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特斯拉、谷歌最怕的對手竟然是……

[複製鏈接]

845

主題

1065

帖子

1953

積分

商務合作夥伴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19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地一笑 發表於 2016-6-7 0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7歲破解iPhone,21歲攻陷索尼PS3;現在,他是埃隆·馬斯克最可怕的對手。

  黑客往事

  許多年後,當喬治·霍茲(George Hotz)回首往事,一定會把2007年作為自己傳奇人生的起點。

  那年暑假,他成了破解iPhone的第一人。

  一個17歲的高中生黑客,從此震驚世界。

  

  當年還是小鮮肉一枚

  2007年,第一代iphone面世,當時蘋果和AT&T簽了5年的獨家運營協議,簡稱:鎖網。

  AT&T是世界電信巨頭,當時美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喬布斯和它簽獨家,顯然是出於戰略上的合(wu)作(nai)。

  放在國內就相當於,買了台手機卻只能用移動的SIM卡,插電信、聯通的卡就沒信號。

  要是能解鎖iPhone,變成全網通該多好!

  當無數黑客為此絞盡腦汁之時,喬治小哥鑽研了500多小時破解iPhone,終於第一個解鎖成功!

  

  認真工作的小喬治

  他用一把螺絲刀和吉他撥片,撬開了iPhone,找到了基帶處理器——這個晶元決定了iPhone只能在AT&T的網路下工作。

  喬治在基帶處理器上焊了一條線,用外接信號擾亂編碼,這台iPhone就此淪陷了。

  第二天,小哥得意地在Youtube上炫耀了自己的成果,包括破解iPhone的完整視頻教程——沒錯,就是在他爸媽的廚房裡拍的。

  

  第一台「越獄」蘋果

  這段全球首台破解版iPhone的視頻點擊超過200萬,小哥也因此一舉成名,被譽為敢和喬布斯叫板的神奇小子。

  小哥將解鎖的iPhone手機放在eBay上拍賣,因為有人惡意拍賣,將價格炒到了一億美元流拍。

  但後來Certicell公司的老總,還是用一輛日產350Z跑車(當年相當於58萬RMB)以及3部正版iPhone,從Hotz手中換到了這部破解的iPhone。

  

  350Z跑車易主

  Hotz的外號『Geohot』,也從此聲名鵲起。

  之後的採訪里,有人問他,當時蘋果的股價上漲有木有他的一份功勞。

  他說,如果iPhone能做成全網通的話,更多人會願意去買。他還表示很想和喬布斯面談一下。

  可惜我們從來就沒有等到兩位天才的華山論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蘋果既沒有追究責任殺雞儆猴,也沒有發表聲明稱iPhone是臨時工造的,一直保持著異常的沉默。

  喬布斯被問及解鎖的事更是豁達,說這就像永遠的貓捉老鼠的遊戲,他們想方設法地破解,我們就想方設法地阻止他們,你來我往的也沒啥不好。

  

  2007年喬布斯發布第一代iPhone

  其實暗地裡,喬布斯的好基友沃茲Steve Wozniak,還向小喬治發了郵件以示慶賀。沃茲表示非常理解霍茲的心情,而且認為不應該把此類技術宅當做罪犯。

  對於某些不明真相的觀眾,我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喬布斯的暗黑史:

  沃茲和喬布斯在上高中時也干過「黑客」。

  1971年,他們破解了電話網路,造出了可以在全美國免費打國內電話甚至國際長途的 「藍盒子」。

  喬布斯負責採購價值40美元的元件,沃茲負責生產組裝,接著兩個人就在伯克利的學生中間推銷藍盒子,售價150美元——直到被FBI查禁。

  

  

  喬布斯和沃茲在調試藍盒子

  我們只能猜測,當喬布斯看到喬治破解了他的iPhone,當沃茲看到霍茲和自己的高中時代同樣愛惹是生非,是一種什麼樣的惺惺相惜?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灘上。

  索尼剋星

  在隨後的幾年裡,喬治小哥陸續推出新的iPhone越獄和解鎖程序。終於在2010年,小哥宣布放棄繼續解鎖iPhone。他在個人主頁發了一條聲明。

  

  「我知道很多人說依賴於我的工作,事實上我已經研發了很多優秀的工具和資源,這讓其他人可以繼續。我對我最近幾個月的行為表示抱歉,但是請你們理解,我的生活不可能只繞著iPhone轉。這也只是我的一個愛好,而現在我需要去做更多的事情。現在我們這個領域有很多人,請關注下他們。短期內我不打算髮布任何東西。謝謝你們。」

  小哥放棄繼續破解iPhone的真正原因不得而知。

  但他很快又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索尼堪稱牢不可破的PS3,面世三年從未被破解。

  跟所有愛出風頭的少年一樣,他又一次在網上公布了破解消息,導致索尼緊急發布了系統補丁。但霍茲又繼續破解了升級版的PS3,並掌握了PS3中的根密鑰(Root Key),還把PS3的最終越獄教程發到了網上。

  

說的好啊!我在倍可親論壇打滾這麼多年,所謂閱人無數,就算沒有見過豬走路,也總明白豬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樓主的氣勢,我就覺得樓主同在社區里灌水的那幫小混蛋有著本質的差別,那憂鬱的語調,..........

