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真實的經濟現狀

[複製鏈接]

2503

主題

3368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65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法道濟 發表於 2016-6-22 05: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的億萬富翁91%是高幹子女。截至今年3月底,內地私人擁有財產(不包括在境外、外國的財產)超過5000萬以上的有27310人,超過1億元 以上的有3220人。超過1億元以上者,有2932人是高幹子女,他們擁有資產20450餘億元。而考證其資產來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權力下的非法所 得和合法下的非法所得。

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制;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

啤酒行業:60多家大中型企業只剩下青島和燕京(其實也差不多被外資佔主要股份了)兩個民族品牌,其餘全部合資。
玻璃行業: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資。
電梯行業:最大的5家均為外商控股,佔全國產量的80%以上。
家電行業:18家國家定點企業中11家合資。
化妝品:被150家外資企業控制。
醫藥行業:20%為外商控制。
汽車工業:外國品牌占銷售額90%。

在感光材料行業,美國柯達於1998年僅出資 3.75億美元就實行在華全行業併購,2003年又收購了樂凱20%國有股,已佔有中國感光材料市場至少50%的份額,富士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佔有率超過25%。

瑞典利樂公司佔有中國軟包裝產品市場的95%。

法國米其林佔有中國子午線輪胎市場的70%。

我國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爛泥溝金礦、遼寧營口市蓋縣的貓嶺金礦、雲南東川播卡金礦,這三大金礦目前已探明儲量均超過100噸,遠景儲量分 別為150噸、300噸、400噸,被國土資源部稱為"世界級金礦"。現三大金礦分別為澳大利亞的澳華黃金、加拿大的曼德羅礦業公司、加拿大的西南資源公 司掌控,外方控股比例分別高達85%、79%、90%。資產流失估計在數十億美元以上。

在流通領域,佔有主導份額的大型超市領域,外資控制 的比例已高達80%以上,中國零售企業只能在中低端市場經營。隨著外資的延伸,低端市場也將面臨逐漸萎縮的危險。零售業是最能吸納勞動就業人口的領域,竟 然也任由外國的「資金密集型」企業前來掌控,真是走火入魔。業內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業命脈,如果放任外資企業佔領我國的流通渠道,中國的企業終 將淪為國外流通企業貼牌產品的加工車間。

在最賺錢的進出口貿易方面,據統計,外資企業完成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003年4721億美元,占 當年進出口總額8510億美元的55.5%;2004年6632億美元,占當年我國進出口總額11546億美元的57.4%,2004年比上年增長1.9 個百分點。其中2004年外資企業進口3246億美元,占當年我國進口總額的57.8%。出口佔57%,進口大於出口0.8個百分點,這說明他們是裡外賺 錢的,不僅壟斷了我國進出口貿易,除了賺大錢外,還享受出口退稅待遇,而且是進口大於出口,他們可以借口進原材料,把一些不必要的原材料和一些短缺的商品 帶進來,賣高價錢,同時又把外匯匯出國外,帶來的不是順差而是逆差。 2006年7月4日 的《參考消息》指出,「中國貿易在GDP中的比重,從1994 年的42.3%升到目前的64.6%」也就是說,我國經濟的高增長,對外貿易佔64.6%,其中外資企業又佔57.4%,去年我國的GDP增長9.4%, 外貿佔6.07%,外資企業又佔3.84%,這充分說明我國的經濟增長是虛弱的靠不住的,一旦出現經濟危機,便會很快垮下來。

私有化國 有銀行其實就是把中國銀行變成外資超級提款機,賣辦資本就是打著「規範」的招股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旗號下,將中國幾乎所有的重要銀行的大量股權以低得 驚人的「價格」「賣」給了外國的私營大企業,實際上是將中國人民的上萬億元財產白白送給了外國的資本家,現將各銀行資產流失統計如下:

1. 中國工商銀行: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10%的股份, 收購價格1.16元。上市后,按照 2007年1月4日 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 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

2.中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澹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 51.7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403億),收購價格1.22元。上市后,按照 2007年5月10日 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 元,四家外資公司凈賺2419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

3.興業銀行:2006年,香港恆生銀行、新加坡新政泰達和國際金融公司共出資27億,以每股2.7元的價格購入興業銀行10億股,上市后,股價達 到37元多,三家外資公司凈賺370億。根據 2007年2月12日 《參考消息》報道,以後每年都有300%以上回報。該銀行上市募集資金共 159.95億,等於全部送給了三家外資公司。該銀行國內發行價格每股15.98(元),吸引的網上網下申購資金高達11610億。

4.深 圳發展銀行:美國新橋投資集團以每股3.5元購買深圳發展銀行3.48億股,目前股價已達35.8元,投資增殖10倍,按照深發展20億多股計算,新橋用 12.18億獲得了700多億。根據新橋目前的做法,很快將達到1000億元。而新橋集團本身就是莊家,根本不是銀行,如何能改善我國銀行治理結構?況且 整個銀行都被美國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對我國又有什麼意義?

