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3年被釣上63次,這條魚心裡有點苦

[複製鏈接]

845

主題

1065

帖子

1953

積分

商務合作夥伴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19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地一笑 發表於 2016-6-7 2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上鉤」

  作者:胡海雲


  在英國,有一條家喻戶曉的鯉魚,她出名的理由不僅是她體型很大,而且在13年間她竟被釣上63次!

  許多釣魚人都有和她合影的照片……

  

  

  

  這條鯉魚在不同年齡段都被人釣起來過。

  

  


  這條魚的名字叫本森(Benson),出生於1984年,是英國最大也是最受人喜愛的鯉魚。由於被釣上來的次數太多,她被稱作「人民的魚」,還曾在2005年被英國《釣魚者郵報》的讀者評為「英國最著名的鯉魚」。 這條雌魚本來是有伴侶的,她的「原配」赫奇斯在1998年寧寧河的洪水中消失了。

  本森生活在英格蘭南安普頓郡外的風信子湖(Bluebell Lakes),這是一片專為釣手提供釣魚活動的湖區。她是這片湖區150條鯉魚中的一個,這裡的宗旨是「為魚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托尼·布里奇富特(Tony·Bridgefoot)是風信子湖和本森的所有者。

  

  整片釣魚湖區地圖,左上角為風信子湖Bluebell Lake。

  本森如此出名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她「太好釣了」!自1998年第一次被釣上開始,她在13年中被63次釣上,本森因此成為了英國家喻戶曉的鯉魚明星。

  只要購買日票,你就可以在風信子湖釣一整天魚。這也正是為何本森被釣上這麼多次的原因,任何一個買了票的人,都可以來一試身手,看看能不能碰上這位明星。因為「中槍」的次數太多了,有時候本森會變得不可預測。 曾有一段時間,本森在每個周一的早晨都會被釣到,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六個星期。於是在接下來的一整年中,她都消失了……

  

  本森體型的巔峰是在2006年,那時她重達29公斤。(評論區不少老師質疑此圖中的鯉魚為何無鱗,是否為同一條,更有專家指出圖中鯉魚為鏡鯉。此圖來源於英國每日郵報,我正在跟他們求證,得到確認后,會第一時間跟大家分享。郵報原圖片新聞報道確指此魚為文中主角本森。感謝指正。)

  有太多的人愛本森,想要和她合影,很多釣手把釣上本森當做一種榮譽——因為通常魚是沒有名字的,但是本森不一樣。由於她太知名了,釣手們都認識她,他們把她當做朋友。

  但是,這樣頻繁的打擾也招致一些批評。有些釣手認為人類不應該因為自己的喜愛而去反覆攪亂一條魚的生活;還有的釣手覺得本森是屬於所有人的,這讓他們感覺自己不再特別。這些爭議在本森死亡后達到一個頂峰。

  2009年4月的一個早晨,主人托尼在靠近岸邊的湖面發現了本森的屍體。不幸的是,托尼還在岸邊的地上發現很多沒有經過加工的油莎豆(tigernuts),這是一種專釣鯉魚的魚餌,但如果它沒有經過烹飪,對鯉魚是有毒的。托尼認為是有粗心大意的釣手害死了本森,大家最喜愛的鯉魚被毒死很快就被媒體大肆宣揚。托尼作為水域的管理者也遭受了很多批評,許多人認為正是他把本森作為一種賺錢的手段讓人們去釣她,才導致了她的死亡……

  

  油莎豆,也被稱作老虎堅果。

  但很快,本森的死因就被查明。托尼請來了動物標本製作師巴里來檢查本森的死因,巴里並未在她的體內發現有毒物質。最後經檢查證明,本森是在產卵時因感染併發症而死亡的。最終,本森被做成了標本保存起來。

  儘管本森的死因造成了一場鬧劇,卻並沒有阻止英國人民表達對這條「人民的魚」的懷念。本森死亡的新聞甚至登上了倫敦《時代》報刊的頭條和《經濟學人》這樣全球聞名的刊物。

  

  本森去世當天,英國《泰晤士》報刊頭條。

  很多釣魚愛好者和媒體來到風信子湖來表達對本森的哀思,這個小地方從來沒有如此熱鬧過。本森的主人托尼無疑最受媒體的關注,於他來說本森不僅僅是一條有名的魚,這個吉祥物還給托尼帶來了每年兩萬磅的收入。針對那些關於賣票讓人們來釣魚的指責,托尼是這樣回答的:

  「本森對我來說就像一名家庭成員一樣,我非常榮幸能夠擁有她。她給漁業所帶來的收益是難以想象的,本森對我來說不僅僅代表著每年兩萬磅的收入,她是一筆無與倫比的財富。我每天都為人們提供釣大魚的機會,如果人們付了錢並且遵守規則,他們就可以在這裡釣魚。本森的出現帶來了一場革命,人們想要去釣她,想要感受這份激動,我為他們提供這個機會。」

  

  本森的主人托尼·布里奇富特。

  如果沒有托尼在風信子湖所提供的釣魚服務,也許人們永遠都不會認識本森,她就只是一條生活在平靜中的大鯉魚。正是有了接觸她的機會,才使得本森有了這麼大的名氣,釣手慕名而來想要和她親密接觸。這可真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本森曾生活的風信子湖。

  無論怎樣,本森在她25年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為釣手們帶來過太多的驚喜和歡樂。當她故去之後,我們能做的,也許只有緬懷她而已……
說的好啊!我在倍可親論壇打滾這麼多年,所謂閱人無數,就算沒有見過豬走路,也總明白豬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樓主的氣勢,我就覺得樓主同在社區里灌水的那幫小混蛋有著本質的差別,那憂鬱的語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6 12: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