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媒解釋音樂成功的秘訣:越和諧越受歡迎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6-5-10 2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6-05-10 00:13:02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宋宇

  核心提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通過研究發現,這取決於所有音符在彈奏過程中是否具有和諧性。神經生物學家戴爾·珀維斯指出,人們之所以偏好和諧的音樂,是因為人類的語言就具有這種特性。從生物學角度出發,我們會受到類似於語言的音樂的吸引。

  參考消息網5月10日報道 西媒稱,運氣、努力、才華、機遇……加上悅耳的和弦、耐人尋味的旋律和恰到好處的時間,這些就是歌曲征服人類大腦的秘訣。

  西班牙《趣味》月刊2月號文章稱,譜寫一首成功、雋永且富有感染力的歌曲的基本公式是:使用「I-V-vi-IV」4個和弦,音樂的速度為每分鐘120拍,採用二聲部合唱,加入一兩個不和諧的音符,選擇四四拍節奏。

  文章稱,有的音樂能夠迅速登上排行榜,有的卻在電台播送了幾次就銷聲匿跡了,這其中並非僅靠運氣好壞。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有些歌曲註定就會大紅大紫。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人工智慧專家特爾·德比耶研發出一款能夠預測一首歌曲能否成功的軟體。

  德比耶的軟體基於對最近一個世紀以來英國的各項音樂大獎名單和音樂排行榜榜單的詳細分析。要想評估一首新歌是否有機會成功,要考慮到23項特徵:有些比較顯而易見,例如長度和速度;有些則比較複雜,例如主旋律和伴舞性。總之,德比耶的軟體能夠精確地評估一首新曲能否為大眾所喜愛和接受。

  德比耶發現,人們對音樂的喜好在不斷發展,並在研發軟體時考慮到這一點。例如,在速度方面,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最受歡迎的是慢歌,但2000年之後快歌打了翻身仗。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另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為主唱加上伴唱,那麼歌曲登上音樂排行榜的機會將大大增加。在樂器方面,如果採用一兩件樂器或者5件以上樂器,成功幾率比較高。大多數歌曲都採用3至5件樂器,而打破樂器數量的常規,也能讓歌曲脫穎而出。使用吉他、鋼琴和電子合成器的樂曲效果並不好。反之,電子合成器和音色純凈的吉他的組成往往能夠獲得成功。

  文章稱,為什麼同樣是由音符組成,有的歌曲就悅耳動聽,有的歌曲就難以入耳?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通過研究發現,這取決於所有音符在彈奏過程中是否具有和諧性。神經生物學家戴爾·珀維斯指出,人們之所以偏好和諧的音樂,是因為人類的語言就具有這種特性。從生物學角度出發,我們會受到類似於語言的音樂的吸引。

  人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聽到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之後,自己便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來,甚至於一整天腦海中都回蕩著這首歌,揮之不去。這種現象叫做「耳蟲現象」。辛辛那提大學的詹姆斯·凱拉里斯表示,「耳蟲現象」產生的原因是這段音樂持續刺激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這種不由自主的音樂記憶超出了我們的控制範圍。不過幸運的是,英國雷丁大學的研究顯示,要想擺脫「耳蟲」的騷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嚼口香糖。

  調查顯示,超過75%的人依靠聽音樂提振情緒,50%的人為了集中注意力而聽音樂。在聽音樂時,如果是一曲歡快的樂曲,聽者的臉上往往會露出微笑;如果是一首悲傷的歌曲,聽者也會感到心情沉重。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提振情緒的時候不能選擇悲傷的音樂,因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院戴維·休倫發現,雖然看似矛盾,但在很多時候,一首催人淚下但旋律優美的歌曲更能令人士氣倍增。他通過研究發現,聽者在聽到憂傷的音樂時,血液中的催乳素水平提高,從而使緊張的情緒放鬆下來。

  文章稱,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神經成像研究顯示,音樂能夠刺激大腦皮層,進而引起人們的關注。廣告業者似乎深諳其道,幾乎所有的廣告片都有背景音樂。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達維德·埃納爾認為,描寫雄心壯志、離情別緒、痛苦迷亂的音樂往往能夠抓住消費者的心。(編譯/劉麗菲)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音樂(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沙發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6-5-10 21:05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如果手術室里能放音樂,哪些曲目是絕對禁忌?

