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首個「機器人嬰兒」誕生:通過Wifi「交配生子」

[複製鏈接]

810

主題

1169

帖子

48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8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不爭春 發表於 2016-6-3 2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6-06-03 09:46:00 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

  核心提示:當2個機器人碰面時,它們可以互相交流,自己選擇適合的交配伴侶,通過Wi-Fi發送自己的基因組。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機器人寶寶(網頁截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機器人父母(網頁截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中右側就是機器人父母,左側則是機器人寶寶。圖中可以看到,機器人父母分別是藍色和綠色的,機器人寶寶身上藍、綠色都有。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日報道,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的科學家們創造出新技術,可以讓機器人通過Wi-Fi網路進行「交配」,然後通過3D列印技術產生機器人後代。研究人員認為,這項技術可用於殖民火星。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科學家設立了「機器人嬰兒計劃」,旨在通過類似有性繁殖的過程創造出更智能化、更先進的機器人。這個創意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他們已經證明其可行性。2月份,研究人員將一對機器人父母通過「交配」,誕生了首個「機器人嬰兒」。

  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開發出「讓機器人發生性關係並將DNA傳遞給後代」的方法。這樣做可以讓機器人進化,連續數代傳承后,就可能產生更先進的機器人。

  隨著研究的繼續,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機器人可能更適合被用於對人類存在風險的未知環境中,比如深海礦區甚至其他星球。當2個機器人碰面時,它們可以互相交流,自己選擇適合的交配伴侶,通過Wi-Fi發送自己的基因組。這種有性生殖機制可產生新的基因組,基因組代碼被發送到3D印表機上,然後列印成新的機器人部件進行組裝。

  在1年半的開發過程中,研究人員已經完成了整個生命周期測試。當機器人父母繁殖後代時,它們的功能隨機組合,包括大腦(軟體)以及硬體。參與研究的博士生傑奎琳·海內肯(Jacqueline Heinerman)解釋說:「隨著技術發展,我們將開發出機器人神經網路。這些神經網路可指引它們的行為。」

  自由大學的實驗室中還有專為機器人嬰兒建立的「出生診所」和「育兒室」。出生后,這些小機器人需要經歷學習過程。如果滿足條件,小機器人就可長大成人,繼續繁育下一代。研究人員稱,這標誌著「工業進化」新時代的開始,機器將可以自主操作,並進行繁殖。(楊柳)

810

主題

1169

帖子

48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887
沙發
 樓主| 不爭春 發表於 2016-6-3 21:17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德媒:中企欲購德國機器人製造商 遭德政府暗中阻撓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道 德媒稱,德國聯邦政府正在尋找機器人製造商庫卡公司的歐洲救主——但在德國工業界根本不是每個人都認為此舉很好。有些人說:亞洲人購買我們的企業,那太棒了。

  據德國《南德意志報》6月1日報道,在庫卡這件事情上,聯邦經濟部長西格馬·加布里爾對外讓人看不出什麼端倪。他5月31日上午在柏林說:「必須注意現在不要猛烈批評中國人。」他還說,反正最終必須由股東來決定是否把奧格斯堡的機器人製造商庫卡公司的股份賣給中國家電製造商美的集團。「但如果有來自德國或歐洲的可供股東們選擇的替代性收購要約,我將感到很高興。」

  加布里爾沒有說出口的是:他早就在幕後調查這種替代性收購要約的機會有多大。根據《南德意志報》得到的消息,柏林想打造一個搶先中國人行動的財團。加布里爾說,畢竟庫卡是「自動化和工業4.0領域的重要專業知識擁有者之一」。

  報道稱,自美的集團兩周前以每股115歐元的報價向庫卡提出高價要約以來,加布里爾和聯邦經濟部國務秘書就給歐洲工業企業一一打電話。最先是西門子公司。但這家自己建造整套工廠的慕尼黑企業拒絕了相關提議。它對聯邦經濟部長說,目前對機器人不感興趣。

  現在汽車製造商也在政府打電話的名單上。這個重要的德國工業行業應該幫助尋找一位庫卡投資者。讓很多政界和工業界人士感到擔憂的事情是,德國企業的敏感數據可能會最終落入中國的相關部委。內部人士是這樣警告的。畢竟像庫卡這樣的設備製造商在未來的數字化生產中能獲得敏感數據。如果庫卡屬於中國投資者,這些數據還安全嗎?雖然美的是一家在深圳上市的私營企業,但這家家電製造商顯然有意識地把精力放在數字化製造上。原因是,從大約1年前開始中國就宣傳其「中國製造2025」戰略。那是德國工業4.0的中國對應物。其中一個關鍵的要素是生產數字化和與之相關聯的機器人學。在這方面領先的中國企業可能會得到國家的慷慨補助和訂單。和中國當局的緊密合作是預先確定好的。

