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媒:中國科研論文數量全球第二 正成為科學大國

[複製鏈接]

781

主題

1119

帖子

517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紅遍大地 發表於 2016-6-2 2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俄媒:中國科研論文數量全球第二 正成為科學大國2016-06-02 00:11:02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張程

  核心提示:《自然》雜誌數據顯示,中國科學院在世界優秀科研機構排行榜中排名第一,超過了哈佛大學和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中科院還被稱為化學和物理研究領域的世界領導者。

  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道 俄媒稱,《自然》雜誌新的排行數據顯示,中國在化學、物理領域排名世界第二,在環保領域科學發展方面排名第三。

  據俄羅斯衛星網6月1日報道,中國目前的科研論文發表數量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自然》雜誌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5年間中國的科研論文發表數量增加了一倍,其他排名前十的國家都沒有這樣的增速。

  《自然》雜誌數據顯示,中國科學院在世界優秀科研機構排行榜中排名第一,超過了哈佛大學和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中科院還被稱為化學和物理研究領域的世界領導者。

  根據雜誌的排名,德國(第3)、英國(第4)和日本(第5)入圍了世界五大科學領域領先國家。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2013年1月24日,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的一名研究人員在進行實驗操作

781

主題

1119

帖子

517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74
沙發
 樓主| 紅遍大地 發表於 2016-6-2 23:19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中國科學院與戴爾開拓智能科技研發新領域

  中新社貴陽5月26日電 (記者 張素)繼2015年中國科學院與戴爾公司合建「人工智慧與先進計算聯合實驗室」之後,雙方達成新合作:正式啟動「企業級深度學習計算與服務平台」的研發與建設。

  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正在貴陽舉行。記者26日獲悉,戴爾公司擬進一步融入中國IT生態系統,其中一項舉措就是加強與中國科研機構的合作。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所長徐波對此表示,人工智慧的技術和理論在不斷成熟,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已成為IT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之一。

  「中科院構建了人工智慧的生態系統,包含了理論創新、核心科技、以及技術到應用的轉化,並且在近年取得一系列突破。」徐波說,戴爾作為全球領先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為中科院的研發提供了先進計算平台。

  2015年11月,雙方共建聯合實驗室揭牌。該實驗室關注人工智慧及面向腦信息處理領域的新型計算架構研究與應用,推進國家在該前沿科學領域的突破創新。

  「聯合實驗室運作得非常好,戴爾與中科院一起搭建了深度學習平台,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將把新的技術、新的演演算法應用到企業。」戴爾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對中新社記者說。

  在本次數博會的戴爾展台上,就有來自中科院的科研人員展示最新研究。一位科研人員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通過與企業合作,既能節省硬體成本,又可了解市場需求,讓「束之高閣」的技術儘快轉化出來。(完)

  (2016-05-26 19:03:0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

主題

1119

帖子

517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74
3
 樓主| 紅遍大地 發表於 2016-6-2 23:21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中國科學家揭示寨卡病毒解旋酶晶體結構

  中新社天津5月25日電 (張道正 靳瑩 田宏亮)記者25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海濤帶領的科研團隊解析了寨卡病毒解旋酶1.8?(埃)高解析度晶體結構,有望開發出治療寨卡病毒的特效藥物。

  寨卡熱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種蚊媒傳染病,癥狀與登革熱相似,包括發熱、紅疹、頭痛、關節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膿性結膜炎等。有證據表明,寨卡病毒感染還與胎兒和新生兒小頭畸形和一些嚴重的神經系統併發症有關。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寨卡病毒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已有33個國家報告有寨卡病毒傳播。然而,目前尚沒有針對該病毒感染的疫苗和有效的治療手段。

  解旋酶是設計抗病毒藥物的重要靶點。在病毒增殖過程中,解旋酶幾乎是所有病毒複製所必須的蛋白。而寨卡病毒解旋酶能通過水解三磷酸核苷獲取能量,解開病毒的核酸鏈。這是寨卡病毒複製的一個基本步驟。

  天津大學研究人員稱,把寨卡病毒解旋酶的特定活性位點作為關鍵靶點,有望阻止病毒複製和預防病毒感染,從而為開發抑制病毒複製和控制寨卡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抑製劑打下了基礎。

  據介紹,楊海濤團隊解析的寨卡病毒解旋酶晶體結構,解析度達到1.8?(埃)。這一高解析度結構揭示了水解三磷酸核苷的關鍵區域,以及容納RNA的正電荷通道,為寨卡病毒藥物研發提供一個精確的模型。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Protein&Cell(《蛋白質與細胞》)雜誌上。(完)