845

主題

1065

帖子

1953

積分

商務合作夥伴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1953
沙發
 樓主| 天地一笑 發表於 2016-6-7 06:07 | 只看該作者
  不過這一次,索尼可沒有蘋果的技術宅情懷……

  2011年1月,索尼以侵犯版權及電腦詐騙條例的罪名將喬治·霍茲告上了法庭。法院支持了索尼的控訴,判決霍茲不得再對索尼的產品進行破解或是傳播破解信息,同時索尼還有權監控霍茲在Paypal的賬戶。

  更重要的是,索尼有權獲得越獄視頻觀看者與下載者的IP地址,這一點引起了眾怒。

  這一年鬧得沸沸揚揚,小哥的光輝事迹也吸引了無數的粉絲和看客。尤其是,索尼對霍茲的窮追猛打引起了黑客組織Anonymous的注意。

  

  得罪了黑過中情局、PayPal、全球最強大的黑客組織,這一次索尼真的攤上大事了。

  霍茲恐怕也沒想到,因為破解PS3,自己竟成了第N次網路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我們是匿名者,我們是軍團;

  我們不寬恕,我們不遺忘。期待我們  

  2011年4月4日,Anonymous宣布,索尼將為它的行為付出代價,隨後就黑掉了SONY和Playstation官網,隨後索尼在線視頻的1億用戶的個人資料被盜。

  Playstation Network服務被迫關停近一個月,造成1.71億美元損失,連關聯品牌任天堂、世嘉都沒能倖免。

  Anonymous中的極端分子甚至成立了一個反索尼組織——SonyRecon,在網上發布索尼高管的私人電話號碼及家庭住址等信息,組織號召抗議者對索尼工作人員進行人肉騷擾。

  這一仗,索尼大法慘敗。

  霍茲表示了對於Anonymous行為的反對。

  不過正是在Anonymous的壓力下,索尼和霍茲在1個月內達成了和解。索尼不再追究責任,賠款也不要了,條件是他以後再也不破解任何索尼和PS相關產品。

  金盆洗手?

  黑客事件之後,獨孤求敗的喬治小哥選擇了退隱,表示不再發表破解信息,但他仍舊認為:

  「黑客只是一群有著電腦技術的人,而技術是無罪的。」

  退隱江湖的日子裡,他依舊參加一些安全大賽,發布小工具,找些漏洞,順便賺點零花錢,比如:

  發布首款iPhone 3GS的越獄軟體「紫雨(Purplera1n);

  發布萬能Android root工具towelroot,下載量超5000萬;

  參加Pwnium,現場破解Chromebook贏回15萬美金;

  在Pwn2Own上查找Firefox瀏覽器漏洞獲獎5萬美金;

  以一人之力參加韓國一項四人團隊安全比賽,狂攬3萬美元。

  這個過程中喬治·霍茲也開始嘗試一些「正常」的工作,遍歷矽谷頂尖的科技公司:

  在Google實習5個月,在SpaceX四個月,然後又在Facebook工作8個月。

  只不過,這些羨煞旁人的Offer都沒能帶給喬治多少成就感,反倒因見太多天才被驅使著做一些無意義的瑣事而心生倦怠。

  歷經世事,最後只剩下失落和不甘。

  在Google,他發現高級研發人員常常被指派去做無聊的小事,比如網站的瀏覽器兼容性問題。

  在Facebook,人工智慧技術天才齊聚一堂,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吸引用戶點擊廣告:

  「我看到Facebook在AI領域的作為,機器學習技術竟然只是吸引用戶流量的工具,簡直大材小用!」

  最後他來到卡內基梅隆大學讀博,做AI和深度學習方向的研究。

  「我上了兩個學期,最難的課程也獲得了4.0的績點。我見過每日奮筆疾書的碩士生,辛苦勞累就為了有一天能在Google多賺點錢。對於大學的現狀,我著實被震驚了。」

  現在的天才少年怎麼全都成了這樣?

