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建築大師貝聿銘:做建築,麵皮就要厚一點

[複製鏈接]

864

主題

2331

帖子

161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靈犀 發表於 2005-1-18 1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建築大師貝聿銘:做建築,麵皮就要厚一點

李超  

去年的暢銷小說《達芬奇密碼》這樣開篇:國際刑警組織的偵探駕車請來符號學家蘭登,配合調查盧浮宮兇殺案。車子經過盧浮宮前的「金字塔」,偵探問:「你喜歡我們的金字塔嗎?」

  蘭登皺了皺眉:「密特朗是個很大膽的人。」

  這個讓密特朗「大膽」的人,正是「金字塔」的設計者――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

  貝聿銘在中國長大,在美國工作,一生在世界各地留下50多件獨特的建築作品。不過,在它們成為城市地標前,他總會遭到唾沫的「槍林彈雨」――批評、非議不斷。

  可他總是樂呵呵地眯著眼:「建築不是畫畫,你可以不看,它總是站在那,旁人看不順眼,免不了有批評。所以說,建築師麵皮要厚一點……」

  香港人的「風水」,我不信

  1988年封頂的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大廈,是貝聿銘退休前的扛鼎之作,這裡面有他的懷舊情結――1918年,正是他的父親貝祖貽創立了中銀香港分行。貝聿銘精心設計,尖頂狀的大廈比傳統建築節約了大量鋼材和焊接點,省了不少錢;但在建成之初,好「風水」的香港人卻把大樓比作一柄寒光四射的三刃尖刀。四周的居民開始裝反光鏡,隔壁的大樓架了個水泥「機關槍」。當時的港督府里甚至荒誕地種起了柳樹,好擋住正對著他們的「鋒面」……

  建築的選址要背山朝海,朝南,這是對的。但我反對迷信的風水,什麼椅子動一動又錯了,門想做彎一點又錯了,那怎麼做建築?難道請風水先生來做建築師?

  中國銀行很「尖」,是因為建築物越高,結構方面越重要,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能解釋。批評它像一把大刀,我沒法接受。

  至於港督府,我跟他們說:「誰叫你們把香港的地價抬得那麼高?我只有這麼一小塊地,當然只有往高處造。」

  香港人太迷信,有時候就要做得巧妙一點。這幢樓原先我設計過一股泉水,後門進前門出,但人家說這是破財。我就在地基兩側設置兩座傾斜式噴泉,好減輕周圍車輛的噪音。

  設計圖紙時,銀行還給我發電報,說樓正面看上去有太多加框的大「X」,不吉利――以前只有犯人脖子上掛著牌子,上面寫著打過叉的名字。

  我告訴他們,『X』是設計中最重要的地方,它們要撐起整座大樓。後來我稍加改進,把那些框框的橫架子隱藏了起來,把露在外面的「X」講成互相交叉的寶石。我又把塔樓比作雨後春筍――象徵著希望。

  銀行家們聽了很高興。

  巴黎人,罵了我一年半

  盧浮宮改建,貝聿銘一生中最難對付的一個項目。上世紀80年代初,法國政府廣泛徵求改建方案,最後由密特朗總統出面,邀請世界上15位博物館館長評選,結果有13位選擇了貝聿銘的方案――核心就是在廣場上建一個「金字塔」入口,從地下通入宮內。

  不過,優越的法蘭西人可沒輕易放過這個外來「和尚」――金字塔?你懂我們的文化嗎?

  我對密特朗說,你要給我時間了解法國歷史。連著4個月,每個月我去盧浮宮待一個星期,看它的收藏怎麼分配。當時感覺那裡完全不對――大門從旁邊進去,裡面毫無方向。看一些珍品,要像跑馬拉松一樣穿過昏暗的走廊。就連公用廁所也只有兩個!

  後來我提出放玻璃「金字塔」,因為這個形狀體積小,但包含的面積大,採光也好――可以折射盧浮宮褐色的石頭,表示對歷史的尊敬。我還在地下設計了400座的視聽室、書店、餐館,還能通往時髦的地下購物城。

  但巴黎人認為太「花里胡哨」,叫我不要動他們的千年國寶!法國報紙管我叫金字塔的「貝法老」。巴黎人開始流行戴圓形小徽章,上面寫著「為什麼要造金字塔?」再說我從美國來,法國人看不起美國人,他們問密特朗為什麼法國人自己不可以修?一個接一個,罵了一年半。我的翻譯嚇得渾身發抖,幾乎沒法翻譯我作的辯護。

  壓力大,但我很自信。後來我去拜訪當時的巴黎市長希拉克,跟他保證盧浮宮會和巴黎融為一體。他不放心,讓我在實地放一個金字塔模型,接受公眾檢驗。我照辦了,用起重機在那裡放了一套鋼索模型。「五一」節,幾萬市民來看,在人行道上進行公民投票。希拉克也來了,看了看說:「嗯,這項目還不算糟。」

  「綠燈」總算亮了!