  (2016-05-25 12:42:0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

主題

1119

帖子

517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74
4
 樓主| 紅遍大地 發表於 2016-6-2 23:22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中國科學家從傳統中草藥中發掘抗癌「密碼」

  中新社昆明5月23日電 (記者 馬騫)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23日透露,該所科學家建立了一個抗腫瘤藥物預測平台,新近鑒別出數十種具有潛在抗癌活性的藥用植物,並以此構建了抗癌植物和上市抗癌藥物的連接網路。

  如今,癌症已成為全球範圍內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最常見和有效的癌症治療手段有手術治療、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但這些治療手段都存在這許多限制和缺點。

  在多個國家,藥用植物是癌症治療的一個常見替代療法。中國傳統中藥資料庫記錄了超過2000種藥用植物,這些藥用植物被用於治療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已經有近千年歷史。許多藥用植物來源的化合物已經應用於西醫,治療多種癌症。但是,傳統中草藥中只有小部分的藥用植物被充分系統地研究過。由於需要利用實驗來篩選一個巨大的化合物庫,系統地發掘和評估所有傳統中草藥植物的抗癌症潛力是一個昂貴而有耗時的過程。

  針對這一現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黃京飛課題組首先建立了一個抗腫瘤藥物預測平台,然後基於該平台開發了新的預測腫瘤靶標的方法並成功預測了新的肺癌靶標。新近,課題組又利用該平台和預測方法對傳統中草藥資料庫中的所有藥用植物及其化合物的抗癌潛力進行了系統的評估和發掘。

  「我們從中預測出5278個抗癌化合物,其中前346個化合物在60個細胞系測試實驗中表現出超強的抗癌活性。進一步的分析表明有3952個化合物和已經上市的抗癌藥物具有高度的結構相似性,基於此,我們利用活性富集方法鑒別出57種具有潛在抗癌活性的藥用植物。」黃京飛稱,這極大地拓寬了抗癌藥物的篩選範圍,最後構建了抗癌植物和上市抗癌藥物的連接網路。「該網路凸顯了這些植物對抗癌藥物研發的支持作用,並提示這些植物具有不同的抗癌分子機制。研究預測出來的大量抗癌化合物和多種抗癌植物為抗癌藥物研發提供了一個有吸引力的起點和廣闊的範圍。」

  該研究已於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ScientificReports上。(完)

  (2016-05-23 20:26:0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

主題

1119

帖子

517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74
5
 樓主| 紅遍大地 發表於 2016-6-2 23:23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中國科學院大學舉行科學與藝術深度對話會

  中新網北京5月21日電 (張楠 馬海燕)科學與藝術深度對話會21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舉行。近500國科大學子近距離現場聆聽大師演奏,引發了理工科學子們對藝術的熱情追捧。

  美國休斯頓大學音樂學院鋼琴部主任南茜·威姆斯、美國朱莉婭音樂學院鋼琴教授馬蒂·瑞卡力歐,美國著名中小學生鋼琴教師約翰·魏姆斯,2014年美國總統學獎得主、華裔少年潘暉諾和母親潘若莎共同給學生們帶來鋼琴演奏。他們還與中國科學家和教育家共同探討中外藝術教育模式,科學與藝術的融合以及藝術教育對個人成長與發展的影響等。

  國科大教師陳碧荷與潘暉諾還一同表演了琵琶鋼琴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現場還邀請國科大的學生音樂愛好者走上舞台,接受大師的藝術指導。

  18歲的華裔少年潘暉諾2歲開始閱讀,3歲已達到6年級閱讀理解標準,此後連續三次跳級。2014年,16歲的潘暉諾獲得全美高中生最高榮譽總統獎,被哈佛大學錄取,主修神經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學,同時被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錄取攻讀鋼琴表演碩士學位。潘暉諾認為,學業和音樂要同時兼顧,他常常在飛機上寫作業,一天只睡幾個小時,不過他並不覺得苦。

  潘若莎表示,有藝術滋養的人生,才是豐富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希望藝術給中國科技工作者更多樂趣。

  當天國科大的活動是2016國際藝智教育大師中國行活動首站,活動還將在三個城市舉行。主辦方表示,之所以選擇在國科大舉行,是因為這裡是以研究生培養為主的理工科大學,在校研究生4.45萬名,被稱為「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完)

  (2016-05-21 22:54:0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2: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