  於是他繼續尋找他中意的事業——直到他盯上了Google和特斯拉都在全力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Self-driving)。

  王者歸來

  在大學把最前沿的人工智慧技術吃透之後,他決定重回矽谷。

  2015年1月, 霍茲來到一個人工智慧的初創公司,那裡,他第一次從學術,走入人工智慧的實戰領域。不過因為無法施展抱負,6個月後,他決定離職。

  正巧有一個朋友,把他引薦給了特斯拉和SpaceX的霸道總裁:埃隆·馬斯克。

  

  傳奇人物埃隆·馬斯克

  兩人約在加利福尼亞的Tesla工廠見面,起初相談甚歡,討論AI技術的利弊。不久他們開始商討合作,馬斯克希望他幫助Tesla研發無人駕駛技術。

  馬斯克說,只要霍茲在測試中贏了特斯拉汽車中的Mobileye無人駕駛技術,他就提供一份優厚的待遇。

  但是霍茲最終拒絕了,他認為馬斯克誠意不足,游移不定,總是修改各種條款。

  在他們最後的郵件里,馬斯克寫道:

  「我覺得你真該來Tesla工作,一旦Tesla和Mobileye解約,我們倆就能進行更長期的合作,干一番大事業。」

  霍茲:

  「謝謝你的Offer,但是我曾經說過我不是單純地找一份打工的差事。等我研發的系統把Mobileye幹掉,下一個碾壓的就是你。」

  馬斯克:「OK…」

  談(che)判(dan)結束。現在你對我愛理不理,將來我讓你高攀不起!

  5個月後……

  再一次,改變世界

  2015年12月,感恩節前幾天,26歲的George Hotz邀請彭博商業周刊的記者Ashlee Vance到他在舊金山的家裡看看他花了一個月造出來的大作——無人駕駛汽車。

  

  

  霍茲的改裝車

  聽上去不可思議,但是當Ashlee那天早上去的時候,他的車庫裡的確停了一輛白色的2016款本田Acura ILX,車頂配備激光雷達,後視鏡裝有攝像頭。

  他向Ashlee炫耀了足足20分鐘,看到記者的滿臉質疑后,他知道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走。」話音剛落他就發動了引擎。

  

  在280號州際公路上,喬治開始了試駕。車在自動駕駛模式下以105的時速切入一個S形彎道,順利通過。第二個彎道快結束時,車突然沖向其右側的一輛SUV,但迅速地自動矯正了路線。

  劫後餘生的Ashlee驚魂未定,問Hotz當初第一次試車成功是什麼感受。Hotz卻說:

  「兄弟,你剛剛可是跟我一起見證了呀。」

  

  記者小哥的第一次就這樣給了霍茲……

  自動駕駛汽車可不是什麼容易山寨的玩意。谷歌、特斯拉都研製了好幾年,投入數億美元,目前也還沒到成熟階段;

  現在各大傳統汽車公司也都在憋著勁閉門造車,比如豐田在2015年就宣布將豪擲10億美元,在未來5年全力研發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

  而霍茲的「自駕車」,研發用了4個月,研發成本5萬美元;製造用了不到1個月,拆了6顆手機上的攝像頭,加上現成的電子元器件,硬體成本才1000美元;第一次試駕就敢載活人,還拉著不明就裡的記者兄弟當墊背……

  出格到這種地步的事情,全世界也只有這個喬治·霍茲能做得出。

  奇迹般的,他成功了。當年那個「神奇小子」回來了。又一次,他將註定改變世界。

  

  當年的神奇小子,現在儼然是大叔一枚了

  用低成本的改裝車單挑兩個大神級公司:特斯拉和Google,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第一步:

  喬治干起了老本行,從調試介面黑進了本田車的中控系統,徹底接管了方向盤、油門、剎車;

  第二步:

  他在車頂安裝了一個雷達,車的前後裝了感測器和6顆攝像頭,組成了行車視頻識別設備:兩顆位於後視鏡,一顆位於車尾,左右兩側各一顆,車頂一顆則是大視角的魚眼相機;

  第三步:

  霍茲用了現成的Intel NUC迷你主機作為車載伺服器,外接一個21.5寸的Dell平板電腦作為輸出顯示,又拆了一個遊戲搖桿安在變速桿的位置上,作為自動駕駛系統的啟動開關。

  現在,見證奇迹的時刻來了:霍茲要用2000行代碼,讓這套京東價幾千塊軟妹幣、七拼八湊的「自動駕駛系統」活起來。

  

  霍茲改裝車的內部設備

  2000行代碼是什麼概念?