  音樂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在工作時播歌,在休息時播歌,在跑步時播歌,在嘿咻時播歌,在婚禮喪禮生日會上也播歌。手術室呢?也不例外。今年,《英國醫學雜誌》推出的聖誕特刊包含了一大堆稀奇古怪又歡脫有趣的奇葩研究。在其中一篇論文中,大衛·博桑基特(David Bosanquet)、詹姆斯·格拉澤(James Glasbey)和拉斐爾·查韋斯(Raphael Chavez)三位來自威爾士大學醫院的醫生向人們回顧了音樂與手術室的前世今生,並給出了手術室金曲推介和醫生應敬而遠之的曲目。

  聽著音樂開著刀一百多年前,美國賓夕法尼亞的外科醫生伊文·凱恩(Evan Kane)在寫給《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AMA)的信中提到,在手術室中使用留聲機會帶來很好的效果。對於凱恩而言,這是「讓患者平靜下來,並把他們的注意力從恐懼中轉移」的最佳方法。上世紀20年代,凱恩成為了第一位給自己進行闌尾切除手術的人——可能正是利用音樂來轉移注意力,他才得以醫生和患者的雙重身份面對手術室。一個世紀后的今天,雖然醫生已經有更好的麻醉設備,但音樂仍然能為手術團隊和患者帶來平靜。

  音樂和治療自古以來就密不可分。早在公元前4000年,祭司和音樂家的豎琴演奏就被作為醫療服務費用的一部分。亞里士多德發現,音樂能夠使人不再受制於「諸如遺憾,恐懼,或狂熱之類的感覺」,從而「治癒並凈化靈魂」。希臘人也把身份眾多的阿波羅奉為治癒和音樂之神。

  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最早被提及,可能是在哥倫比亞雜誌(Columbia Magazine)一篇題為《從生理上考慮音樂》(Music physically considered)的文章中。音樂療法在19世紀和20世紀逐漸成熟為一種為人們所接受的治療手段。醫療護理以音樂為伴,對心理和生理都有好處。很多隨機對照實驗、系統性的評估和薈萃分析都得出了這一結論。

  音樂對手術的效果

  音樂對健康的整體影響之外,還有大量數據明確顯示音樂對於進行局部或全身麻醉的患者有益。在一項涉及 372名進行非急需外科手術患者的隨機對照實驗中,放鬆性的音樂(60-80bpm,模仿靜息心率)在麻醉之前的抗焦慮效果比咪達唑侖更好。綜合數據顯示,這一效果在手術前、手術過程中(清醒時)以及手術之後都得以持續;音樂的效果比單純使用噪音隔絕裝置更好。而對於術后需要進一步呼吸支持的患者,音樂能減輕他們的焦慮,降低心率和呼吸頻率,這甚至對需要吸氧的重症監護患者也同樣有效。

  音樂也有類似阿片樣物質的鎮痛效果。雖然和那些藥物相比,音樂的鎮痛效果似乎並不出色,但是這種干預有著最低的成本,毫無副作用,並且可以根據患者的需要,隨時開始或停止。

  不過,音樂對於外科醫生和其他醫護人員也有同樣的作用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手術室里,62%-72%的時間都會播放音樂——播什麼歌常常是由主刀醫師選擇的。約有80%的手術室醫護人員稱音樂有利於手術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緩解焦慮,並且提高效率。音樂似乎還能通過讓醫護人員更加集中精力而提高手術效果,對於那些經常聽音樂的外科醫生而言,尤其如此。很多研究(雖然大部分基於模擬)顯示,音樂有助於完成任務,減輕肌肉疲勞,以及緩解壓力帶來的生理反應。

  播些什麼好

  古典音樂是手術室音樂的首選,這可能是因為古典音樂能「引起精神警覺」,並且沒有歌詞。也有人覺得這是外科醫生天生的人格特徵使然。皮爾森(Pearson)和多林格(Dollinger)的研究揭示了梅爾斯·布利格斯(Myers Briggs)「感知-直覺」維度和音樂表演之間的聯繫:大多數「直覺型」的人,能夠欣賞很多種類型的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外科醫生往往正是這種人。雖然很多主流音樂也被認為是「適合手術室的」,但是建議避免使用會與手術室環境產生共振,或者不合禮節的音樂。

