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哈利波特的出版商為什麼能轉型如此成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6-2 0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布魯姆斯伯里是英國知名獨立出版商之一,「哈利·波特」系列的成功大大加速了其發展,並助力布魯姆斯伯里向專業及學術出版領域拓展,實現了從大眾出版到綜合出版的轉型。倫敦書展期間,我們採訪了布魯姆斯伯里執行總監理查德·查金,聆聽了一個資深出版人的成長曆程及其帶領布魯姆斯伯里成功轉型的經歷。

  

  布魯姆斯伯里英國執行總監、國際出版商協會主席 理查德·查金

  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創立於1986年,是英國大眾出版領域知名的獨立出版社,總部位於倫敦,在紐約、悉尼和新德里設有分公司。雖然在實力上還難與阿歇特、企鵝蘭登書屋英國及哈珀柯林斯等公司匹敵,但「哈利·波特」系列圖書的成功出版讓布魯姆斯伯里實現了飛速發展,並在行業內聲名大噪。

  5月中旬,布魯姆斯伯里剛剛發布了新一財年的財報,在2014年12月成功收編出版公司Osprey Publishing后,公司整體營收增長至1.237億英鎊,漲幅達11%,稅前利潤1300萬英鎊,上升8個百分點。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童書和教育出版部門,營收大幅上漲57%,達4180萬英鎊,部分原因在於《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繪本版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帶動哈利·波特系列圖書銷售增長133%。

  與此同時,布魯姆斯伯里發布了2020年發展戰略,將目標瞄準了市值34億英鎊的大學圖書館市場,在定位上做出了重大轉變,把自己「從一家大眾出版商重新定位為B2B數字出版商」,著力提升學術和專業數字出版營收。不過,布魯姆斯伯里不會完全放棄大眾出版,「成人和兒童圖書市場仍然是其版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細分客戶,提升公司系統和結構效率,輔助數字化擴張,布魯姆斯伯里業務將分為兩大板塊:消費類及非消費類。消費出版部門將由童書和成人出版業務合併而來,由現任童書和教育出版部門總經理愛瑪·霍普金管理;其餘所有業務合為非消費出版部,由現任學術和專業出版部總經理喬納森·格拉斯普爾牽頭,並直接向執行總監理查德·查金彙報。

  查金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先後曾在培格曼出版社(Pergamon Press)、牛津大學出版社、勵德·愛思唯爾、Current科學出版集團、麥克米倫擔任管理職位。2007年他加入布魯姆斯伯里,擔任執行總監一職,主管非消費出版部門及印度等戰略發展區域的業務。此外,查金還曾是英國出版商協會主席,2015年當選為國際出版商協會(IPA)主席。倫敦書展期間,我們採訪了布魯姆斯伯里執行總監理查德·查金,聆聽了一個資深出版人的成長曆程及其帶領布魯姆斯伯里成功轉型的經歷。

  1向綜合化轉型,挖掘更多盈利點

  其他出版社的定位是科技、大眾或法律等單一類型的出版社,但我們希望把自身打造成一家綜合出版社。至少是英語出版界中,我們是唯一進行這種轉型的出版社。

  百道網:布魯姆斯伯里的轉型非常成功,您做了哪些工作?

  理查德·查金:「哈利·波特」系列大獲成功,連我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感謝「哈利·波特」系列和作者J.K.羅琳。這個系列給我們帶來了充足的現金流,也讓我們可以開始尋找下一個暢銷作家。但在此之外,我們也在努力開發別的盈利點。現在我們正在進入學術和專業出版領域,這些出版業務將給我們帶來穩定的收入,更充足的現金流,市場風險更低。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會繼續提升品牌價值,這在轉型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無論做什麼,提升出版社品牌價值都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

  目前我們是出版業,至少是英語出版界中,唯一進行這種轉型的出版社。其他出版社的定位是科技出版社、大眾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單一類型的出版社,但我們希望打造成綜合出版社。這樣做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出版價值鏈中80%的部分是相同的,不管是做大眾出版、專業出版還是學術出版,在印製、分銷、跟亞馬遜的關係維護等方面都是相同的;二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模式,吸引各領域更多優秀的作者,尤其在學術出版領域,作者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作者可以帶來許多優質的書稿,也會在相關領域產生影響。我們已經有了J.K.羅琳這個成功的先例,對其他作者包括學術圖書的作者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因為每個人都會想,也許下一個J.K.羅琳就是我。

