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四種小情緒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6-20 22: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們都知道怎樣保持身體的健康,但是我們知道怎樣保持心理上的健康嗎?實際上我們承受心理上的傷害比身體上的多得多,例如失敗,被拒絕,孤獨。如果我們忽視它們,它們會像身體一樣,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重大的影響。

  從小開始我們就學會了保護自己的身體,可是卻很少注重對心理的保健。Guy Winch在《滾蛋吧小情緒 》的演講中,用他獨特的幽默方式闡釋了情緒保健的重要性,以及打敗孤獨和負能量,找回快樂的自己!

  在演講中,Guy Winch提到了人們經常會遇到的四種情緒狀態:孤獨、失敗、自尊心低落和窮思竭慮。

  

  

  為什麼我們那麼重視身體健康遠遠多於心理健康?

  我最近在朋友家,看到他們五歲的小孩準備上床睡覺。他站在小凳子上,在水池邊刷牙,然後他滑了一下,摔倒的時候刮傷了他的腿。他哭了一下,隨後就爬起來了,站回小凳子上,拿了一個創可貼貼在他的傷口上。這個孩子剛學會系鞋帶,但是他都知道要保護傷口以免感染,同時還要一天刷兩次牙來保護牙齒。

  我們都知道怎樣保持身體的健康還有怎樣保持牙齒衛生,對不對?我們從五歲起就知道這些東西了。但是我們知道怎樣保持心理上的健康嗎?我們教給孩子們情緒保健嗎? 完全沒有。為什麼我們花在牙齒的時間比花在精神的時間上還多呢?為什麼我們那麼重視身體健康遠遠多於心理健康呢?

  我們承受心理上的傷害比身體上的多得多,例如失敗,被拒絕,孤獨。如果我們忽視它們,情況也會惡化,它們同樣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重大的影響。然而,雖然有科學證實的療法來幫助我們治療這些心理上的傷害,我們卻不採取行動。我們甚至都沒意識到我們應該採取行動。

  「哦,你感到抑鬱么?別去想了,都在你腦袋裡」。你能想象對一個骨折了的人說這樣的話嗎? 「哦,走走就好了,都在你腿上。」

  我們應該消除這種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區別對待。應該把兩者對等起來,像雙胞胎一樣。

  

  

  孤獨使我們不敢與人聯絡,使我們相信別人不在乎我們

  事實上,我這輩子經歷過的最困難的事就是跨過大西洋搬到紐約來讀心理學的博士學位。那是我和哥哥第一次分隔兩地,這個分離對我倆來說都很殘酷。當他和家人朋友一起時,我卻孤單的在一個新的國度。我們都非常想念對方,但那時候國際長途都很貴,我們一周只打的起五分鐘的電話。

  當我們生日快到了的時候,我們決定奢侈一把,在那個星期聊上十分鐘。我那天早上在房間里踱來踱去,等著我哥哥給我打過來,我等啊等啊,電話就是不響。

  由於時差的關係,我就想,「好吧,他一定是和朋友在一起,他晚點兒會打來的。」 那時候也沒有手機。但他始終沒打來。我開始意識到,在我離開十個月以後, 他不再像我想他那樣想我了。那一晚是我一生中最傷心,最漫長的一晚。

  那也是他一生中最傷心漫長的一夜。當我跟他解釋事情的經過,他說,「我不明白。你看我沒給你打,你為什麼不打給我呢?」他說的對。我為什麼不打給他呢?我當時無法解釋,但我現在明白了,非常簡單的原因:孤獨。

  孤獨它使我們相信身邊的人不再在乎我們。它使我們不敢與人聯絡,為什麼給自己被自取其辱,被拒絕的機會呢?你的心痛的還不夠多麼?我那個時候被孤獨緊緊包裹著,但我總和別人在一起,我自己都沒意識到。但孤獨是完全從主觀上定義的。它完全取決於你是否覺得在情緒上或是交際上和你周圍的人相隔絕。

  事實上,科學家已經得出結論,長期的孤獨對你的健康和長壽的負面影響比抽煙還要糟。香煙的包裝上還有 「吸煙致命」的警句。可孤獨沒有。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重視心理健康,要注意保持情緒健康。因為,你無法治癒心理上的創傷,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受到了傷害的話。

  

  

  面對失敗,你選擇再次嘗試還是放棄?

