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達真堪布:修行者的擇友標準

[複製鏈接]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6-6-11 0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達真堪布:修行者的擇友標準


《佛子行三十七頌》里講: 「遠離惡友佛子行」,遠離惡友很重要。跟惡友在一起,就容易造惡業。要麼殺生、偷盜、邪淫,要麼說離間語、妄語、惡語、綺語,要麼生貪心、嗔心、害心、邪見。有些人原本是很清凈的,後來跟惡友接觸得頻繁了,經常說佛、上師、同修道友的過患,邪知邪見就變得特別重。如果你有定力就不會受影響,如果沒有定力就要遠離,不要跟他在一起。

與之相反的,是親近善友。跟他在一起時,自己的身口意會變得清凈,變得調柔;跟他在一起,自己會變得很有善根,很慈悲,很有智慧。

怎樣觀察一個人是否是善友呢?首先要觀察這個人的品性,是否正直、穩重、善良。

正直,是無論何時都能換位思考。不是我們開法會時吹的東瑪那樣,一頭粗、一頭細,要求別人的時候一套一套的,落在自己身上一點都不行。對自己是如此的,對別人也是如此的,不能太自私。

穩重,主要指信念堅定,不輕意相信他人。無論是對法,對上師,還是對朋友都不能輕意相信。一個智者肯定會通過智慧觀察,觀察好了,確定了「這個法對了,這個上師對了,我要依止這個上師,我要學這個法」,自己知道這是正確的,就不能再變了。如果變了,就是不穩重的表現。但是如果沒有觀察好或選擇上有一些錯誤,就不能再堅持了。如果繼續下去,會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

善良,指希望他人好。比如他人得到了利益,得到了領導的表揚,拿到了獎金,自己心裡很高興,希望他人能再好一點,有這種心叫善良。

然後,再看這個人的戒律是否清凈。當然,一個凡夫不可能不犯錯誤,不可能不犯戒。但是他特別重視、特別在意自己的戒律,輕易不犯錯,不犯戒,一旦犯了錯,犯了戒,會追悔莫及的。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戒律清凈。重視戒律,非常珍惜福報,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戒律清凈。

最後看智慧,如果有智慧,就能正確地幫助你。

當時佛告訴阿難,一切的成就來自於善知識與善友。什麼叫善友?應該是無論行住坐卧都不離開佛法,不離開善法,互相鼓勵,共同進步。在一起的時候,不應該說綺語,說一些是非。善友之間說的應該都是佛法,交流增長善根的話題。

我們反觀一下,自己和「善友」在一起的時候,都說了些什麼?有些人經常說一些是非,或者世間的輿論,有的說世界上發生的新聞,這都有什麼意義?都已經發生了,對你沒有利與害。有些人甚至還說破壞僧團、染污道場的話題,這都是很嚴重的,這就不是善友,而是惡友了,只能相互傷害,共同墮落。
來源:上師達真堪布博客http://***/u/2000637577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G+: https://plus.google.com/u/0/109241080891964801403/posts
Face 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030749249&fref=t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mgrinKhenpo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0: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