  現在我們已經出版了一些比較暢銷的學術圖書,也在跟一些學術圖書出版商接觸,可能會考慮併購。併購公司並不是難事,只要你有足夠的資金,但找到合適的公司非常重要。我們已經併購的一些公司從規模上來看都不算大,併購之後我們做了很多重組的工作,這是很艱苦的過程。相對來說,併購一家大公司的話會簡單得多。

  百道網:您此前在牛津大學出版社、愛思唯爾、麥克米倫等公司任職過,這些經歷對您現在的工作是否有幫助,您認為這些公司各自有什麼特色?

  理查德·查金:之前的工作經歷讓我了解了很多公司的運行情況,也認識了很多人,這對我現在的工作都很有幫助。這些公司分屬不同板塊,有很多不同之處。

  首先,他們的所有權各不相同。牛津大學出版社屬於牛津大學,愛思唯爾是一家上市公司,麥克米倫是私人所有的。

  其次,他們的企業文化不同。牛津大學出版社歷史悠久,員工們能充分理解出版社的價值觀,他們非常清楚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定位和價值,在這方面不需要再進行培訓;愛思唯爾的圖書業務進行過多項併購,各家公司的企業文化都不一樣,所以建立統一的企業文化對他們來說是並不容易;麥克米倫也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公司,但現在情況有所改變,一部分業務與施普林格合作后,麥克米倫也面臨著統一企業文化的問題。

  我認為,大眾出版、教育出版和學術出版各有不同。大眾出版是出版業務的基礎,能比較快地獲得回報,而教育出版需要進行投入,現在投入也許未來才能獲得收益,學術出版也比較相似。在這三個出版領域中的人也不一樣。如果你是做學術出版的,你就會跟作者和讀者建立比較緊密的聯繫,作者通常也是相關領域的讀者。而大眾出版領域卻對讀者幾乎一無所知。

  2一個出版人的成長:要有更為開放、長遠的眼光

  查金說,因為年輕,所以有很多機會犯錯;因為從全球共通的醫學圖書領域起步,讓他有了更開放的眼光。

  百道網:你認為是哪些因素使你成為一名成功的出版人?

  理查德·查金:許多年前,我在牛津大學出版社擔任醫學編輯,每年會去日本銷售英文圖書,主要是跟日本的醫學圖書批發商打交道。每次去日本的時候,我都會去拜訪一位日語醫學圖書出版商,當時我才28歲,他已經很老了。他每次都會買一些醫學書的翻譯版權,從後來的銷售報告來看,這些書賣得並不太好,但他一直在買翻譯版權。當我們彼此熟悉成為朋友之後,我問他,成為成功的日語醫學圖書出版商的秘訣是什麼?他說,只有一個秘訣,就是不要印太多書。

  我在大學學習的是自然科學,從那個時候就知道,要成為一名科學家,必須要有數學做基礎。而當我進入出版業,我發現大多數人在閱讀、文學等方面比較擅長,在數學方面卻知之甚少。有了比較好的數學基礎,開展所有其他工作就會覺得比較容易。

  我很幸運,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小的家族企業,在倫敦中心的一棟樓里,大約有一百多人,除了出版,這家公司還有倉儲、印製等業務。當時我是科學圖書的編輯,對科學圖書感興趣的人不多,更多的人關注的是文學圖書。為了讓我的書賣得更好,我要自己寫宣傳文案,自己做很多事,那段經歷讓我成長很快。我也很幸運遇到了好的老闆。

  我在牛津大學出版社開始做醫學圖書編輯,當時正是醫學圖書的起步期,我很幸運趕上了好的機遇。在我很年輕的時候,我就開始承擔很多重任,因為年輕,我有很多機會犯錯。

  還有一點,因為我是做醫學圖書的,醫學圖書是全球共通的領域,而不僅局限於一個國家,也因此讓我有了更開放的眼光。

  百道網:提到專業和學術出版,鑒於現在布魯姆斯伯里也開始涉足,請您談談對大學出版社現狀的認識。

  理查德·查金: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英國的大學出版社有三四十家,美國有大約100家大學出版社。但全世界最成功、最著名的兩所大學出版社都在英國,一個是牛津大學出版社,一個是劍橋大學出版社。美國也有一些大學出版社做得很成功,但他們仍然需要更多的時間證明自己的實力。