  金曲推介

  《活下去》(Stayin』 Alive)——比吉斯樂隊(Bee Gees)。雖然為患者強烈推薦這首歌,但手術團隊成員需要盡量剋制住模仿約翰·特拉沃爾塔(John Travolta)的舞蹈的衝動。如果在手術台上發生心搏停止的災難,那麼這首歌的節奏加快一倍就是心臟按壓正確節奏的節拍器了。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Stayin』 Alive是Bee Gees的代表作之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調情聖手》(Smooth Operator,也即「順利手術」)——莎黛(Sade)。手術中令人感覺良好的典型曲目,所有手術室的歌單上都必須有。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1984年的老歌Smooth Operator。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治癒我受傷的心》(Un-break My Heart)——托尼·布萊斯頓(Tony Braxton)。心臟手術的理想曲目,後面可以接著播放後街男孩1995年的《我永遠不會傷你的心》(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和比利·雷·塞勒斯(Billy Ray Cyrus)的《傷痛的心》(Achy Breaky Heart)來舒緩情緒。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深情的Un-break My Heart或許是心臟病患者的最大願望。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舒適的麻木》(Comfortably Numb)——平克·佛洛依德(Pink Floyd)。在等待脊椎或腦硬膜外麻醉起效時的推薦曲目。但是需要避免單曲循環,因為歌詞可能引起危險的自省。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Comfortably Numb可不建議單曲循壞。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治好你》(Fix You)——酷玩樂隊(Coldplay)。適合那些希望充分駕馭克里斯·馬丁(Chris Martin)的治癒效果、期待奇迹的人。

  醫生上手術台時的上佳之選。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你走之前叫醒我》(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威猛樂隊(Wham)。康復期間的最佳曲目。康復期間醫護人員之間的交接時間不該超過這首歌的時長。應該弓著背一邊打響指一邊退著走出康復室。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一覺睡到動手前」,也算愜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播為妙的曲目(或專輯)

  《又幹掉一個》(Another One Bite In The Dust)——皇后樂隊(Queen)。也要避免使用《殺手皇后》(Killer Queen),特別是在女性的麻醉/外科手術中。

  《每個人都痛》(Everybody Hurts)——快轉眼球樂隊(REM)。沒有患者喜歡有這麼一首歌時時刻刻提醒他們。

  《刀出鞘》(Knives Out)——廣電總局(Radiohead)。不但可能加強患者的焦慮,還可能讓整個手術室陷入憂鬱。手術團隊會質疑存在是否有意義。

  《傷疤組織》(Scar Tissue)——紅辣椒樂隊(Red Hot Chilli Peppers)。整容手術無論如何都需要避免這首歌,雖然錯過其中精彩的重複和滑音吉他獨奏挺遺憾的。

  專輯《痛苦之屋》(House of Pain)——說唱三人組(Hip Hop Trio)。可能會導致鎮痛劑的需求量增加,雖然其中的單曲《跳來跳去》(Jump Around)可能顯著縮短手術所需時間。

  到底該不該放音樂

  音樂對於患者、外科醫生以及其他醫護人員都有好處,那麼,音樂是否該成為手術室的通用伴奏呢?反對者主要是麻醉師,他們認為,音樂會消耗認知的「帶寬」,降低敏捷度,削弱相互交流,並且在麻醉出現問題時分散掉醫護人員的注意力。其他研究——同樣是小型的觀察,也是基於模擬的研究——提示,音樂會延長習得技能所需的時間(特別是對實習生),減緩完成流程的整體速度,也會普遍增加煩躁情緒。

  外科醫生不可避免地在日常工作中繼續使用音樂這種熟悉而讓人冷靜的輔助手段。不過,儘管患者和醫生的這種偏好有著不容忽視的無形價值,但仍須監控並平衡音量,以最大程度避免音樂干擾交流。因為需要對任務全神貫注,在訓練中並不太適合使用音樂伴奏。雖然很多執業醫師喜歡使用音樂,但這在每個手術室都需要得到(最佳和諧的)一致同意。然而,只要情況允許,我們還是非常樂意在手術室中使用音樂的。(編輯:Calo)

  一個AI 作者應該是沒聽過《向天再借五百年》……

  作者:Frances

  來源:果殼網

  [責任編輯:王煥君]

  (2016-02-03 10:27:01)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3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6-5-10 22:10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美媒:研究稱手術中聽音樂可減輕患者疼痛焦慮

  參考消息網9月9日報道 外媒稱,賈寧·里尼達即將通過剖腹產產下第二個孩子。她參與了倫敦布魯內爾大學的一項研究,這項研究中的病人在手術前、術中和術后聽音樂。

  據美國之音電台網站9月9日報道,研究表明,這樣做的患者所感受到的疼痛和焦慮都會降低,對止痛藥的需要也會下降。

  產科醫師伊麗莎白貝爾說,「沒有醫生願意造成疼痛,而且,看到你的病人更放鬆是非常好的事情。」

  報道稱,賈寧·里尼達選擇在分娩中聽古典音樂。她說,「我認為它會平靜,舒緩。」

  里尼達以前的剖腹產用過全身麻醉,但是這次,用了一些止痛藥,她會清醒著,而且通過一個小枕頭音箱聽音樂。倫敦研究人員說,並不在於病人聽何種音樂來減輕手術過程中的疼痛和焦慮,重要的是他們自己喜歡的音樂。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2015-09-09 10:55:00)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4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6-5-10 22:11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美媒:科學家稱學古典音樂或能提高數學技能