  報道稱,但在德國沒人想公開這麼說。德國汽車工業對中國的依賴比對其他任何一個市場的依賴都大。對於庫卡的大股東福伊特公司來說也是如此。這家施瓦本地區工業企業目前擁有庫卡25.1%的股份,因此也擁有可阻止表決的少數權。位於布倫茨河畔海登海姆的福伊特公司除了提醒庫卡總裁蒂爾·羅伊特審查中國要約時不要作出決定外,並沒有提出其他批評。西格馬·加布里爾也是如此。畢竟大約兩周後半個德國內閣將和默克爾總理一起前往北京參加兩國政府磋商。最好在此之前解決庫卡問題——無論如何。

  但聯邦經濟部長沒有從德國工業界得到公開支持。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烏爾里希·格里洛更多的是在警告不要妖魔化外國投資者:「如果中國想在這裡買東西,那是好信號。那表明我們發展很好。」他說,只要對德國企業來說也能同樣容易地收購中國企業就行。

  卡爾·霍伊斯根也說:「對中國人的恐懼一再令我吃驚。」他是專門生產液壓系統部件的中小企業哈威公司的老闆。他積極看待德國企業和中國企業之間的資本交流。「任何投資都使中國進一步走向西方世界。任何投資都推動融合。」他說,有很多例子表明,中國投資者收購或入股德國企業后仍讓德方自由管理。雖然很多中國企業在國內很強大,但技術上還沒有強大到在國外也能獲得成功。霍伊斯根提到了普茨邁斯特公司。這家建築機械生產商從2012年底起就屬於中國企業三一重工。「起初一直有人說三一重工挽救了普茨邁斯特。今天看起來似乎是普茨邁斯特挽救了三一重工,因為後者在中國國內的發展情況不好。」

  霍伊斯根的公司不使用庫卡公司的機器人。「但即便我要使用機器人,也不會因為它們擁有中國股東而拒絕使用。」他說,與其他企業的任何合作都離不開專業知識交流。「但中國人在抄襲方面不比義大利人或美國人更危險。」

  報道稱,目前最直白的講話來自布魯塞爾。歐洲議會議員馬庫斯·費貝爾(基社盟)說,庫卡是「德國工業的明珠」。他呼籲組建一個歐洲機器人製造廠商。他認為,航空領域的空中客車公司可以作為榜樣。這家航空航天企業由德國航空航天公司、法國宇航—馬特拉公司和西班牙飛機製造公司合併而成。費貝爾有一張歐洲機器人聯盟的王牌:讓庫卡和瑞典-瑞士企業ABB公司合併。後者是庫卡在機器人業務方面最重要的競爭對手。費貝爾說:「那將是夢幻組合。」但總部位於蘇黎世的ABB公司對這種猜測不願作評論。

  因此,尋找替代中國美的集團的潛在選手的工作仍在繼續。(編譯/聶立濤)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庫卡機器人

  【延伸閱讀】德媒:中企欲購德國機器人製造商 遭德政府暗中阻撓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道 德媒稱,德國聯邦政府正在尋找機器人製造商庫卡公司的歐洲救主——但在德國工業界根本不是每個人都認為此舉很好。有些人說:亞洲人購買我們的企業,那太棒了。

  據德國《南德意志報》6月1日報道,在庫卡這件事情上,聯邦經濟部長西格馬·加布里爾對外讓人看不出什麼端倪。他5月31日上午在柏林說:「必須注意現在不要猛烈批評中國人。」他還說,反正最終必須由股東來決定是否把奧格斯堡的機器人製造商庫卡公司的股份賣給中國家電製造商美的集團。「但如果有來自德國或歐洲的可供股東們選擇的替代性收購要約,我將感到很高興。」

  加布里爾沒有說出口的是:他早就在幕後調查這種替代性收購要約的機會有多大。根據《南德意志報》得到的消息,柏林想打造一個搶先中國人行動的財團。加布里爾說,畢竟庫卡是「自動化和工業4.0領域的重要專業知識擁有者之一」。

  報道稱,自美的集團兩周前以每股115歐元的報價向庫卡提出高價要約以來,加布里爾和聯邦經濟部國務秘書就給歐洲工業企業一一打電話。最先是西門子公司。但這家自己建造整套工廠的慕尼黑企業拒絕了相關提議。它對聯邦經濟部長說,目前對機器人不感興趣。

  現在汽車製造商也在政府打電話的名單上。這個重要的德國工業行業應該幫助尋找一位庫卡投資者。讓很多政界和工業界人士感到擔憂的事情是,德國企業的敏感數據可能會最終落入中國的相關部委。內部人士是這樣警告的。畢竟像庫卡這樣的設備製造商在未來的數字化生產中能獲得敏感數據。如果庫卡屬於中國投資者,這些數據還安全嗎?雖然美的是一家在深圳上市的私營企業,但這家家電製造商顯然有意識地把精力放在數字化製造上。原因是,從大約1年前開始中國就宣傳其「中國製造2025」戰略。那是德國工業4.0的中國對應物。其中一個關鍵的要素是生產數字化和與之相關聯的機器人學。在這方面領先的中國企業可能會得到國家的慷慨補助和訂單。和中國當局的緊密合作是預先確定好的。