5.華夏銀行:德意志銀行和薩爾?奧彭海姆銀行聯合組成的財團將出資26億元 人民幣,購入華夏銀行約5.872億股份,占華夏銀行總股數的14%。每股價格4.5元,現在近14元,凈賺56億多人民幣。目前已被德國銀行控 股,500億落入對方手中。目前德國人對華夏已形成了聯合控股,該銀行名義上還是中國(的)銀行,實際已成為外資控股銀行。

6.中國交通銀行:滙豐銀行持股交行19.9%的股權,出資144.61億元購買91.15億股,每股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現在市價超過10港元,凈賺近800多億,07年國內A股發行上市又賺取500多億,合計將近1400億,10倍回報。

7.中國建設銀行:上市前,美國銀行和澹馬錫公司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億美元購買建行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0.94元港幣。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最高市價5.35元港幣。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億股計算,2家凈賺1300多億港幣。

8.浦東發展銀行:花旗集團出資6700萬美元收購浦發行4.62%的股份,超過1.8億股,每股約2.96元,並且協議規定日後花旗集團有權收購19.9%的股份,目前浦發行股價超過38元,花旗凈賺62億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權,一旦行權將賺取62億的數倍。

9.民生銀行:2004年,澹馬錫控股旗下的亞洲金融公司以1.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民生銀行2.36億股股份,占民生銀行總股份的4.55%,約3.72元,目前該股已達12元多,加上兩年送配,市值已達50億元,凈賺約40億。

10.廣東發展銀行:2006年美國花旗銀行以聯合收購的名義,自己出資不過60億,就控制了擁有3558億元總資產、27家分行、502家網點, 與世界83個國家和地區917家銀行具有代理行關係,連續多年位列全球銀行500強的廣東發展銀行。並且中國移動、國家電網和中國信託還各搭進去60億, 共180億。把銀行白白送人還要再搭進去180億,已經完全超越了市場交換的範疇。

11.渤海銀行及地方銀行:另外,2005年掛牌成 立的我國第一家股份制銀行——渤海銀行宣布,渣打銀行以1.23億美元購入即將成立的渤海銀行19.9%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除了參股渤海銀行之 外,渣打銀行參股光大銀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目前,外資銀行在華進入了加速發展期,中國全部銀行無一例外地已被18家外資銀行參股或控制。

12. 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也是第一家引進外資的保險公司,滙豐集團是平安最大外資股東,滙豐是2002年投資6億美 元,50億人民幣投資平安;平安集團 04年6月24日 在香港成功上市,發行價11.88港元,目前已上升到40元港幣。今年2月又募集A股資金388 億。截至 2006年6月30日 ,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3,587.18億元,權益總額為人民幣381.04億元。目前,公司市值近2000億港幣,A股 5500億人民幣。

13.新華人壽:新華人壽即將上市,現在蘇黎世保險持有新華人壽22800萬股,每股5.25元,持股比例為 19%,已成為新華人壽的最大單一股東。但實際上,目前新華人壽的實際控制者是東方集團,由於東方實業和東方集團分別持有新華人壽5%和8.02%的股 權,再加上東方集團持有新華人壽其他股東的股權,東方集團直接或間接持有新華人壽的股權肯定超過20%。據說,蘇黎世通過中國公司暗中控股已超過56%, 投資34億,一旦上市,市值至少600億。

上述廉價賣給外資的銀行股,無一不是遠遠低於市場價格,最低的如興業銀行甚至不到市場價格的十分 之一。僅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交通銀行四家損失就超過7500億元,僅2006年一年銀行股賤賣損失就超過6千億元,整個銀行金融 領域能統計到的損失就超過萬億。送給外資的銀行財產至少為一萬億元人民幣,佔2006年中國GDP的將近5%(2006年中國的GDP將近22萬億元人民 幣),而中國的全部醫療保健開支也不過佔中國GDP的6%。這也就是說,中國光2006年一年由於「銀行產權改革」而損失給外國人的財產,就差不多夠讓全 體中國人民免費享受一年的醫療保健了。
(信源:我不是馬鈴薯博客)
那個虎山寨主多管閑事,嫌我罵趙婷了。你終於跳出來了!你標榜小人物,自稱不過問政治,可是一有人罵貪官,你就不高興!我罵趙玉吉,我樂意,礙你蛋疼了?她是你乾媽?還是你干爺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你沒事做你的窩窩頭,管這麼多幹嘛?

0

主題

49

帖子

23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7
沙發
CUCHUMAOLU 發表於 2016-6-23 14:07 | 只看該作者
這年頭造謠用還不用上稅,接著造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1: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