  肯尼迪夫人,讓我歡喜讓我憂

  讓貝聿銘聲名鵲起的建築,是建於波士頓的肯尼迪圖書館。1963年,肯尼迪總統遇刺,建造這個圖書館成為肯尼迪家族的頭等大事。肯尼迪夫人把美國所有的頂尖建築師都叫到了一起,最後卻選中了名不見經傳的貝聿銘。15年後圖書館落成,美國建築界宣布那一年是「貝聿銘年」。但這15年裡,貝聿銘卻經歷了從大喜到大悲……

  肯尼迪夫人選我,我覺得大半也是運氣。

  當時她親自登門每個候選人的辦公室。那天,我事先在接待室擺了一大束鮮花,她一進來就看到了,很開心地問:「你們經常放這麼美的花嗎?」我老老實實地說,那是為她買的。我又告訴她,現在要我說圖書館會怎麼樣還為時過早。

  幾個月後,我和家人在義大利度假,我們住的房子沒電話。一天,我突然收到辦公室發來的電報,讓我在某個時間到一個咖啡館聽電話,我去了――電話響了,是總統顧問,他說總統夫人覺得和我有默契,我入選了!

  後來肯尼迪夫人跟我說,她去過太多漂亮的大事務所,而我的事務所很簡單,她很喜歡這種樸素――我當時還沒有大音樂廳、博物館這樣的作品給她看,只有貧民窟改造、低收入住宅等工程。

  合作一開始,關於選址我們意見一樣――放在哈佛大學里,肯尼迪總統生前很喜歡的一塊地皮。但後來,情況急轉直下。1966年越南戰爭越打越厲害,很多人開始對肯尼迪意見紛紛。又有人覺得圖書館不能放在哈佛,遊客一來,亂得不得了。更糟糕的是,肯尼迪夫人也改嫁了,離開了這個家族!

  我等於失掉了一個業主,沒有業主支持就難做了。後來一直在重新討論選址,一年不如一年,錢也花得差不多了,到10年以後我累得不得了。我的運氣很不好,花了12年心血的設計最後被否決,圖書館建在了波士頓城郊的海岸上――所以這個圖書館是個遺憾,業主沒有了嘛……

  北京奧運,我設計不動了

  老家蘇州,生在廣州,長在香港和上海,雖然是在美國讀大學和工作,但貝老一直很看重自己的中國背景――他設計的現代主義建築總帶有東方神韻。錄製這檔節目時,他還特意打招呼:我的廣東話、上海話還好,普通話說太不會說。要是有時用英語回答,觀眾要原諒我,我離開中國70年了……

  我的中國背景很濃,離開時17歲,已經成人了――我在中國念中學,中國的古書也看過。

  比如在日本京都,我設計過一個美秀博物館,業主小山美秀子是個老太太。她選了山上的一塊地,但不通路――按當地的環保規定,不能砍樹開路。但她一定要在山上造。我在上面看來看去,發現對面有座山,和這裡有山谷相連。

  一打聽,那座山後是一個停車場。有辦法了!那座山很窄,那就打個洞過來,過個橋就到這裡了――小時候我讀過《桃花源記》,裡面「山有小口」嘛!我跟她一講陶淵明的文章,89歲的老太太直拍手――這個年紀的日本人受中國文化影響也很大。

  我在中國完成過3個作品:除了香港中銀,還有北京的香山飯店和中銀大廈。但我已經87歲了,來中國做項目越來越難了――美國飛過來要20小時,路太長。我現在在為蘇州設計新博物館,為老家總是要做點貢獻,好在這個工程不需要每年回去。

  這是我最後的作品,3年前我就不接新項目了。建築和其他工作不一樣,從設計到竣工,總要5年7年,我一定要看到底呀!但5年7年後我就不能再做了。

  所以我不會參與北京奧運會的場館設計了,2008年我要是還在,都91歲了。按英文的說法,你總要知道自己有一個limit(限度),這個很重要。

16

主題

42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42
沙發
風車彩虹 發表於 2005-1-18 23:58 | 只看該作者
建築行業人才輩出,並非是"姜要老才夠辣"這個道理,成功的建築師可以讓他們的設計理念融入社會,不知道奧運會的建築場館到時是否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呢.拭目以待~~
~~Marlboro~~ Men always remember love.because of romance only. 來歐洲雅座喝杯清茶,說不盡的愜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0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4
3
liantao 發表於 2005-2-1 22:07 | 只看該作者
北京香山賓館去過嗎,牆面好像是花格窗的重複,白牆黛瓦,這就是貝老對中國傳統建築的理解嗎,重複太多了,沉悶得很。但願2008奧運建築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畢竟這是個地球村,要神似不要形似。
味漫江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3: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