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方時論:以「工匠」精神精心推進城市發展

[複製鏈接]

370

主題

370

帖子

232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ngoom03 發表於 2016-5-29 18: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5月27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工作。會議強調,要遵循城市發展規律,牢固樹立並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統籌規劃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干,發揚「工匠」精神,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這些要求部署,不單指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對全國所有城市的規劃和發展,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站在時代發展的制高點,帶著強烈的問題導向,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出發,堅持全面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特別是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入闡述了做好城市工作的重要意義,深刻指明了解決城市發展問題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重點任務,擘畫了新時期城市發展的新藍圖,為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一脈相承,集中反映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實踐,同時也更加具體、更加深入、更加精細,為解決類似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的發展問題提供了方向和路徑,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做到學以致用。「發揚『工匠』精神,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的明確要求,這也是做好城市規劃和發展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實質上,這是在強調一個「精」字。做到這一點,前提是必須遵循城市發展規律。城市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有其自身規律。比如,城市和經濟發展兩者要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能脫離經濟發展而人為大搞「造城運動」;城市發展是農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農業用地按相應規模轉化為城市建設用地的過程,不能只要地不要人、只要白領不要藍領;城市規模要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生態空間和建設空間比例失調,環境容量就不可避免變少,污染就必然加重。只有充分認識、尊重、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端正城市發展指導思想,轉變城市發展方式,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才能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以「工匠」精神精心推進城市發展,關鍵是統籌規劃好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城市發展要強化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等理念,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大力開展生態修復,同時控制城市開發強度,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要增強城市內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使工作、居住、休閑、交通、教育、醫療等有機銜接、便利快捷;要注重城市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既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充分體現中華元素、文化基因,也要借鑒其他文化特色,結合自己的歷史傳承、區域文化、時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對外樹立形象,對內凝聚人心。總之,必須在「精」字上下功夫,努力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提高城市發展的科學性和宜居性。以「工匠」精神精心推進城市發展,原則是先規劃后建設。「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城市發展首先要綜合考慮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設管理等多種因素來制定規劃,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后再開工建設。其次,要劃定好大的空間格局,包括水體保護線、綠地系統線、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等,注重開發強度管控,防止「攤大餅」式擴張,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再次,要堅持集約發展,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海綿城市」理念,提升城市形態,有更多開敞空間,體現綠色低碳智能、宜居宜業特點,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同時,還要創新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定配套政策,規劃經過批准后必須嚴格執行,一件接一件事做下去,一茬接一茬幹下去,防止出現換一屆領導改一次規劃的現象,保證城市發展的系統性和持續性。「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廣東城鎮化率在全國省區中居首位,有廣州、深圳這樣的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人口經濟密集城市,有我國三大城市群之一的珠三角城市群,還有處於不同發展水平與具有不同特點的粵東西北城市,做好城市工作格外重要。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於城市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以「工匠」精神精心推進城市發展,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為廣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2: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