  報道稱,但在德國沒人想公開這麼說。德國汽車工業對中國的依賴比對其他任何一個市場的依賴都大。對於庫卡的大股東福伊特公司來說也是如此。這家施瓦本地區工業企業目前擁有庫卡25.1%的股份,因此也擁有可阻止表決的少數權。位於布倫茨河畔海登海姆的福伊特公司除了提醒庫卡總裁蒂爾·羅伊特審查中國要約時不要作出決定外,並沒有提出其他批評。西格馬·加布里爾也是如此。畢竟大約兩周後半個德國內閣將和默克爾總理一起前往北京參加兩國政府磋商。最好在此之前解決庫卡問題——無論如何。

  但聯邦經濟部長沒有從德國工業界得到公開支持。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烏爾里希·格里洛更多的是在警告不要妖魔化外國投資者:「如果中國想在這裡買東西,那是好信號。那表明我們發展很好。」他說,只要對德國企業來說也能同樣容易地收購中國企業就行。

  卡爾·霍伊斯根也說:「對中國人的恐懼一再令我吃驚。」他是專門生產液壓系統部件的中小企業哈威公司的老闆。他積極看待德國企業和中國企業之間的資本交流。「任何投資都使中國進一步走向西方世界。任何投資都推動融合。」他說,有很多例子表明,中國投資者收購或入股德國企業后仍讓德方自由管理。雖然很多中國企業在國內很強大,但技術上還沒有強大到在國外也能獲得成功。霍伊斯根提到了普茨邁斯特公司。這家建築機械生產商從2012年底起就屬於中國企業三一重工。「起初一直有人說三一重工挽救了普茨邁斯特。今天看起來似乎是普茨邁斯特挽救了三一重工,因為後者在中國國內的發展情況不好。」

  霍伊斯根的公司不使用庫卡公司的機器人。「但即便我要使用機器人,也不會因為它們擁有中國股東而拒絕使用。」他說,與其他企業的任何合作都離不開專業知識交流。「但中國人在抄襲方面不比義大利人或美國人更危險。」

  報道稱,目前最直白的講話來自布魯塞爾。歐洲議會議員馬庫斯·費貝爾(基社盟)說,庫卡是「德國工業的明珠」。他呼籲組建一個歐洲機器人製造廠商。他認為,航空領域的空中客車公司可以作為榜樣。這家航空航天企業由德國航空航天公司、法國宇航—馬特拉公司和西班牙飛機製造公司合併而成。費貝爾有一張歐洲機器人聯盟的王牌:讓庫卡和瑞典-瑞士企業ABB公司合併。後者是庫卡在機器人業務方面最重要的競爭對手。費貝爾說:「那將是夢幻組合。」但總部位於蘇黎世的ABB公司對這種猜測不願作評論。

  因此,尋找替代中國美的集團的潛在選手的工作仍在繼續。(編譯/聶立濤)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庫卡機器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0

主題

1169

帖子

48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887
3
 樓主| 不爭春 發表於 2016-6-3 21:18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科學家研發人工神經系統 教機器人感知疼

  (原標題:科學家研發人工神經系統 教機器人感知疼痛)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機器人。

  據外媒報道,德國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人工神經系統,來教機器人感知疼痛。據稱,這個系統不但能讓機器人對潛在的危險迅速做出反應,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也能保護與機器人一起工作的人類同伴。

  研究人員計劃以「對人類痛感研究成果」為基礎,研發出一個機器人的神經系統。為了測試這個系統,研究人員在機器人手臂上安裝了一個類似手指的感測器,可以探測壓力和溫度。

  德國漢諾威萊布尼茲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他們研發的這個系統可以讓機器人「探測並分辨出意外出現的物體和干擾,分析出可能對其造成的危害,並做出適當的反應」。

  正如人類神經元能夠傳遞痛感,人工神經系統也能傳遞疼痛信息,機器人將其分為輕度,中度或重度疼痛。

  研究員庫恩受訪時說:「疼痛是我們生命的保護機制。當我們離開疼痛來源時,可以使我們免受傷害。」

  英國劍橋大學機器人專家飯田郁彌教授則指出,機器人能感知各種刺激,這一點非常重要。

  他說:「讓機器人學習是最大的挑戰之一,但是這一點極為重要,因為這能使他們變得更加聰明。」

  他還說:「學習是一個反覆試驗,不斷摸索的過程。一個兒童摔倒時會產生疼痛,這樣就能學會今後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

  (2016-06-01 09:14:3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