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Love of life and death】她與張愛玲、蕭紅等並稱民國「四大才女」,一段生死絕戀讓總理嘆息

[複製鏈接]

14

主題

27

帖子

12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emon0102 發表於 2016-7-27 10: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民國"四大才女"中張愛玲,蕭紅被人熟知,其中有一位山西平定的才女也是"四大才女"之一,她的名字卻遠沒有張愛玲出名。
  
       可她的才華卻不亞於別人,她對愛情的忠貞更是讓人落淚。
  
       她的名字叫石評梅,讓人遺憾的是,她是四大才女中最早去逝的人,她只活了26歲。
  
        過早離逝的原因是:思念去世的生死戀人高君宇!

       1.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片鮮紅的葉兒
        
       石評梅,1902年出生於山西平定縣的一戶書香之家,幼名元珠,學名汝璧,因她愛慕梅花的俏麗堅貞,自取筆名石評梅。她父親石銘是清末舉人,母親知書識禮、溫柔大方。她也從小天資聰穎、勤勉好學,在太原女子師範學校就讀時表現出眾,是公認的「才女」,精通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尤其擅長風琴演奏。
      
       1920年,在一次山西老鄉聚會上,她結識了北京大學學生高君宇。高君宇氣概不凡,滿懷熱情,石評梅深深欽佩他的赤子之心。後來兩人經常通信,談文學,談理想,談國家,情愫便在書信中不斷滋長。

       1923年,高君宇為革命積勞成疾,在山西養病。當看到滿山楓葉紅似火,不禁想起了遙遠的石評梅。他摘下一片紅葉,題詩寄給她:
滿山秋葉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
      
       高君宇焦急地等待石評梅的回應,不料卻等來了這樣一句話:
      
       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片鮮紅的葉兒。


       2.從前太認真人生的錯誤
     
       為什麼深愛著高君宇的石評梅卻拒絕了他?

       這要從她的初戀說起。石評梅的初戀是父親的同鄉——北京大學的學生吳天放。吳天放對石評梅照顧得無微不至,得知石評梅從小喜歡梅花,他還特地印製了一疊精美的印花信箋,這讓年少的石評梅迅速墜入愛河不可自拔,兩人時常聚在一起,或談論古今,或吟詩作對,或相伴郊遊,每天書信不斷、電話不少。

       就在石評梅沉浸在戀愛的幸福中不可自拔時,竟偶然發現吳天放是有妻室的,她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小三」,她憤怒地和吳天放分手,併發誓一輩子再不戀愛結婚。

       回過頭來說高君宇,他在老家曾被父親逼著娶了一位妻子。在這種情況下,「認真於從前錯誤」的石評梅自然不敢接受高君宇的追求,她無法忘記不堪回首的初戀,不敢面對失去純潔的自己,更不能容忍自己再次插足別人的婚姻,傷害另一個無辜的女人,只能選擇拒絕和逃避。


       3.我終究對不住他

       高君宇沒有停止對石評梅的追求。1923年末,高君宇在信中告訴她,他要與老家的妻子離婚。石評梅表示反對,因為她不忍看他的妻子被拋棄。

       但高君宇還是在第二年6月份與妻子和平離婚了,並向石評梅做了最後的表白:我是有兩個世界的,一個世界一切是屬於你的,我是連靈魂都永禁的俘虜;在另一個世界里,我是不屬於你,更不屬於我自己,我只是歷史使命的走卒。
      
       然而,倔強的她還是封閉了自己的內心,不願意接受他滿腔的情誼,固執地在日記上寫下「我終究對不住他!」

       1924年10月,高君宇在完成革命任務中九死一生,卻仍不忘她的生日。他買了兩枚象牙戒指,一隻自戴,一隻寄給石評梅:「願你承受了它。或許你不忍,再令它如紅葉一樣的命運吧。我尊重你的意願,只希望用象牙戒指的潔白堅固,紀念我們的冰雪友情吧……」

        4.自你死後,我便認識了自己,更深的了解自己

       1925年3月,高君宇得了急性盲腸炎住院,石評梅知道趕緊前去照顧。此時吳天放寄來一封信,裡面提到:一方面我是恭賀你們成功;一方面我很傷心,失掉了我的良友……我總覺得這個世界上,所可以安慰我的只有你,所以你一天不嫁,我一天就有安慰。

        石評梅想起了從前令她蒙羞的經歷,無法戰勝心中的恐懼,再次遠離了高君宇。

         就是這次拒絕讓高君宇陷入了深深的絕望,病情惡化,手術后大出血的他永遠地離開了,再見成了再也不見。

        5.不管黃昏,不論夜深,醉卧在你墓碑旁,任霜露侵凌吧!我再不醒

        高君宇入殮時,石評梅將自己一幀最美的照片放在高君宇的棺木中作為陪葬,並按照高君宇生前的囑託,把他安葬在北京的陶然亭畔,這裡曾經是他們賞景、散步、談心的地方。石評梅在墓碑上面銘刻下高君宇生前題贈給自己的一段話:「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

       三年以後,石評梅也自己也因患腦膜炎離開了這個愛恨交加的世界。朋友們根據她生前的遺願,把她和高君字並葬在一起。當時在古老的北京城,街談巷議,相互傳頌,經年不衰,一時傳為佳話。1982年鄧穎超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說:我和恩來同志對高君宇和石評梅女士的相愛非常仰慕……緬懷之思,至今的猶存。


石評梅的小說有著一個才女的敏感和熱烈,她的文字感情充沛,如同呼之欲出的淚滴,她的作品收錄在ibooks電子書《石評梅小說精品》中(搜索書名即可),想要免費獲得此書即可私信樓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5 1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