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會主義為何有五百年歷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5-11 0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正道滄桑----社會主義五百年》大型電視政論片,內容豐富多彩,畫面形象逼真,思想性和故事性都很強,引起大家關注。由於許多人不是從第一集起開始收看,所以不明白社會主義為何有長達五百年的歷史,不禁提出這樣的疑問:社會主義如果從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算起,才有約170年的歷史,如果從俄國十月革命創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算起,才有將近100年的歷史,怎麼會有社會主義五百年之說呢?還有人問:如何從整體上把握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我們從社會主義500年歷史中可以獲得哪些深刻的歷史啟示呢?

  社會主義為何有五百年歷史?

  一部社會主義史包括社會主義思想史、社會主義運動史、社會主義制度史、社會主義革新史等等。近代社會主義思想起源於1516年英國托馬斯•莫爾著《烏托邦》一書。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修班的講話中指明:「從提出社會主義思想到現在,差不多五百年時間」。這裡就是從1516年出版《烏托邦》一書算起的。

  《烏托邦》這部著作,據我考證是1516年10月下旬出版於比利時盧文城,本書是用拉丁文寫成的,1551年被譯為英文後更加廣為傳播,隨後又被譯為法文、德文等多種西方文字出版。可是直到1898年我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翻譯出版英國赫胥黎著作《天演論》時,書中才提到莫爾的《烏托邦》,而「烏托邦」一詞正是嚴復精心構思的音譯與意譯巧妙結合的新名詞。

  「烏托邦」一詞原本是由希臘語兩個單片語成的,「烏」是沒有,「托邦斯」是地方。根本不存在的地方、虛無縹緲的地方稱為烏托邦。近代英文UTOPIA就是從古希臘文演變而來的。20世紀以來,嚴復巧妙的「烏托邦」譯法被我國廣為採用。193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劉麟生的《烏托邦》中譯本,1956年,三聯書店又出版了戴鎦齡的譯本(商務印書館分別在1979年與1982年再版),實際上前者比後者翻譯得更加中國化。

  有意思的是,通讀《烏托邦》全書,並無「社會主義」一詞,那麼為何後人都把此書作為社會主義思想的起點呢?這就涉及究竟什麼是社會主義這個大問題。社會主義一詞在西方最早出現於1803年義大利傳教士賈•朱利安尼著《駁斥反社會主義》一書,他抨擊了當時盛行的個人主義,主張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一詞在古拉丁文中譯為「同伴」「善於社交」。朱利安尼把社會主義解釋為「由上帝安排好的傳統的社會制度」。到1827年和1832年英國歐文派與法國聖西門派才開始在他們主辦的刊物上把社會主義作為與資本主義對立、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社會制度與社會形態的專有名詞。《烏托邦》一書雖然沒有出現社會主義一詞,但是它最早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羊吃人」殘酷盤剝工農大眾的罪惡本質,最早提出要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要實現生產資料社會公有制,要有計劃地統一安排社會生產與生活,採取按需公平分配原則,要在提高勞動生產率后,把勞動時間縮短到每天六小時,消滅城鄉對立、工農對立和腦體對立,民主選舉產生社區領導人和最高領導人,不稱職的可以隨時被撤換,依法治理社會,人人知法、人人守法,揚善懲惡,賞罰分明,重罪處以終身奴隸般苦役,但是主張廢除死刑,以示人道主義,實行免費教育與醫療,促進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發展,酷愛和平維護和平,反對非正義戰爭和一切暴政,主動無私幫助鄰邦建設理想社會,等等。正是由於《烏托邦》一書首先提出了上述這些區別於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社會理想的新原則,所以它被舉世公認為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

  如何從總體上把握近500年的社會主義歷史?

  從1516年莫爾發表《烏托邦》到1849年歐文出版他的最後一部總結性力作《人類思想和實踐中的革命》,歷經了330多年,這是空想社會主義時期。其間,英、法、德、意諸國湧現了數十位空想社會主義者以及上百部空想社會主義論著。這三百多年間的空想社會主義是緊密跟隨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程度和水平而不斷前進的。其表現形式和思想內容都有所變化。大體上可以細分為:16世紀初至17世紀初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初期和簡單協作時期,空想社會主義以文學描繪形式為主;17世紀初至18世紀末手工工場時期,以法律規定形式為主;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葉機器生產時期,以理論論證形式為主。這300多年間總的發展趨勢是空想成分愈益減少,科學因素愈益增多,這就為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創造了較為充分的思想條件。

  從1848年出版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劃時代文獻《共產黨宣言》到1916年列寧形成帝國主義的理論和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一國勝利的理論,歷經近70年,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形成和新發展時期。其間馬克思、恩格斯、培培爾、李卜克內西、拉法格、盧森堡、普列漢諾夫、列寧等人發表過大量論述科學社會主義和總結社會主義運動尤其是總結1848年歐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以及第一國際、第二國際、俄國1905年革命實踐經驗的論著,使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更加豐富多彩。尤其是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和一國首先勝利論標誌著科學社會主義已經發展到列寧主義的新階段。

  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蘇聯成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到1991年蘇聯東歐發生劇變,歷經70多年。從上世紀30年代蘇聯一國建成社會主義後到六七十年代社會主義擴展遍及歐、亞、拉美的16個國家,其中大多數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建設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照搬蘇聯模式實現社會主義,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弊病,最終因延誤了體制內的改革,遭到慘重的挫敗。其經驗教訓非常值得我們認真總結。

