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稱鍵盤時代手寫字仍必不可少:有助刺激大腦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6-6-26 2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6-06-26 00:28:02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朱方雨

  核心提示:心理學教授弗吉尼婭·貝爾寧格稱,研究表明,「書寫——即組合字母需要思維能力,這可以幫助青少年注意書面語言」。

  參考消息網6月26日報道 美媒稱,在鍵盤的世界中,孩子們還需要學習老式的用手寫字嗎?現如今存在一種把用手書寫貶為一項非必要技能的傾向,儘管研究人員已經提醒說,學習書寫也許是學習寫作的關鍵。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6月20日刊文稱,除了成年人對於學習書寫的方式所產生的那種情感依賴之外,人們就正常發育的大腦通過在紙張上以印刷體、手寫體以及草體格式組合字母可以學到什麼進行了越來越多的研究。

  在《學習障礙雜誌》今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就口語和書面語與四至九年級青少年學生(其中既有患學習障礙的,也有不存在學習障礙的)的注意力以及所謂的「執行功能」技能存在怎樣的關係進行了研究。

  華盛頓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論文第一作者弗吉尼婭·貝爾寧格稱,來自該研究以及其他研究的證據表明,「書寫——即組合字母需要思維能力,這可以幫助青少年注意書面語言」。

  去年在《兒童早期識字雜誌》的一篇文章中,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的兒童早期教育學副教授勞拉·迪內哈特討論了漂亮的字跡和學習成績之間的多項可能關聯:字跡漂亮的兒童可能取得更好的分數,因為他們的作業令老師賞心悅目;而書寫有困難的兒童可能會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書寫一個個字母上,於是內容便受到影響。

  那麼,真的能夠通過幫助兒童用手組合字母來刺激他們的大腦嗎?迪內哈特說,在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兒童群體中,在幼兒園學齡前擁有良好的早期微運動書寫技能的兒童後來上學時在學業上的表現更出色。她呼籲對學前兒童的書寫,以及有助於幼兒培養他們完成「複雜任務」——這些任務要求認知、運動和神經肌肉過程的配合——所需技能的方法展開更多研究。

  貝爾寧格說:「這種認為寫字只是一種運動技能的說法是大錯特錯的。我們運用我們大腦中管理運動的區域,如負責運動計劃和運動控制的區域,但是真正重要的是把視覺和語言功能結合在一起的大腦區域,即梭狀回,在那裡視覺刺激真正轉變成字母和書面的詞語。」她說,你得用「腦海中的眼睛」看到字母,才能把它們寫到紙上。大腦成像顯示,書寫有困難的兒童的這一腦部區域與常人不同。

  文章稱,對成人的功能性大腦掃描顯示,存在一個在閱讀時會被激活的特別的大腦網路,它包括與運動過程有關的區域。這向科學家提出暗示,閱讀的認知過程可能與組合字母的運動過程有聯繫。

  印第安納大學心理和大腦科學教授卡琳·詹姆斯對還不會書寫印刷體字母的兒童進行了大腦掃描。她說:「他們的大腦不能辨別字母,他們對字母的反應與對三角形的反應一樣。」

  在這些孩子被教會寫印刷體字母后,對字母作出反應時的大腦激活形式顯示那個閱讀網路——包括梭狀回——的活躍度有所增強,同時增強活性的還有大腦的額下回和頂葉後區域,它們是成人用於處理書面語言的區域——儘管作為書寫者而言,這些孩子仍然處於非常初級的層次。

  詹姆斯說:「他們書寫的字母本身是非常零亂和多變的,這實際上對於孩子們學習東西是有利的。這似乎是書寫的一大好處。」

  研究書寫的專家們一直想要弄清楚的是,除了印刷體書寫可能帶來的好處之外,草體書寫是否可以帶來特殊的技能和好處。貝爾寧格提到了2015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從大約四年級開始,草體書寫可以帶來拼寫和寫作兩方面的優勢,也許是因為連筆書寫有助於孩子把字母連結成單詞。

  文章稱,對於正常發育的幼年兒童,在鍵盤上打字似乎不會產生同樣的大腦活躍度。當然,隨著長大,多數人轉向用鍵盤書寫,儘管與許多大學教師一樣,筆者對課堂上的筆記本電腦問題耿耿於懷,其原因與其說是為了倡導用手書寫,倒不如說是擔心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儘管如此,迪內哈特說,有關筆記行為的研究顯示,「比起用手書寫,用鍵盤打字的大學生記住和消化吸收課堂內容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貝爾寧格說,研究表明,兒童需要先接受印刷體書寫的啟蒙訓練,接著從三年級開始用兩年時間學習和練習草體書寫,然後再對鍵盤盲打給予一定的系統化關注。

  她說,利用鍵盤,尤其是在不看按鍵的情況下學習各個字母的位置,可以充分地利用大腦中交叉通信的纖維,因為與用手書寫不同,兒童在打字時會使用兩隻手。貝爾寧格說:「我們的主張是教孩子成為混合書寫者。首先學習工整的手寫體以促進閱讀——這將有助於認識單詞,接著學習草體以促進拼寫和寫作。然後,在小學最後階段開始盲打。」

  文章稱,從一名兒科專家的角度,這可能是我們應該謹防數字世界誘惑剝奪能夠給孩子迅速發育的大腦帶來實質影響的重要經歷的另一個理由。在某些意義深遠的方面,精通書寫、草體字母及所有字體,是掌握書面語的一種手段。

