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羅塞塔」在彗星上發現「生命基石」

[複製鏈接]

810

主題

1169

帖子

48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8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不爭春 發表於 2016-6-2 2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羅塞塔」在彗星上發現「生命基石」2016-05-31 10:04:01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

  據新華社巴黎5月29日電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麼來的?有一種理論認為是彗星帶來的。歐洲「羅塞塔」彗星探測器為此提供了新的支持證據,它發現,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上存在氨基酸等物質,它們被認為是生命形成的基石。

  歐洲航天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上報告說,「羅塞塔」發現,「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周圍稀薄的氣體中存在甘氨酸和磷元素。甘氨酸是一種氨基酸,而氨基酸在生命體中發揮重要作用,被認為是「生命基石」。磷元素也廣泛存在於脫氧核糖核酸(DNA)和細胞膜等處,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此前,美國航天局的「星塵號」探測器曾穿越「懷爾德2」彗星的彗尾,有跡象顯示其中存在甘氨酸。但由於「星塵號」是返回式探測器,其採集的樣本可能在回到地球穿越大氣層時受到污染,一些科研人員對此持懷疑態度。

  對於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有一種理論認為,是墜落到地球上的彗星帶來了一些「生命基石」,這些物質在地球原始環境中互相作用,最終產生了生命。

  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探測器2004年升空,是首個在彗星上軟著陸的人造探測器。雖然「菲萊」已經失去聯繫,但「羅塞塔」仍在繞彗星的軌道上運行。

  「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誕生於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初期。與地球上地質變化頻繁不同,彗星內部變化較少,因而好似一個在太空中飛行的「冰箱」,可能保存著最原始的物質。


  [責任編輯:孫宗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2: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