喻。
這比喻的範疇是地土和農作物樁稼成長的關係(範疇之內),重點是地土(比作人心),和撒種人的主觀意圖沒有關係(範疇之外)。我在農村長大,比較容易理解這個比喻。
主已經把這個比喻作了解釋,弟兄姐妹一看就能明白了。
因為和合本是一百年前右左的白話文,有些字意已變遷,很象我老家的河絡話(閩南,台,朝,汕語)。如,第12節,恐怕兩字是否則意思。用中英對照聖經比較合宜。

問題一,在傳福音時你如對待前三種人?

第二個比喻是燈放在天台上的比喻, 這裡比喻不是其他的經文里所說的做光做鹽的意思了,而是要表達不能隱藏的意思。
這是說任何掩蓋的事實,最終都會暴露出來。所以我我們不能表裡不一,不能做』害羞』的事,而要對自己嚴格,對別人寬容。你給別人多一份愛,你就會得到更多的愛。這也就是:
有的還要給他更多,沒有連他以為有的也要奪去。

同樣道理可用在我們對真理的追求,與神靈里交通方面。

我認為,主用燈台比喻的結論解釋本章11,12節經文。比喻是理解一個深奧道理簡便入口。如果你沒有心想去知道,去探索,去理解,你怎麼能得到天國真理呢?這比喻對你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第26節到29節,是種子成長的比喻。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基督徒和傳道人,福音的種子在人的內心裡面的作用機制不是我們討論和研究的對象。我們當做的是辛勤的耕作,傳福音,這是我們本份。

第30到34節,芥菜種的比喻。這種菜種子很小,卻可長得很大。第32節後半句,什麼飛鳥(鷹,烏鴉)不是重點,而是說芥菜枝子大到可以讓飛鳥住宿,強調芥菜枝子的』大』而己。
這段經文,我個人認為,耶穌要告訴我們,這一個被世人所輕看的福音,這種子要長成為一個大芥菜,即屬神國度的教會要遍布全世界!

我們不要輕看福音。

35節到41節,耶穌平靜風浪。 有兩點要強調。
1.耶穌是萬有的主宰。
2.在困難面前,不要膽怯,因為有耶穌與我們同在!我們不是對自己有信心,而是對耶穌有信心。

問題二,你在困境中如何信靠耶穌的?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16: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