  現在一輛中級車平均有40到50個獨立的微型處理器驅動系統,需要2000萬行以上的代碼;高級豪華車有近1億行代碼;波音787客機有1500萬行代碼。

  區區2000行代碼能做什麼?

  關鍵在於,霍茲的2000行代碼,並沒有預置任何駕駛技巧、交通法規、行車安全注意事項。這2000行代碼實現的,是一個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工智慧。

  傳統的自動駕駛系統通常會根據情境來設定駕駛的規則,有的代碼用來確定跟隨行車的規則,有的代碼用來確定馬路上突然衝出一隻梅花鹿時如何處置,諸如此類。

  但是霍茲認為:

  「預設規則有致命的缺陷,畢竟現實中有著太多的突發情況和不確定性,預設的規則並不能窮盡所有的可能。

  最好的方式是讓車子學會像人類一樣,綜合處理各種視覺信號,並基於駕駛經驗做出判斷,而不是依靠生搬硬套各種規矩。

  我這套軟體,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任何的規則,然後我帶著它,出門開了10多個小時,讓它觀察我開這10多個小時的行為模式,讓它跟著我學。」

  

  霍茲在訓練他的人工智慧改裝車

  通過圖像識別等深度學習演演算法,霍茲的神經網路系統可以把人類的駕駛經驗變成數據,再把數據變成規則。

  霍茲的自動駕駛系統能開車,並不是因為複雜的程序邏輯,更不是因為有高大上的硬體設備,而僅僅是因為:它能學會人類的開車方式。

  也就是說,你平時的開車風格是什麼樣的,AI的開車風格就會是什麼樣的。試駕時,喬治的自駕車敢以100多公里的時速入彎,可想而知他平時是怎麼開車的……

  走著瞧吧

  喬治·霍茲要做的無人駕駛,可以在高速行駛中實現車道保持、行人探測、碰撞警告等功能,和特斯拉在15年10月發布的7.0 系統中著重改進的自動駕駛功能相似。

  他希望在2016年底之前發布正式產品,像一個薄薄的小盒子一樣,可以方便地裝在任何汽車上,售價可能只有1000美元。

  

  黃綠色為ai推薦路線

  說得更明確一點,他的直接競爭對手是為特斯拉、寶馬、福特、通用等提供駕駛輔助系統的以色列公司——Mobileye。

  喬治的試車視頻登上了Youtube、彭博、福布斯,點擊量瞬間過百萬,媒體嘩然、專家啞然……

  他聽說Tesla因為金門橋上模糊的車道標識遭遇瓶頸,因此他打算錄製順利過橋的視頻,然後大搖大擺的開過洛杉磯405號州際公路,到馬斯克家門口耀武揚威。

  作為自動駕駛領域的重量級玩家,馬斯克收了戰書作何回應呢?

  

  來張Musk帥氣的硬照

  「因為缺乏廣博的工程技術知識,某個人、或某家小公司是不可能開發出能夠被應用到汽車生產中的自動駕駛系統的。」

  「要想開發正確率99%的機器學習系統相對容易,但是要想提高到99.9999%卻比登天還難。需要大量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的路況下經過數百萬英里的測試來檢查錯誤。」

  霍茲的回應言簡意賅:「你過時了。」

  2016年3月,喬治·霍茲成立了無人駕駛技術公司Comma(意為「逗號」),還挖了馬斯克手下大將Riccardo Biasini來做汽車控制系統,立刻拿到了矽谷頂級風險投資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310萬美元,公司估值2000萬美元。

  世界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Delphi、世界最大的顯卡晶元公司NVidia都來找霍茲求合作。

  

  霍茲的公司官網:comma.ai

  英偉達CEO黃仁勛在參觀Comma時,還帶上自家3萬美元的GPU作為禮物:哥們,樣品是一點小意思,你看量產時能用咱家的晶元嗎?

  在霍茲看來,無人駕駛系統不存在100%的正確,也不存在100%的安全。他想要的不是一輛永遠不會吃罰單、永遠不會出事故的車,而是一輛能夠像駕駛者一樣思考、和駕駛者一起合作的車。

  「我不愛錢,我愛的是權力。不是那種掌控別人的權力,而是掌控科技未來命運的力量。我只想知道它是怎麼運作的。」

  以挑戰難題為樂,藐視控制世界的大公司;打破一切規則,只為享受顛覆式創新——這恐怕是連馬斯克們也學不會的黑客精神。

  走著瞧吧。
說的好啊!我在倍可親論壇打滾這麼多年,所謂閱人無數,就算沒有見過豬走路,也總明白豬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樓主的氣勢,我就覺得樓主同在社區里灌水的那幫小混蛋有著本質的差別,那憂鬱的語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1: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