  從197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開始,世界上有越來越多國家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政黨切實汲取蘇聯東歐劇變的教訓,努力克服蘇聯模式的弊病,加入了重新探索本國社會主義新路的行列,力求革新社會主義,使社會主義經過鳳凰涅槃,重現生機與活力。在這迄今才僅有的三十多年時間,已經初見成效。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已經形成,中國的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有顯著提高,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簡而言之,社會主義五百年可以概括為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運動、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革新這樣不斷前進的四個歷史進程,也可以說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際、從一國到多國實際、從一國到多國革新這樣不斷飛躍的歷史進程。近五百年來的社會主義歷史,源遠流長、滾滾不息,從西歐的涓涓細流逐步發展壯大成為瀰漫全球的浩瀚洪波,波瀾壯闊又波浪起伏,既有高潮迭起,又有低谷回蕩,終見新濤洶湧,一瀉萬里。社會主義五百年長波激流、高揚跌宕,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沖毀了部分舊社會,開創了一個新天地。電視片借用毛澤東在1949年4月寫的七言律詩《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的佳句「人間正道是滄桑」,定名為《正道滄桑----社會主義五百年》,形象地表現了近五百年來的社會主義在改變滄海為桑田、造福天下億萬民的宏偉事業中所顯示出來的偉力和魔力。

  社會主義500年歷史蘊含怎樣的歷史啟示?

  重溫近五百年的社會主義歷史會增強我們的社會主義信念、信心和信仰。當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弊病剛剛暴露之初,就湧現了社會主義思潮。近五百年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始終一路并行,歷史實踐使我們認清了: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繼承物、對立物、取代物和創新物。資本主義是以私人資本為基礎、由資本家階級統治的社會形態,社會主義是以社會化勞動為基礎、由勞動人民掌權的社會形態。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符合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大勢的。近五百年來伴隨著世界資本主義的繼續發展,社會主義一直在與時俱進、不斷升揚,歷史經驗預示著:今後世界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和種種弊病既然無法根除,那麼社會主義就一定會採取各種新方式、新舉措逐步取代資本主義。尤其在遭到挫折和低潮的時候,人們更要堅信社會主義的前景一定光明。

  近五百年的社會主義歷史明示我們:世界社會主義取代世界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曲折、漸進的過程,不可能在短期內一帆風順地突擊取勝,千萬不能急躁冒進、急於求成,也不能疏忽大意,錯失可能取勝的難得機遇。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二戰後社會主義由一國擴展到多國的勝利就是成功的範例。社會主義在前進中免不了要付出血汗甚至生命的代價,所以社會主義者必須要懷有如毛澤東所說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決心和氣概。

  近五百年的社會主義歷史警示我們:烏托邦空想社會主義在歷史上佔有330多年的時間,我們要善於繼承空想中的科學成分,切不可重犯空想的錯誤。科學社會主義在近170年的實踐中之所以屢犯急於實現共產主義的錯誤,其重要原因之一正是深受「烏托邦」消極方面的影響。列寧在1918-1920年犯過想藉助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過渡到共產主義的錯誤后,曾經深刻檢討並且堅決改正了這個錯誤,當機立斷地轉而採取新經濟政策,決定逐步迂迴地過渡到社會主義。可惜隨後多數社會主義國家又多次重犯急於過渡到共產主義的錯誤,致使社會主義又遭遇挫折。

  近五百年的社會主義歷史啟示我們:要通過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加深對社會主義的認識。聖西門派和歐文派當年把社會主義作為取代資本主義而且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社會形態的名稱,旨在全面而深刻地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社會。馬克思、恩格斯於1873-1874年在「社會主義」一詞之前添加上「科學」二字,這表明社會主義只有遵循科學原理才能治理好整個社會。列寧於1916年進而指出:「勝利了的社會主義如果不實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勝利,並且引導人類走向國家的消亡。」可見科學與民主是保證社會主義勝利的兩大法寶。社會主義如果在實踐中犯了背離科學的錯誤,只要有民主就容易很快糾錯;如果民主難以作出決策,只要有科學指導就容易取得共識。如果缺少科學與民主,就會把含有科學與民主因素的烏托邦變為假託邦、丑托邦、惡托邦;如果既有科學又有民主,那就一定能夠把虛幻的烏托邦變為社會主義的實托邦、靈托邦與諧托邦(恕我杜撰一個諧托邦,英文為harmontopia,這是harmony與utopia兩詞去尾掐頭組成)。諧托邦也正是當今我國正在致力構建的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社會主義近五百年的發展歷程使我們真切體會到:社會主義顧名思義,是以社會為主義,為社會而主義,由社會出主義,靠社會顯主義。社會主義要以社會為本位,旨在治理好、發展好社會。為此,就需要執政黨的正確領導,國家的有效調控,精英的出謀劃策,大眾的積極參與。總而言之,實現社會主義要處理好政黨、國家、精英、大眾與社會的關係。

  近五百年的社會主義歷史還提示我們:當今中國人民面臨且肩負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重任。只有完成這個歷史重任才能為革新社會主義、推進世界社會主義作出表率,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為此當今我們各行各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參與者和各級領導者,都應該繼承、弘揚社會主義近五百年來歷史中出現的那些眾多的先驅、先哲、先賢、先烈、先輩的精神,保持維護勞動人民權益的堅定立場,刻苦鑽研的科學態度,採納眾議的民主作風,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求真務實的工作方法。既要勇於清除根深蒂固的「左」的影響,又要善於抵制西方資本主義右的侵襲,敬業誠信、克己奉公、廉潔自律、與人為善,盡心儘力做好本職工作,在誠實勞動中勤於創新。只要廣大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人民大眾都能切實踐行中共十八大所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等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就必定能夠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繁榮昌盛,為推進世界和平、發展與合作做出巨大貢獻。

  (選自《新湘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6: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