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隔夜銀行間同業拆借活動激增暗藏風險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6-19 22:48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華爾街日報



只借一晚──這句話可能會成為中國銀行系統的新格言。

中國隔夜銀行間同業拆借活動驟增,5月份此類拆借規模同比上升逾80%。隔夜拆借市場上,銀行與其他銀行以及相關金融機構之間的拆借活動增加,這使得整個銀行體系變得更加相互依賴,也更加危險。

這種超短期拆借形式如此受歡迎的一個原因是,擁有充裕流動性的大型中資銀行對向中小銀行提供任何更長期限的貸款持謹慎態度。由於無差別放貸以及影子貸款規模大增,這些中小銀行成了不透明風險的倉庫。它們利用這種成本低廉的隔夜拆藉手段來擴大資產規模。

銀行間隔夜拆借活動升溫的另一個原因是,在2013年和2014年發生錢荒后,中國央行一直努力確保短期資金市場利率穩定。在這種情況下,隔夜銀行間同業拆款成了為影子銀行投資(例如理財產品)進行融資的誘人手段。這類投資產品還將這一短期資金槓桿化來擴大回報,導致情況更為複雜。一個替代性的工具是質押式回購協議,即以有價證券(通常為債券)作為抵押的短期資金融通。在利率走低的大環境下,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為了提高回報率,越來越多地使用這種方式。

據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賴特(Logan Wright)稱,通過在隔夜市場借款並出借給第三方,銀行業實際上創造了類似於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出現的結構性投資工具(SIV)或SIV類似安排的結構。實際上,大型銀行在通過這些結構向小型銀行放貸,進而創造了投資槓桿併產生回報。

這些頭寸經常會出現在借款銀行投資應收款項下。作為上述交易現象的一種反映,銀行業向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貸款額過去16個月增長了一倍多,目前總計為人民幣22.5萬億元,約佔銀行總資產的11%。

截至4月,Sanford Bernstein追蹤的銀行中這些投資應收款同比增加了65%。在民生銀行(China Minsheng)、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和中信銀行(Citic)等中型銀行,此類頭寸佔到了它們貸款規模的四分之一至幾乎一半。

目前隔夜交易佔到銀行間拆借交易的83%。隔夜市場利率最低,流動性最高,但也是那種一遇到壓力就會以最快速度消失的融資類型。

由於太多這種銀行間拆藉資金最終進入了債券市場,任何利率的上升或融資的撤出都可能導致收益率飆升。由於多數理財產品的融資都是通過銀行進行的,因此最終損失將落在銀行頭上。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央行變得警覺起來,通過大規模注入流動性來維持隔夜市場的穩定。但是隔夜市場借款的吸引力越大,短期債務與長期債務錯配的情況就越嚴重。而這種錯配可能帶來長期損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9: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