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革已經被徹底否定了嗎?信了你就太天真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5-18 0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幽靈

  文化大革命的的幽靈

  在中華大地遊盪

  陰魂何以不散?寫在文革爆發50周年之際

  ● 辛允星

  在50年前的今天,著名的《5.16通知》已經是「箭在弦上」。如今,帶給中華民族與世界東方文明最慘痛災難的文化大革命,仍然是一個爭論不休的歷史話題;這段血雨腥風的歷史一直未能獲得國人的「共識性」評價,有大量的中國人長期致力於「為其翻案」,文革的陰魂總是難以驅散。有學者指出,中國是一個缺少反省精神的民族;從「文化學」意義上來說,這也許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在我看來,文革陰魂不散,更重要的原因可能還在於傳統政治制度與草根文化的「相互強化」機制,即,專制政體的「延續」導致對文革思想根基的清理十分有限,充滿各種矛盾的「體制性」評價因此變得似是而非;而基層草根民眾在這種政治環境當中始終難以擺脫傳統的「循環—報複式」政治觀念;當體制內高層人士不斷利用這種所謂的「民意」來達成自己的政治目標時,傳統政治文化就得以獲得強大的「再生產」能力,從而進一步強化既有的政治運作邏輯,陷入惡性循環的陷阱。

  首先,當前中國主流政治話語對文革的「整體性」評價源自1981年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份重要文件。文件中提到:毛澤東同志發動「文化大革命」的這些左傾錯誤論點,明顯地脫離了作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軌道,必須把它們同毛澤東思想完全區別開來。很明顯,這種性質定位雖然對文革本身做給予了「否定」,但是對其發動者卻持基本「肯定」的態度,有人由此將文革解讀為:繼反右擴大化、大躍進等以來所出現的「探索性錯誤」;將這種話語邏輯繼續引申開來——毛主席儘管發動了錯誤的文革,但仍然不失偉大的革命領袖和導師身份!常識告訴我們,人類的日常思維往往具有「整體性」特徵,而《決議》對文革的評價——文革雖然錯,但發動文革的人基本沒錯——卻要求人們突破這種思維方式,用學術的辯證思維來看待它,實際上等於是迴避了對其「根子」問題的反思,這種似是而非的評價和沒有力量的否定帶來的結果是:任何人都可以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對文革進行重新解讀,甚至「換一個角度」徹底顛覆《決議》的定性,我相信,這應該是文革陰魂不散的「體制性」原因。

  其次,在悠久的專制主義政治環境熏陶之下,中國基層民眾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政治觀念,概括起來可歸納為三點:民粹主義與極端平等主義(平均主義)思想(孫隆基先生在《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一書中稱之為「剷平主義」)、循環主義的「江山輪流做、今天到俺家」思想(也就是所謂的「打江山、做江山」)、對政治強人的非理性「天然」崇拜(本人曾經在《中國民間「崇毛派」的思維方式》一文中對此做過剖析)。這一套政治觀念與專制政治之間構成「對立又統一」的默契關係,在中國的「訓政」(更不要奢論憲政)缺失狀態下,它必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而主流政治話語當中的「毛澤東形象」正好迎合了這套政治觀念的社會心理需要,隨之而轉化成為撩撥中國基層民眾三根「政治神經」的政治符號。因此,中國基層民眾對毛澤東的「自發崇拜」就很容易擴散與升級為對文革的認同,特別是在當今官僚集團的腐敗問題已經極為突出的情況下,這種社會心態的形成就顯得順其自然——他們找不到(甚至根本不想去找)走出歷史循環的路徑,只能奢望一位「萬能」的政治強人幫助自己實現翻身做主人的夢想,哪怕是自己最終難以成為「主人」,也希望通過把既有的主人拉下馬來換得兩級分化社會的終結,這是文革陰魂不散的「社會心理」原因。

