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優步中國與滴滴激戰引發合併猜測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6-19 22:47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華爾街日報



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是否容得下兩家大型叫車公司呢?

優步(Uber Technologies)旗下中國關聯企業與中國本土行業老大滴滴出行(Didi Chuxing Technology)之間的競爭如此激烈,以至於這兩家公司的一些投資者對這個問題愈發給出否定的答案。的確,其中一些人表示,這兩大競爭對手最終可能不得不合併。

這聽起來可能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兩家公司都在籌集資金準備展開一場全面戰爭。優步已募資近130億美元,包括本月早些時候來自沙特政府投資機構的35億美元,其中的部分資金將流向優步在華關聯企業優步中國(UberChina)。優步中國自己也已募集約12億美元,本土投資者中包括搜索引擎巨頭百度在線網路技術公司(Baidu)和汽車製造商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Guangzhou Automobile, 簡稱:廣汽集團)。

與此同時,滴滴出行剛完成一輪45億美元的融資,其中包括來自中國最大壽險公司的6億美元和來自蘋果公司(Apple)的10億美元。滴滴出行還從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Merchants Bank, 簡稱:招商銀行)獲得25億美元貸款。

這些巨資的湧入正是一些投資者和觀察人士的擔憂所在。他們表示,優步與滴滴出行之間的競爭導致雙方都在「燒錢」,通常的做法是通過發放補貼來吸引乘客和司機。

參與滴滴出行三輪融資的金沙江創業投資公司(GSR Ventures)董事總經理朱嘯虎說,第一次海灣戰爭耗資大約600億美元(未經通脹調整),而滴滴出行和優步已融資約200億美元,這簡直就像一場戰爭;但他們不能這樣打下去,應該在達到300億美元之前停火。朱嘯虎以及接受筆者採訪的其他幾位滴滴出行、優步中國和優步全球的投資者都認為,如果雙方能對估值和股權框架達成一致,兩家公司有可能合併。

但這種合併的障礙不小。優步首席執行長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有名的好鬥。他曾說中國是優步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稱公司計劃2015年在中國花費10億美元擴大市場份額。戰果是:優步前十個訂單量最大城市有六個在中國。

滴滴出行發言人稱公司絕無合併計劃。優步中國對是否會尋求與滴滴出行合併不予置評。

滴滴出行和優步中國均表示日益接近盈利。滴滴出行稱400個開展業務的城市已有200多個實現盈利,預計很快就可實現全面盈利。優步中國則表示,如今在中國每個訂單上的開支比一年前減少80%,已經步入邁向盈利的正軌。

然而現在很難看到這場戰爭會在哪裡結束。只要優步中國還希望向新的城市擴張並挑戰滴滴出行的主導地位,只要滴滴出行還想保持市場份額,兩家公司就可能不得不繼續燒錢。

滴滴出行和優步中國對於市場份額數據的說法不一。多份第三方研究報告指出,以訂單量和用戶覆蓋範圍衡量,滴滴出行在中國共享出行市場佔有逾85%的市場份額(這不包括計程車叫車市場,滴滴出行在該市場佔有近100%的市場份額,而優步中國未開展該業務)。優步中國在60個城市運營。該公司稱,其市場份額在三分之一以上。據北京的研究公司易觀國際(Analysys International)的數據,5月份滴滴出行的活躍用戶數量為4,310萬,而優步中國為1,010萬。易觀國際追蹤1.5億活躍智能手機用戶。

投資者對滴滴出行的估值超過250億美元,是優步中國80億美元估值的三倍多,不過仍遠不及位於舊金山的優步近680億美元的估值。

滴滴出行和優步均面臨來自揮金如土的易到用車(Yidao Yongche)的競爭。易到用車是中國市場第三大共享出行公司,由一家名為LeEco的中國公司支持。LeEco銷售在線內容以及手機和其他設備。自去年10月LeEco向易到用車投資7億美元以來,這家初創公司一直在用優惠措施吸引用戶,比如用戶在易到用車賬戶中每存入人民幣1,000元(約合152美元),該公司也將存入人民幣1,000元。據易觀國際的數據,5月份易到用車活躍用戶數量為390萬。

在這樣一個市場,幾乎不存在用戶忠誠度。北京的一位自由撰稿人Lilian Li最近一直在用易到用車,因為其費用比滴滴出行和優步低約三分之一至一半。她說,如果有另外一家更便宜的話,她會毫不猶豫地換到那家。

一位風險資本投資人稱,曾經幫助創造了Facebook和微信(WeChat)這樣的網路產品實際壟斷者的網路效應經濟並不適用於叫車行業;他旗下的基金對滴滴進行了投資。他表示,新用戶加入Facebook或微信是因為他們的朋友都在那裡,這些社交網路在獲取用戶方面幾乎沒有成本。滴滴和優步則需要不斷進行投資以獲得並留住用戶,因為這些用戶沒有什麼理由要忠誠於哪家公司。

優步母公司的一位投資者將這種競相融資比作軍備競賽。這位投資者表示,雖然這些公司很幸運的找到了財力雄厚的投資者,但滴滴和優步中國之間的合併或許不可避免,尤其是考慮到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整合的大趨勢。

與優步不同,滴滴對於整合併不陌生。該公司就是滴滴打車(Didi Dache)和快的打車(Kuaidi Dache)這兩個競爭對手在2015年2月份合併后的產物,這次合併是因為兩家公司陷入激烈的價格戰,而雙方的投資者都不願意繼續燒錢。

創新工場首席執行長李開復認為,滴滴與優步中國的合併將符合整個行業的整合趨勢。創新工場並未投資滴滴或優步。李開復還表示,有兩大原因可能阻止該合併交易的發生:首先,如果滴滴認為可以擊敗優步中國,就不會溢價收購後者。其次,優步已籌集大量資本,卡蘭尼克有名的好鬥,所以優步可能不想認輸。

事實上,筆者採訪的兩位滴滴投資人表示,他們更希望滴滴繼續打下去,擊敗優步中國,這樣他們的股份就不會被稀釋。

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本月於香港聯合主辦的一次會議上,優步中國戰略負責人柳甄承認存在合併傳言。柳甄稱,她確實聽到了很多(有關合併的)噪音,也有很多人問及此事。但她也表示,優步中國處於延續快速增長勢頭的有利地位。當被問及優步可能會於何時在中國超過滴滴時,她回答說:希望是明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5: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