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伍子胥與蘇州古胥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6-6-10 1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12月03日 15:53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水鄉澤國的蘇州西南角有座古城門,名曰胥門,其名氣不亞於盤門、平門和閶門。胥門外的河流稱之為胥江,胥江至太湖入口處名為胥口。千百年來,胥門、胥江總是與伍子胥的名字連在一起。在廣袤的吳中大地,人們對伍子胥的敬仰、懷念之情往往溢於言表,對伍子胥的供奉、紀念之所也無處不在。就連馬路、街道辦事處、住宅小區的名稱,中小學校的校名也往往冠以「胥江」兩字。

  據史料記載:蘇州城的最早建立就是伍子胥的一大功勞。當年,伍子胥率領人員,不辭辛勞,「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築成了周長四十七里的大城和周長十里的內城。雖然二千五百多年漫長歷史的演變,但時至今日,姑蘇城池仍保持了伍子胥主張的「必立城廓」的風貌,依然是「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的格局。伍子胥本是楚國人,因其父伍奢被楚平王殺害,為避免株連他才到吳國,後來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成為吳國的賢相。因功被封為申,故又稱為申胥。伍子胥先後輔助吳王闔閭、夫差治理國事三十多年,政績卓著,有口皆碑。尤其是孫武死後,吳國的軍隊主要由伍子胥指揮,在攻楚伐越中打了不少勝仗。因此,伍子胥又是一位富有遠見卓識的軍事指揮家。

  當然,伍子胥晚年的命運不佳。當夫差打敗越國之後,狂妄驕橫,窮奢極欲。伍子胥看到夫差已墜入越王勾踐緩兵求和的計謀之中,多次進言忠諫,而夫差非但不聽,反而聽信心懷鬼胎的太宰的讒言而疏遠伍子胥。夫差十二年(公元前四八四年),伍子胥知禍不可免,便將自己的兒子送到齊國,後來夫差以此為借口,賜劍子胥,命其自刎。伍子胥臨終前對夫差派來的人說:「我死後將我的頭顱掛在城門上,我要看著越軍入城。」說罷便自刎而亡。蘇州百姓為紀念伍子胥,建造了伍子胥廟,還把一條小巷改名為伍子胥弄。

  由此可見,胥門、胥江河與伍子胥這位吳國名相有著密切的關係。蘇州的水系、城池建設,伍子胥更是功不可沒。舊時的胥門外有座兩端建有橋樓的萬年橋,橋下又是水運碼頭,因交通發達,商賈雲集,集市頗為興旺。逢年過節,張燈結綵,熙熙攘攘,到處洋溢著喜慶氣氛。過去蘇州人出行以水上交通為主,前往洞庭東、西山、上海、杭州等地,一般都在胥門乘船,而蘇州許多老虎灶(供應開水或兼營茶館)有自備水船,船工們每天清晨搖著小木船前往胥口取水,以胥口水沏茶品茗,清香撲鼻,怡情自得。至於古胥門城牆,雖歷經滄桑,破損不堪,但現已修舊如舊,古風猶存,風采依然。在萬年橋南端,又建造了一座新橋,橋的東側,建造了佔地面積達一點五萬平方米的伍子胥紀念園,園內建有三塊石刻碑、「伍子胥築城」浮雕、伍子胥雕像等,重現古風神韻。

  每年的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古胥門周圍的空曠之地,便能看到舞龍獅、盪荷船、打蓮廂、挑花籃、踩高蹺等精彩演出,看熱鬧的人群蜂擁而至,熱鬧非凡。蘇州傳統的風味小吃桂花小圓子、糖粥、糖芋艿、梅花糕、豆腐花,使民眾大飽口福。吹糖人、搖棉花糖、竹蜻蜓、風箏、泥娃娃等小攤位,更是吸引了無數天真活潑的孩童。因此,古韻今風的胥門依然是人們觀花賞景、懷古怡情的好去處。

  (摘自香港《大公報》 文/程秋生)伍子胥與蘇州古胥門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03: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