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京有些衚衕,光是名字就醉了(一)

[複製鏈接]

77

主題

85

帖子

343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4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轉載碎嘴老道微信。大道至簡,聽老道說道說道。
    清朝坐穩了紫禁城后,把京城不少地名都改了,一來是意在改朝換代討個彩,二來明代的不少地名也確實不那麼好聽——掛福衚衕聽著挺吉利,原來叫寡婦衚衕;奮章衚衕聽著挺喜興,敢情本名叫糞場衚衕。但也有例外,譬如什錦花園衚衕、雪池衚衕,倒也是風雅頌兼具的好名字。
位於東城區,西起美術館後街,東至東四北大街的什錦花園衚衕,原名適景園,不僅好聽,而且雅緻。   
適景園最初的主人大名叫朱能。據《細說明史》中記載,永樂帝朱棣奪取天下主要靠「燕山三護衛」,朱能為左護衛統帥,功勞最大。永樂二年,這位燕王帳下第一猛將曾從重圍中將朱棣解救,他老人家這次救主不要緊,也改變了本已是廢都的北平城的命運。永樂帝最終定鼎北京,朱能也被封為成國公,賜宅皇城外東北方的大片土地。成國公把這裡變成了殿堂林立、萬花博覽、蝶飛蜂舞、雀鳴柳翠的適景園。
而朱能戰死安南后,適景園也從成國公府升格為東平王府。此後的200多年裡,適景園的主人不僅不需遞降而是世襲東平王,朝廷的大將軍一職也被代代相傳留在了適景園。而適景園最後的主人朱純臣,也是崇禎皇帝最後的救命稻草。崇禎十七年(1644)農曆三月十七,李自成大軍兵臨城下,痛感大勢已去的崇禎帝御駕直奔適景園,親自叩門,只為把太子託付給自己最信得過的人。結果呢?無以應答、無人應駕。奈何明月照溝渠的崇禎帝聽著不遠處安定門的殺聲震天,只得跑到景山的歪脖樹,用三尺白綾了斷了自己想留也不能留的寂寞,也了斷了300多年的大明王朝。

明亡之後,適景園又成了大清朝皇親國戚聚集的地界兒。大清又是一個300年,300年來,偌大的王府被分割成座座獨立的四合院和花園,遂成現在衚衕的雛形,儘管先後改名為「十景園」、「什錦園」,但雕欄玉砌猶在,適景風韻猶存。清末民初,這處皇城東北鬧中取靜的世外桃源也換了人間。什錦花園的主人們也從破落的皇親和八旗子弟變成了逐漸興起的鉅賈和有錢有勢的民國官宦、社會名流。
茶葉大王吳裕泰正是那時候在什錦花園西側的南吉祥衚衕17、19號建起了當時還數新潮的西式二層小樓,如今早已人去樓空,成了某保安公司的辦公場所。當年精美的後花園也被大雜院所代替。
在這條軍政要人扎堆的衚衕里,也不乏社會名流的身影。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之子程永江曾回憶道:「我家住過的什錦花園衚衕15號當年是一戶姓鄧的旗人的後花園。」如今的程硯秋故居已成了一處居民小區。

這條衚衕里除了成國公(東平王)老朱家外,門檻最高的恐怕就要屬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孚威將軍吳佩孚了。現在這條衚衕的中段,當年大部分都是老吳家的,衚衕南側的16、18、20號院住著家眷和隨從,23號則是孚威將軍自己休養生息、韜精養晦、相時而動的公館。1933年,經歷了十年間數場慘敗后、解甲未能歸田的吳佩孚,帶著僅剩的幾百名親兵來到了這裡,度過了戎馬一生的最後六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17: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