  我曾訪問過一個幼兒園,在那兒我觀察了三個兒童, 在玩完全一樣的塑料玩具。你得把一個紅色的鈕滑開,然後一個可愛的小狗就會跳出來。一個小女孩對紫色的鈕又拉又按,然後她就坐下來,瞧著那盒子,下嘴唇開始發顫。她旁邊的一個小男孩看到這一幕,再看著他的盒子,都沒動手就哇哇大哭了。與此同時,另一個小女孩試了各種方法,直到她滑動了那個紅鈕,可愛的小狗跳了出來,她開心的叫了起來。

  同樣的塑料玩具給了這三個幼兒, 但他們對失敗的反應截然不同。前兩個小孩完全有能力滑動那個紅鈕。

  

  唯一阻止他們成功的因素就是他們被自己,做不成的想法給騙了。成年人也經常中這樣的圈套。事實上,我們都有一個固定的思維感知模式,每當我們感到沮喪,受到挫折,我們便會進入這個模式。

  你清不清楚你是怎麼對應失敗的?你應該清楚。因為如果你的頭腦告訴你,你不能做成什麼事而你相信了的話,你就會像那前兩個小孩似的,開始感到無助,然後你很快就放棄了,甚至都不去試一下。然後你就更加確信你成功不了。你看,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 都無法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因為不一定在什麼地方,有那麼一次失敗 讓他們認定了自己不能成功。

  一旦我們認定了的事情,我們很難改變看法。所以當你失敗了,感覺士氣低落是很自然的。但是你不能允許自己相信你不可能成功。你要和那種無助的感覺鬥爭。你要重新控制局面,而且你必須在這種負能量循環開始前打破它。我們的想法和感覺,它們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忠誠的朋友。它們更像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朋友,有時非常支持你,而有時令人不愉快。

  

  

  如果你的自尊心低落,會更容易感到壓力和焦慮

  我以前的一個女同事,她結婚20年之後離婚了,然後她終於準備好,開始新的約會了。她在網上認識了這個男的。他看上去人很好,也很成功,最重要的是,他似乎對她非常感興趣。她非常興奮,還為約會買了新裙子,然後他們約在紐約的一個高級酒吧里喝一杯。約會才進行了10分鐘,那位男士站起來說,「我沒興趣了,」 然後就走了。

  被拒絕是極其痛苦的。這位女士非常受傷,以致於都動不了了。於是她給一個朋友打電話。她朋友是這樣說的:「那你還想怎樣?你又胖又沒有什麼好聊的,為什麼任何一個英俊的成功男士會和你這樣的失敗者約會呢?「太不像話了,是不是,朋友怎麼可以這樣冷酷無情?

  這或許聽上去不太過分,要是我告訴你,這話不是朋友說的。這其實是那位女士對她自己說的。我們都干過這事兒,尤其是被拒絕之後。我們開始去想我們犯的錯,我們的缺點,我們要是這樣就好了,我們要是不那樣就好了。

  也許程度不同,但我們都干過這事。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做。我們的自尊已經被傷害了。為什麼我們要進一步傷害它呢?要是身體受傷了,我們不會故意去把它弄的更糟。你要是胳膊上有個傷口,你不會說,「啊,我知道!我要拿刀看我到底能捅多深。「

  但是我們經常如此對待心理傷害。為什麼?由於糟糕的心理保健意識。因為我們不重視心理健康。很多研究表明,如果你的自尊心低落,你就更容易感到壓力和焦慮,失敗和拒絕會傷害你更深,你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復原。

  所以如果你被拒絕了,首要的事情是應該重新激活你的自尊心,而不是去拳擊俱樂部打拳來發泄。當你在經歷感情上痛苦,像一個真正的好朋友那樣同情你自己。我們需要改變不健康的心理習慣。

  

  

  哪怕只是分心兩分鐘,都足以打破緊張

  最常見又最不健康的習慣之一就是窮思竭慮。就是事後反覆咀嚼回味一件事。因為就在一年多以前,我的雙胞胎哥哥被確診為三期非霍奇金淋巴瘤。他要做一輪大劑量的化療。我情不自禁去想,他所經歷的這一切。情不自禁去想,他受的這些罪,儘管他從沒抱怨過,一次都沒有。他有著這種不可思議的積極態度。他的心理健康程度太了不起了。