  第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運作邏輯雖然發生了些許改變,但是最根本性的「內容」還是繼承了毛澤東時代,因此,毛旗等於還是「正統」,黨內左右兩種政治勢力的對立也一直存在著。當毛時代的極端貧困、殘酷鬥爭、人性墮落等負面感受逐漸在民眾的視野里消退,而改革開放以來的兩極分化、精神空虛、官場腐敗等負面感受卻不斷得以強化時,黨內左派必然會藉機尋求「翻盤」機會,企圖通過利用基層民眾對毛時代的「懷舊」心態來賺取更多的政治合法性,甚至鋌而走險,搞非常規政治活動。而且,有的政客即便不能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可毛澤東時代,但仍然會以「實用主義」的心態選擇毛澤東這面政治旗幟作為權力鬥爭過程中的意識形態武器;這等於說,毛澤東已經成為了現有政治體系內部難以撼動的「神像」,而這必然進一步強化基層民眾對他的崇拜,作為其重要政治遺產的文革自然難以被真正「清理」乾淨。子孫否定祖宗必然是「艱難」的,基層民眾傳統政治心理的頑強延續使得這種「可能」進一步降低;因此,針對文革的再評價問題,在位的政治領導者大多都選擇了「逃避」的姿態,他們都不想或不敢觸碰中國的這根敏感政治神經,我相信,這種政治情勢就是文革陰魂不散的「權力運行邏輯」原因。

  總而言之,毛澤東與文革有著難以割捨的天然聯繫,毛澤東自己坦然承認,他一生之中所做的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建立新中國」和「發動文革」,因此,只要他的神壇地位不能動搖,對文革的任何否定性評價都會變得軟弱無力;只要不能真正揭開毛澤東的歷史面紗,就必然難以真正否定文革的政治合法性,更難以根除其發生的政治文化土壤。一個極其明顯的事實是,中國當前的政治體制似乎不可能完成這項歷史任務,因為它直接源自於毛澤東,只不過是從由一個人集權專制的僭主政體轉變成為由一群權貴專制的寡頭政體,否定前者就等於對自己的政治合法性進行了「釜底抽薪」,這是任何的當政者都難以面對和處理的棘手話題。由此也就可以理解,為何德國可以立法禁止「納粹」思想的傳播(據說連納粹的手勢都是不允許的),中國卻只能對「文革」思想含糊其辭,更不要說理直氣壯地加以禁止了。

  中國如何才能邁出「反思文革」的根本性一步?我們很難對現有的政治體制抱有希望,但是我們不得不展望一下「繼續維持現狀」可能帶來的政治後果,它一定是悲慘的。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那樣,「權貴越猥瑣 民粹越暴烈」,這兩種角色之間的「對立統一」已經在中國歷史上演繹了無數遍,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慘痛的教訓。

  最近微信上流傳的一篇作者署名關山遠的文章《明朝滅亡前,滿朝文武個個爭做影帝》深刻證明,專制體制一旦被暴力打破,新的「僭主—暴民」政體必然會隨之出現,這時候發生的災難不會「選擇對象」,傾巢之下、豈有完卵?我想說,貪腐、特權固然可惡,但文革式解決方案不僅不能破解這個難題,反而會製造更大的災難,然而,我們既說服不了權貴,也勸阻不了民粹,這應該是當下中國公民所面對的一個「最無奈」境況了!必然承認,文革陰魂不散,是全中國的危機,是所有人都應該認真思考與面對的重大話題。如果說,普羅大眾的思想改造非朝夕之事,那麼,執政黨的政治方針調整就是一個相對容易操作的事情。為此,我不報希望地提出如下三條建議:

  1、採取得力措施緩解中國社會的兩極分化趨勢,繼續加強反腐敗工作的力度,以降低民粹主義思想的滋生速度;同時,籌備立法,禁止文革思想傳播,將「公然為文革招魂」的言行定性為「反人類罪」,從根本上解決文革「定性不清楚」的問題。

  2、鼓勵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界開展針對文革的學術研究,從學理上弄清文革的發生機制,從而為防範它的再次出現提供紮實的理論依據;與此同時,在廣大的領導幹部群體推行相關理論知識的集體學習活動,使其充分認識到文革的巨大危害和正確的防範之道。

  3、對中國各級學校的政治課程(特別是大學的通識課)進行改革,逐漸減少與毛澤東思想相關的教學內容;同時加強現代「法治精神」的宣傳,著力培養中國青少年群體的公民意識與個體權利觀念,從而為中國憲政制度與政治民主化建設打下牢固的社會心理基礎。

  文章來源:愛思想首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9: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