  詹姆斯說:「我最主要的研究聚焦於我們用雙手進行的學習以及與世界的互動如何對我們的認知產生真正重要的影響,以及用手書寫如何改變大腦功能,並可能改變大腦的發育。」(編譯/曹衛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老師在教荷蘭兒童學習中國書法握筆姿勢。新華社發(賈麗蕊攝)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沙發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6-6-26 22:15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西媒:鍵盤書寫或降低認知 手寫練就文思如泉湧

  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道 外媒稱,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如今我們用鍵盤書寫的機會遠遠超過了手寫。但是,這種發展變化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據西班牙《萬象》月刊3月號報道,即便是教育體系在全世界都出類拔萃的芬蘭,最近也在考慮用鍵盤替代書寫,實現電腦教學。但就在這個消息傳出後幾天,芬蘭教育研究所負責人明娜·哈爾馬寧就對此做出了澄清,表示芬蘭兒童還將繼續學習書寫,「將要被鍵盤取代的是傳統書寫方法。」哈爾馬寧在一份公報中指出。

  報道稱,當我們學習閱讀時,大腦也在逐漸加強參與這一過程的那些大腦區域之間的聯繫,包括與視覺上認識字母相關的大腦區域、告訴我們字母如何發音的區域和告訴我們意思的區域。手寫有助於強化這些大腦區域的功能。我們在學習寫字時會調動其他更多的大腦區域,比如控制肢體的運動皮層。閱讀時這些大腦區域會相互作用,這樣我們才可能說文思如泉湧。印第安納大學神經科學家卡琳·詹姆斯在一項研究中證實,兒童如果是先學會書寫,就更容易認識新的單詞,成人在閱讀時被調動起來的某些大腦區域在學習書寫的兒童大腦中同樣也被啟動。這是一項嘗試證明手寫的重要性的研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也證實,在課堂上手寫記筆記的一組學生的理解力明顯強於另一組用電腦做筆記的學生。這是為什麼呢?

  西班牙神經學協會的卡洛斯·特赫羅認為,「鍵盤輸入時我們的速度會非常快,聽到的根本不會經過大腦過濾。但是,如果是手寫,我們就無法做到快速,於是就可以對聽到的信息加以解讀。此外,當我們邊聽邊寫的時候還會改善注意力,因此在書寫的時候我們的理解力更強」。

  阿利坎特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路易斯·馬丁內斯認為,「習慣於書寫的人在構思時也會調動起相同的大腦區域,這在使用數字媒介的情況下很少發生,這意味著我們的認知技能有某種程度的減弱」。

  重要的不單單是書寫。有很多研究也指出,從紙質閱讀變為電子閱讀也會產生同樣的後果。心理學家安妮·芒讓的一項研究指出,比起用電子設備閱讀小說,紙質閱讀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建立故事脈絡。她讓兩組讀者分別到圖書館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閱讀同樣的一本小說。以正確的順序還原故事情節的紙質閱讀的讀者是電子閱讀讀者的一倍。芒讓認為,這是因為紙質閱讀讓我們對所閱讀的內容有更好的視覺空間。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我們真的正在逐漸丟掉閱讀和書寫嗎?對此,馬丁內斯指出,「我個人認為,現在就得出災難性的結論還為時尚早。每出現一種新技術時都會有人作這樣的斷言,但我認為應該留待時間來證明。書寫的確可以鍛煉人的某種精細運動技能,調動某些大腦迴路,但鍵盤也可以讓大腦的其他區域發揮作用。長遠來看放棄書寫或紙質閱讀到底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現在還沒有一項研究證明,所以我認為現在就判斷放棄書寫一定會造成負面影響是不公平的。當然,放棄手寫的確會讓我們丟失一些東西,但我們真正該評估的是丟失的這些東西對這個世界的重要性。似乎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不遠的將來鍵盤輸入將成為主流,因為世界正在朝著這個方向變化,我們不可能視而不見」。(編譯/王萌)

  (2015-05-13 16:58:46)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3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6-6-26 22:17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谷歌推出手寫輸入工具:可識別草書和手繪表情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6日上午消息,研究院今天推出了一個最新項目:谷歌手寫輸入。除了語音和鍵盤輸入外,Android 4.0.3及以上版本的用戶現在還可以直接在任何Android應用中使用手寫方式輸入文本。

  這款新工具可以識別82種語言和20種筆記。實際測試顯示,很多潦草的字跡也可以實現較高的識別率。不僅如此,這種工具甚至還能自動識別手寫的表情符號。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谷歌首次進入手寫識別領域,但卻是該公司首次將手寫工具融入整個Android系統。谷歌之前已經可以在谷歌翻譯應用中使用這項工具,移動搜索和谷歌輸入工具也都支持該功能。

  這項工具能在日常使用中提供多大的實用性目前還尚未可知。得益於現代化的滑動鍵盤,Android上的文本輸入已經非常便利,精確度也很高。但正如谷歌所說,還有很多種語言難以充分利用標準鍵盤,所以使用手寫方式或許更加便利,中文便是其中之一。

  谷歌已經為很多語言提供了專用手寫輸入工具,但正如谷歌研究院所說,這款新應用整合了之前的所有功能,而且可以實現本地和雲端的雙重識別。

  該應用已經可以在Google Play商店下載。(書聿)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3: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