  為什麼英國的大學出版社能夠如此成功?牛津大學出版社和劍橋大學出版社分別所屬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它們歷史悠久,對英國乃至世界的大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們擁有《聖經》的銷售權,並在全球範圍構建銷售體系,這也是它們全球化的基礎。

  當我還在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時候,有一次出版社遇到資金困難,希望得到牛津大學的扶持,但牛津大學完全沒有理會。我們曾說,我們出版詞典、ELT讀物、聖經等賺得的利潤,用於補貼出版專著所需的成本,但實際上出版專著不需要補貼,也是可以盈利的。英國的大學出版社不會得到來自大學的補貼,有的甚至還會將利潤上繳給所在的大學,而美國的大學出版社可以得到所在大學的補貼。

  3版權依然是出版業最大的挑戰

  沒有版權,出版業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使出版的影響力在減弱;過度供給是挑戰,但也意味著更多的選擇。

  百道網:你不僅是英國出版商協會的主席,也是國際出版商協會的主席,你認為英國出版商協會和國際出版商協會有什麼不同?

  理查德·查金:英國出版商協會主要處理英國國內相關的出版事務,相比之下,要容易得多,因為大家的語言相同,背景文化相同,互相都比較熟悉。但在國際出版商協會,每一個成員都代表不同的國家,大家語言不同,背景文化也不一樣,所以國際出版商協會的工作要困難得多。

  可以說,國際出版商協會的工作更加直接。比如說版權問題,這是一個全球性的話題,國際出版商協會是唯一一個向聯合國提出這個問題的官方機構,版權對出版業來說尤其重要。當我上任國際出版商主席的時候,我就說過,我會盡全力去做版權保護方面的工作,因為這是出版商和作者賴以生存的基礎。只有在全球範圍不斷呼籲,不斷爭取,才能逐漸產生效果。當然,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現在國際出版商協會有60個成員,情況比較複雜,有的成員國家裡的出版商協會還不止一個,溝通起來確實比較困難。

  對一個國家的出版商協會來說,更多的是關注產業和商業的話題,而對國際出版商協會來說,更關注公平和一些長期性的話題。

  百道網:你認為,全球出版業未來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理查德·查金:面臨的挑戰有很多。最大的挑戰是版權方面的,提供技術的公司認為版權是屬於他們的,其他的信息都應該是可以獲取的,大多數公眾認為信息的獲取應該是免費的。有很多人認為,版權應該得到保護,但版權的歸屬應該有所變化,因為現在是電子時代了,我不這麼認為。版權是出版業的基礎,沒有版權,出版業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在各個國家,都應該要重視版權的重要性。

  第二個方面的挑戰也跟技術公司有關,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使出版的影響力在減弱,讀者通過出版之外的其他渠道也可以獲得各種資訊。

  第三個方面的挑戰是過度供給,一方面這是挑戰,但對出版商來說,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重點是如何保持供需平衡,保證財務平衡。

  下一場革命會到來,我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但是肯定會到來。也許是語言方面的,當我們出版一本書,我們會出版各種語種。但出版的基礎還是版權,與作者的關係。

  出版商與作者的關係必須發生變化,現在,出版商要去尋找市場,而如果找到了合適的作者,相對應的市場就有了,所以我們需要非常重視對作者的了解,成為他們的合作夥伴,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重視,這些是用錢無法做到的。我們需要重建與作者的關係。舉個例子,我們在倫敦書展上舉行了一場新書發布會,這本書原本是印度語的,我們推出了英文版。這本書堪稱板球聖經,每年都會修訂出版,所以有很多粉絲。今年也是第一次,我邀請所有布魯姆斯伯里的作者都來參加這場新書發布會,他們非常高興,因為這是一場很盛大的活動,他們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出版商的重視,這樣的重視是僅僅通過版稅無法體現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1: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