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類能破譯外星人密碼信息嗎?科學家發布模擬解碼挑戰

[複製鏈接]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6-5-9 2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類能破譯外星人密碼信息嗎?科學家發布模擬解碼挑戰

  2016年05月09日 08:30 新浪科技 微博

  

  如果外星人嘗試用一種加密的二進位方法聯繫我們,人類能夠理解它們發出的信息嗎?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瑞恩·海勒進行了一項測試,試圖給出問題的答案

  

  就在上個月,海勒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我們在搜尋外星人方面應當收縮範圍,將重點放在同樣應當能夠看到我們的那些天體目標上,也就是所謂的地球凌星帶(ETZ)

  

  所謂地球凌星帶就是指這樣一片區域,在此區域內的星球上,如果存在外星人,由於角度適合,他們在觀察我們的太陽時將能夠看到從太陽前方經過的地球,從而得知地球的存在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9日消息,如果外星人嘗試用一種加密的二進位方法聯繫我們,人類能夠理解它們發出的信息嗎?對於這樣一個問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瑞恩·海勒(René Heller)進行了一項測試,試圖給出問題的答案。

  作為「SETI解碼挑戰賽」(Seti Decrypt Challenge)的一部分,海勒設計了一份全部由0或者1組成的信息文本,並讓公眾進行破譯。SETI是「搜尋地外智慧生命」的英文縮寫。他寫道:「如果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接收到來自太陽系之外某個固定方向的脈衝信號,計算機演演算法程序將能夠自動識別出其中可能隱含的人工特徵並進行破譯,最終發現其中包含著一條信息。」

  這裡展示完整的二進位信息文本,而作者將在今年的6月3日公布答案。對於這條信息的破譯結果應能夠回答很多問題,包括該文明的發達程度,他們歷史有多悠久,他們用於發送信息的設備有多大規模,他們在星系間進行信息傳遞已經開展了多久,以及他們生活在他們所在太陽系的內部還是邊緣位置,等等。

  海勒表示,你可以和任意多的其他人組成團隊一同進行密碼破譯,實際上在社交網站推特上,已經有很多人在#SetiDecryptChallenge 的話題下貼出了自己在破譯這條密碼信息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就在上個月,海勒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我們在搜尋外星人方面應當收縮範圍,將重點放在同樣應當能夠看到我們的那些天體目標上。這項發表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探討了外星人如果想要探測地球上的生命跡象,將有哪些途徑。

  在對地外生命的搜索過程中,天體生物學家們通常傾向於將研究重點放在一些系外行星和它們的衛星上,這些天體太遠太小,無法使用望遠鏡直接觀察,因此觀察它們的方式是記錄它們從恆星面前經過時投射的陰影。

  相關研究的合作者普德里茨教授(Pudritz)指出:「我們所使用的方法叫做凌星法,簡單說就是觀察行星在恆星前方通過。這基本上是探測系外行星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通過這種方法我們不僅可以確認行星的存在,還能計算出它的直徑大小。」

  由於行星的遮擋,當行星從恆星面前經過時,它會導致恆星的亮度出現輕微下降。通過對行星經過恆星前方時恆星亮度下降的幅度,我們能夠獲得很多珍貴信息,即便他們從未直接觀察到這顆行星。

  海勒與普德里茨繼續指出:「相比之下,要想證明在那樣一顆遙遠行星上存在生命則是一項困難的多的工作,只有在最近,使用最新的望遠鏡設備才有可能開展相關研究。但再一次的,我們需要將目光聚焦到那些能夠被探測到的類地行星上,那些與地球的情況相似,由岩石構成,並且通過凌星法等方法觀察發現擁有有趣大氣層的系外行星。」

  為了識別有價值目標,首先科學家們需要了解在某顆行星上是否有可能產生生命。普德里茨表示:「你會對穿過這顆系外行星大氣層的恆星光芒進行光譜分析,從而檢查這顆行星的大氣層中是否存在與生命有聯繫的氣體分子信號。」

  海勒和普德里茨指出,我們應當將搜尋地外智慧生命的努力集中於所謂的「地球凌星帶」(Earth's transit zone),這是一個天空中的狹窄片區,在此區域內如果存在外星人,他們將能夠觀察到地球從太陽前方經過。

  「地球凌星帶」的概念將直接導出大約10萬顆潛在恆星觀測目標,其中的每一顆恆星周圍都有可能存在著具備依據條件的行星或衛星,而這還只是我們利用目前技術條件下的射電望遠鏡所能觀察到的範圍。

  研究組表示:「我們的設想是外星人也可能通過凌星法對太陽進行觀測,因為如果你能夠對恆星開展細緻觀察,那麼你幾乎肯定會想到採用凌星法。這樣說來,如果一個外星文明存在於地球凌星帶內,並且距離我們在大約數千光年的範圍內,那麼當他們觀察太陽時,幾乎很難不注意到地球的存在。」普德里茨表示:「很顯然我們並不能斷言其他技術文明究竟會採用何種方式偵測類似地球這樣的行星上是否有智慧生命存在。但凌星法是一種已經被證明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搜尋方式,且其原理是最基本的物理學,簡單說就是行星會遮擋它後方的恆星光芒。很難想象他們會想不到採用這樣的方法。」

  海勒博士補充道:「如果在這一區域內存在任何智慧文明,他們應當早就已經判斷出地球是一顆宜居行星,並且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存在生命。如果他們的確存在,那麼我們今天應當能夠收聽到來自這些文明世界發出的廣播信號了。」

  目前已經有數個項目正在進行中,主要包括兩種方式:向對方發送信息,或者仔細收聽對方有可能給我們直接發送的信息,或者無意間『泄露』出來的信息。這些信號迄今可能已經在宇宙中傳播了數千年之久。

  海勒曾經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跟隨普德里茨教授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他任職於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並深度參與了歐洲旨在搜尋系外行星的探測項目「柏拉圖空間望遠鏡」的工作中。

  普德里茨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同時也聚焦於採用射電望遠鏡開展地外智慧文明的搜尋(SETI)的工作。作為理論學家,我們非常有興趣知道相關搜尋工作是否應當聚焦於我們所提出的地球凌星帶區域,其中的潛在目標清單大約是10萬顆恆星。因為如果你不加區分地對整個天空進行搜尋,將會耗費大量的觀測時間。」

  海勒與普德里茨指出,去年7月份由英國皇家學會啟動的一項名為「突破聆聽計劃」(Breakthrough Listen Initiative)的方案,如果能夠將其關注範圍聚焦到地球凌星帶區域,那麼就將更有可能獲得更高的發現機會。(晨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3: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