  研究表明,哪怕只是分心短短兩分鐘,都足以打破那一刻,你窮思竭慮的需求。所以每次當我擔心,煩惱,或帶有負面情緒時,我就強迫自己專註於其他的事情,直到那種感覺過去。僅僅一周時間,我的視角就全變了,變得更積極,更充滿希望。

  做了化療九周之後,我哥哥做了電腦斷層掃描,出結果的時候,我就在他身邊。所有的腫瘤都消失了。他還得再做三輪化療,但是我們知道他能恢復。

  當你在孤獨的時候採取行動,當你改變對待失敗的反應,當你保護自己的自尊心,當你與負面的想法做鬥爭,你不僅可以治癒心理上的創傷,你會建立起情緒恢復能力,你會變得更強。

  一百年以前,人們開始注重個人衛生,人的壽命延長了50%還多,這僅用了十年就實現了。我相信,我們的生活質量,也會有同樣程度的提高,如果我們開始,關注情緒上的保健。

  能想象一下么,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如果每個人都在心理上更健康,如果世上少一些孤獨和抑鬱,如果人們了解如何走出失敗的陰影,如果人們更自信,充滿力量。如果人們更幸福,更滿足。只要你了解這些知識,並改變一些簡單的習慣,那將是一個我們都能置身其中的世界。

  

  情緒平衡,從心開始

  節選自《改變,從心開始》

  如果你剛剛贏得一筆為數不小的樂透獎金,你會如何呢?或者你和另一半爭吵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回到公司上班,又將會如何呢?我們所有人的行事風格幾乎都不一樣,因為情緒就是我們行動的基礎。

  我們的情緒會依據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詮釋來導引行為。然而問題往往出在情緒的出現並不是有意識的,它們的反應乃是過去的經驗所塑造的模式。不過大體說來,這項能力並未對我們做出最好的服務。每當新的經驗引發了舊有的情緒,我們就可能受到它的挾持與控制而不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尊重和重新覺察自己的想法

  情緒平衡技巧的原則在於允許任何一種感覺自由生起,而這份感覺可能是別人的言行引起的。這麼做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通過某些念頭譬如「你讓我沮喪,因為……」;「如果你做出……你就傷害了我」;「每次……你都令我生氣」而把你的感覺投射到對方身上。你能否看出來這些念頭是專註於外在的?

  認識並接受你的感覺,同時覺察到這是一種選擇,那麼你表達情緒的方式會更恰當。每次我們壓抑或忽略了某種感情或感覺,就是在排拒一部分的自我,而這份排拒會通知我們的潛意識心:我們不尊重自己。另一方面,尊重並認識從潛意識心發放出來的所有重要信息,則意味著我們真的愛自己。

  請記住,永遠用現在進行時來表達你的肯定陳述:「我現在是……(快樂的、感覺很好等等)。」;「我現在擁有……(所有我想要的財富等等)。」在做這些陳述時,同時觀想自己正在體驗並享受著自己想要的一切。

  愛你自己就是快樂的燃料

  在情緒平衡技巧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建立起尊敬、接納和愛自己的慣性模式。這是導向無條件的快樂的終極條件,其回報是我們可以借著和宇宙能量場銜接而有所收穫。

  快樂並不是來自於健康、美貌、金錢、青春或權勢。快樂也不是毫無理由就發生了,它不取決於基因,好運或湊巧,也不是外在事件的結果;它最主要來自於我們對自身所發生的事的評價,以及我們如何評估自己塑造的一切。

  愛你自己就是快樂的燃料,這也能使你有好心情。沒有自我接納與自我讚許是不可能快樂的。所以我們應該做好快樂的準備,接受並愛自己製造出來的所有情緒,這些情緒是我們讓它們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這也是我們運用輕敲穴位和自我肯定陳述要達到的目的。

  為了達到無條件的快樂,我們需要訓練心智為我們工作,而不是批評我們。心智已經被設定好抗拒任何改變,因為它害怕未知的事物會比已知的更糟。有了情緒平衡技巧,我們就可以突破這些抗拒模式。

  就長期而言,那些抗拒模式就是一種自毀而且會引發疾病。情緒平衡關鍵是專註在我們當下的感覺,並輕敲穴位,直到我們感受到體內的祥和為止。

  看看你是否能養成習慣,每天至少一次對著鏡子凝視自己,說出強調的自我肯定:「我愛你勝過昨日,但不會比明天更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7: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