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看看老美如何分析醫療事故是如何產生的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6-18 23:22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人對於醫療事故的認識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而且醫療事故也屢屢被曝光,成為了激化醫患矛盾的導火索。很多人將醫療事故歸咎為醫院方面的不作為,或許某些醫療事故又該方面的原因,但並不全面。因為醫療體系的構建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就連美帝也無法完全做好,今天就且看看老美的專家是如何剖析醫療事故發生原因的。

  先來看一個案例,瓊斯先生的年齡已經很大了,他是一名孤寡老人,同時也是這名專家的病人之一。該專家會經常去看望瓊斯先生。直到有一天這名老人被發現在自家門前的圈子裡昏迷,鄰居緊急將老人送到了醫院,並且給瓊斯醫生打了電話,然而身在外地的瓊斯醫生根本無法趕回來。老人被送入醫院后被診斷為肺炎,隨後進行了抗生素檢查和各種病理分析,結果發現肺炎已經急劇惡化了,72小時候老人最終死亡了。當瓊斯醫院趕回來后,對整個治療過程進行了分析, 結果發現瓊斯先生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因此稱之為醫療事故也並不為過。

  瓊斯先生在來到這家醫院進行緊急救治之前,已經在另外一家醫院進行過檢查,原因就是肺炎。由於瓊斯先生的肺炎受到了一種不知名細菌的感染,所以必須對瓊斯先生進行了抗生素培養,幾天的時間就能夠成功。然而瓊斯先生在回家養病後也沒有接到醫院任何提醒,直到病發后,來到另外一家醫院。這家醫院再次重複了之前的過程,也沒有對上一家一員進行詢問,結果在抗生素還未來及培養出來之前,瓊斯先生就撒手人寰了。按照現在的制度來看,兩家醫院沒有任何的過錯,醫療方案正確無誤,醫生用最快的速度進行了診斷,醫院馬上進行了抗生素培養。

  然而這一切在專家的眼裡看來,這就是事故。如果第一家檢查的醫院能夠通知瓊斯先生前來治療,那麼瓊斯先生就不會發生昏迷在自家門前的事情。如果第二家醫院能夠跟第一家醫院取得聯繫,那麼直接就能用已經培養好的抗生素直接給瓊斯先生進行治療,康復的機率超過90%。換句話說,兩種可能性中任意實現一種就能挽救瓊斯先生的命,然而一種都沒有實現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探究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經過該專家的幾次調查后發現,第二家醫院在查看瓊斯先生的病歷時根本無法跟第一家取得聯繫,因為瓊斯先生在第一家醫院就沒有留下任何的記錄,原因就是瓊斯先生沒有醫療保險。另外,第二家醫院可以選擇調取相關的抗生素培養庫,但是再確診為肺炎后已經是晚上,該系統已經不對外開放了,除非進行申請,但醫院沒有這麼做。這樣算不算醫療事故?該專家查閱了所有資料后發現,並不算!醫療事故被定義為醫生或者護士出現操作上的失誤,包括濫用或者亂用藥物,造成傷害病人或者病人死亡。據最新的調查顯示,按照這個標準計算的話全美的醫療事故每年發生的數量不到10萬人,看起來非常大,然而實際上是很小的一個數字,因為感冒的時候為了快速控制住病情,用了抗生素也算是醫療事故。然而按照專家的這個標準進行計算后,醫療事故的數量急劇提升為25萬!提高的15萬醫療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通過提升醫療系統的通信能力、通過配合治療都能夠達到目的,或者說醫生如果能夠將每一位病人都作為「特殊病人」對待,那麼這個數字還將繼續下降。

  該名專家告訴記者,瓊斯先生的死亡是不可挽回的,然而我們應該從中看到一些問題。將這些問題解決好,對於全美的病人來說都是最大的福音,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也能夠成為一種新型的模板,從而讓全世界人民受益。

  目前我國的醫患矛盾較為突出,主要原因就是醫生跟患者溝通不足造成的,而信息之間的傳遞也頗為不暢,所以美國的醫療事故問題也能夠給我們一些啟迪,從而更好地為大眾服務。(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0: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