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主席3個月內兩訪中東歐背後的外交智慧與謀略

[複製鏈接]

329

主題

329

帖子

206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edapple123 發表於 2016-6-17 17: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是習主席3月底成功訪問捷克之後,不到三個月第二次出訪中東歐。用專家的話說,這種安排在中國外交中「相當罕見」。

中國對中東歐外交還有哪些「罕見」之處?中東歐在日臻成熟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佔據怎樣的位置?習主席再訪中東歐為什麼選擇了塞爾維亞和波蘭兩國?

先來看三個數字:67、32、12。習主席訪問捷克是中捷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元首的首次國事訪問,出訪塞爾維亞和波蘭則是中國國家元首分別時隔32年、12年後的再次訪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習主席對這三國的訪問在中國與對方的雙邊關係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同時呢,捷克總統澤曼、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近三年內都是兩度來華,波蘭總統杜達則在2015年11月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

(2016年3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布拉格拉尼莊園同捷克總統澤曼舉行會晤。會晤前,兩國元首在莊園里種下一株來自中國的銀杏樹苗。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中國社科院歐洲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劉作奎說,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基本都有著傳統友好關係。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中國影響力的增強,這些國家如今都清楚地認識到,加強對華合作是國家發展所需,近年來紛紛加大「向東」力度。

而對於開放2.0版的中國來說,中東歐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有著巨大的合作潛能。這是中國所需,但也尚未充分開發。

先說經濟。許多中東歐國家急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擴大貿易和吸引投資,與中國有巨大的經濟合作空間。而對於「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中東歐有成熟的技術工人,也有巨大的市場。

從政治角度看,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有傳統友誼,在很多國際事務上都有共同語言,有良好的政治互信基礎。

如果放在中歐關係的背景中來說,從去年10月習主席訪問英國開始,中國外交開啟了一個「歐洲季」。有傳統友誼、良好政治互信和迅猛合作勢頭,中國-中東歐關係顯然可以對中歐關係起到示範和推動作用。順便說一句,中東歐與歐盟的市場結合度非常高,可以為中國商品進入歐洲市場打開大門。

有巨大合作潛力,也能對中歐整體關係起到推動作用,中東歐在中國大國外交中的重要性不斷增加也就順理成章了。當然,還要提到「一帶一路」合作,它既是中國-中東歐合作升溫的因素之一,也是具體表現和成果之一。

(2016年5月18日拍攝的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的普平大橋。這是中國企業在歐洲承建的第一個大橋項目。新華社發)

中東歐是絲路經濟帶上的重要地區。這一點,看一看世界地圖也就瞭然。

中東歐位於亞歐間樞紐位置,是亞歐大陸互聯互通的關鍵通道,地區內國家都是「一帶一路」沿線國,數量占目前60多個沿線國的四分之一,可以說對於「一帶一路」的推進非常重要。

這些國家也對中國提出的這一倡議做出了積極響應。前邊說過,中東歐與中國的經濟互補性非常強,「一帶一路」給它們帶來了所需的貿易、投資,也提升了它們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以塞爾維亞和波蘭為例。塞爾維亞受歐債危機衝擊較大,如今正積極推行「再工業化」戰略,有與「一帶一路」對接、吸引投資的渴望。

今年4月,中國河鋼集團收購了塞爾維亞最大國企斯梅代雷沃鋼鐵廠,這讓塞爾維亞當地非常興奮。當地媒體報道,塞總理武契奇稱這次收購是「急塞爾維亞之所急」,與多位中方官員會面時都邀請習主席到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參觀,還希望能和中方進一步探討設立工業園區。

(這是2016年4月18日拍攝的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工人在廠區內穿行。新華社記者王慧娟攝)

對於中東歐重要的物流中心波蘭來說,「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工程恰好能夠強化它的物流樞紐地位,為它的發展帶來新的機會。

去年11月訪華前,波蘭總統杜達對中國記者說了一句肺腑之言:希望波蘭能夠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佔據一個中心位置,甚至「成為『一帶一路』在歐洲的形象大使」。

從效果上來說,「一帶一路」在中東歐有一系列的早期收穫: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科斯托拉茨電站、中歐陸海快線、中歐班列……這些項目或者已經完成、或者穩步推進、也有的正深入探討,都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杠杠的範例。

與中東歐的合作非常重要,那麼為什麼習主席這次出訪會選擇塞爾維亞和波蘭?

首先,兩國在對華關係方面在中東歐國家中有代表性。比如,都與中國有著傳統友誼,波蘭是最早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之一,塞爾維亞是第一個與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中東歐國家。

(2015年9月3日,習近平夫婦迎接出席紀念大會的外方代表團團長及其配偶。這是習近平夫婦與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夫婦合影。新華社記者丁林攝)

再比如,兩國政府都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兩國與中國的合作近些年就是一個「火」字。以波蘭為例,波蘭是中國在中東歐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是波蘭第三大進口來源國和亞洲地區最大貿易夥伴。

在中國-中東歐以及中歐關係發展上,塞爾維亞和波蘭也將起到重要、獨特的作用。

其一是示範作用。以塞爾維亞為例,中塞之間的政治互信水平非常高,塞方對於中國許多主張和立場都持支持態度,是中歐關係中的重要積極因素。前面說了,塞爾維亞是第一個與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中東歐國家,雙方對兩國關係再上一個新台階都抱有期待和信心。

其二是推動作用。塞波兩國都是中國與中東歐「16+1」合作機制中的重要夥伴,波蘭首都華沙和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分別是首屆和第三屆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的舉辦地。

(2015年11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波蘭總統杜達舉行會談。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杜達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龐興雷攝)

兩國在各自區域內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塞爾維亞位於巴爾幹核心地帶,是中東歐最大的非歐盟國家,尤其在東南歐影響力很大。波蘭無論是面積、人口、還是經濟總量,都在中東歐國家中居首,尤其在中歐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作為歐盟重要成員國,波蘭在整個歐洲的影響力也在逐漸上升。

多說一句,波蘭去年的經濟增長率為3.6%,在歐洲國家中算得上是第一梯隊。這體現的是波蘭的市場潛力。

習主席這次訪問會讓中塞和中波關係、以及中國與中東歐的關係進一步提升到怎樣的水平?17日開始,隨新華社記者與習主席同行,一起見證一個個歷史性的時刻吧。(記者:耿學鵬,參與記者:王慧娟、石中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4: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