  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道 美媒稱,丹尼·久利克四歲開始彈鋼琴。他是一個音準非常好且有著超強記憶力的天才。久利克五歲的時候,他的爸爸給了他一直到16的數學乘法口訣表,並教他背圓周率到小數點後面第15位。從此以後,久利克再也沒有忘記這些。他的大腦似乎對音樂和數學都很適應且很和諧。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27日報道,過去50年,久利克一直是美國馬里蘭大學的數學教授,他發現數學和古典音樂之間存在許多關聯。

  久利克說:「這種關聯是音樂有自己的模式,尤其是巴赫的音樂,而數學也有很多模式……實際上,數學就是關於模式的學問。」

  報道說,是音樂有助於數學,還是數學有助於音樂?音樂家和科學家都在試圖搞明白,一個人在音樂上的天賦是否會給個人生活的其他方面帶來好處,比如提高注意力。儘管科學家不是十分確定,音樂教育和表演如何(或者是否)使一個人在數學和科學等其他領域的技能得到提高,但研究人員的確知道,音樂家的某些認知能力比較高。

  波士頓兒童醫院認知神經學實驗室首席研究員娜丁·加博說:「如果你演奏一件樂器,你的大腦會顯示出變化。」這主要是在運動和聽覺皮質上。

  加博說:「目前,尚不清楚音樂家的技能是與生俱來的——他們的聽覺天生敏銳,並善於進行某種手指運動——還是恰恰相反,即音樂實際上改變了大腦。」

  美國馬里蘭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羅伯特·斯萊夫奇認為,音樂能力與數學能力的關聯性有可能是其他許多因素引起的。由於科學研究沒法在真空里進行,所以其他變數同樣可能影響研究結果。

  在斯萊夫奇看來,會彈奏樂器和數學學得好之間的關係恐怕非常簡單,因為「聰明人什麼都擅長」。

  他認為,音樂的許多特性確實可以用數學表達出來,但音樂家在演奏樂器的時候不會去計算樂曲的數學參數和音程頻率。雖然演奏者理解什麼是音程、什麼是節拍,但並不意味著他會自然而然地擅長數學。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於網路

  (2015-06-30 11:05:00)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5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6-5-10 22:13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每日電訊報:研究稱金魚是「古典音樂迷」

  參考消息網9月2日報道 金魚可能很健忘,不過當聽到古典音樂時,金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一項研究發現,金魚能區分出18世紀德國作曲家巴赫和20世紀俄羅斯作曲家斯特拉溫斯基的作品。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30日報道,日本研究人員為金魚播放巴赫的《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和斯特拉溫斯基的《春之祭》。東京慶應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渡邊茂說,金魚的聽覺系統進化得與遠為更複雜的動物很相似。他說:「人類能夠很容易地辨別和欣賞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人們進行了一些研究,探索動物是否有這些音樂特性。」

  渡邊茂說:「人們知道金魚是一種聽覺靈敏的物種,因為它們通過進化有了一個能夠增強內耳聽到的信號的構造。」「這意味著金魚已經具備了聽覺的特別功能,能夠辨別出類似現代脊椎動物可辨別的聽覺刺激。」

  研究人員做了幾個實驗,最終訓練4條金魚聽到其中一支曲子時咬紅色珠子,聽到另外一支曲子時什麼都不做。在訓練時間大約過去四分之三的時候,金魚就能夠辨別出來。不過它們學得不快,需要100多場訓練,才能分辨出這兩首樂曲來。

  科學家們還進行了測試,看金魚能否辨別出從未聽過的這兩位作曲家的其他作品。結果發現它們似乎辨別不出來,而是漫無目的地遊動。

  在另一個實驗中,用了另外6條金魚,科學家們發現它們似乎並不偏愛某種類型的音樂。

  然而,像人一樣,金魚似乎有某些個性化的喜好——其中有一條金魚躲避巴赫的音樂,喜好斯特拉溫斯基的作品,而另一條金魚則對斯特拉溫斯基的音樂避而遠之。

  這些發現在某種程度上反駁了認為金魚是相對簡單、智力低下的生物的觀點。流行的觀點認為,金魚的記憶僅能保留15秒,而最新的研究表明,金魚的記憶能夠保持最長3個月。

  (2013-09-02 15:49:15)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12: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