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林彪第一次公開逼毛澤東讓位在何時?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5-6 2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文摘自:《毛澤東與林彪》 作者:葉健君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1935年遵義會議后,紅軍在毛澤東指揮下,扭轉了被動局面,戰事進行得比較順利,似乎一切均如願以償。但林彪並不這麼看。自從毛澤東在黎平會議后重返領導崗位以來,林彪一直幹得很出色。他幾乎沒有損失一兵一卒就攻克了遵義。他出師昆明的大膽行動,回師金沙江的神奇速度,無不顯示出他的才能。

  但林彪的傲氣也越來越足。還不到30歲,便成為能指揮大的戰役、才華出眾的將領,漸漸地,他有點鋒芒畢露,盛氣凌人了。長征路上他對毛澤東的指揮內心也越來越不滿意。

  

  紅軍時期的毛澤東和林彪

  自遵義會議后,紅軍遵照毛澤東的指示聲東擊西、避實就虛,與敵人兜圈子,以圖甩掉敵人的圍追堵截。林彪率一軍團按照中央軍委、毛澤東的指示,不是渡河,就是爬山,險山惡水,接踵而來。林彪走在行軍隊伍里,都有點苦不堪言。

  身為紅一軍團軍團長、毛澤東的愛將,林彪對中央軍委、毛澤東的戰略意圖應該是理解的。當時28歲的林彪,雖不是政治局委員,但政治局的一些會議他是列席的。在他參加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之後的行軍、戰鬥中,他知道部隊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也明白付出了較大的代價。他深感像這樣無休止的行軍,和敵人兜圈子,走弓背路,實在疲勞。同時這時從博古、李德手中接過印把子的毛澤東雖然挽救了紅軍、改變了以前被動挨打的局面,然而問題依然存在。他們未能和賀龍、蕭克的部隊會合,未能建立一個新的蘇區。張國燾的第四方面軍仍在轉移中,離開遵義后,就失去了同他們的聯繫。下一步怎麼辦?人們在議論。

  使林彪感到不安的正是這些問題,他曾和一些指揮員討論過這件事,其中包括他的同級第一軍團政治委員聶榮臻。參加討論的還有參謀長左權、保衛工作的負責人羅瑞卿和高級參謀朱瑞。

  林彪抱怨說,毛迫使部隊走的是冤枉路。他把紅軍的路線比作一張弓,說部隊是沿著弓背而不是弓弦行軍,走的不是捷徑。這樣下去,部隊的精力將消耗殆盡。毛澤東這樣指揮不會成功。

  聶榮臻不贊同林彪的意見,他說:「我們是在敵人的口袋裡。如果我們不是這樣出其不意地迂迴行動,怎麼可能突圍?」

  林彪一向固執,哪會聽聶榮臻的話,他致信張聞天,提出更換前線指揮,在信中他說:近一兩月來,部隊走路太多,太疲勞,在雲貴川邊繞來繞去,走了很多冤枉路,是否換一個人指揮,改變一下這種情況,不然像這樣下去,會把部隊拖垮。信中還建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幾個軍委負責人最好主持軍中大計,不作具體指揮,前敵指揮最好由彭德懷負責……

  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據聶榮臻回憶,彭德懷斷然拒絕了這一建議,後來彭德懷在《我的自述》中也回憶道:在會理開會時我看了林彪的這封信,當時也未介意,以為這就是戰場指揮,一、三軍團在戰鬥中早就形成了這種關係:有時一軍團指揮三軍團,有時三軍團指揮一軍團,有時就自動配合,而我採取了事久自然明的態度,但作了自我批評,說:因魯班場和翫水兩戰未打好,有些煩悶,想要如何才能打好仗,才能擺脫被動局面,煩悶就是右傾。我也批評了林彪的信;遵義會議才改變領導,這時又提出改變前敵指揮是不妥當的;特別提出我,則更不適當。林彪當時也沒有說他的信與我無關。可見,林彪信中的建議彭德懷是事先不知曉,事後也不同意的。至於1959廬山會議時毛澤東重提此事,誤解是彭德懷鼓動林彪寫信,那是后話。

  在當時,毛澤東知悉林彪來信的內容后,是很為惱火的。因為林彪是毛澤東的愛將,打仗很能動腦子,善於聲東擊西和隱蔽自己,善於奇襲和伏擊,善於從側翼和從敵後發動進攻和使用計謀。對於林彪小的過失,毛澤東總是諒解的。對於林彪的用兵藝術,毛澤東是賞識的,有意提攜重用他。想不到在這個關鍵時刻卻提出要更換領導。

  「這個林彪安的什麼心?」毛澤東在沉思,看來他對四渡赤水的作用認識不足,如果野戰軍不在赤水河上渡來渡去,會把坐鎮貴陽的蔣介石弄得喪魂落魄嗎?會成功地調出滇軍讓我們大踏步西進嗎?誠然部隊在作這麼大的迂迴時把大家弄得很疲勞,發發牢騷,講講怪話,也不要緊。但毛澤東認定,思想問題必須解決,否則害黨害軍,後果不堪設想。

  1935年5月12日,紅軍渡過金沙江來到會理,毛澤東分頭找了周恩來、王稼祥、朱德、洛甫等人商量,為統一對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以來實行新的戰略方針的認識,決定在會理縣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毛澤東主持會議,出席的有政治局委員,還有彭德懷、楊尚昆、林彪、聶榮臻等。

  毛澤東做了遵義會議以來三個多月軍事形勢的報告。

  林彪坐在一條長板凳上,頭低著,面無表情,他知道毛澤東發火是沖著他來的,他沒有吭聲,只是低頭想心事。

  周恩來肯定了毛澤東的批評,支持了毛澤東的意見,但對毛澤東對這種錯誤思想的「定性」保留了自己的看法,不同意提到這麼高度,以至沒有提到所謂右傾機會主義這個問題。周恩來簡明扼要地談了自己的看法后,側身問旁邊的王稼祥:「稼祥同志,你以為呢?」

  王稼祥說:「同意你的意見,老毛的批評是對的。在困難時期,我們要克服一切悲觀情緒,振作起精神來。」

  毛澤東有些生氣地大聲說:「這是十足的右傾機會主義行為,我們必須開展嚴肅的鬥爭。」「為了實現總的戰略目標,我們多跑點路,就如有人所講,走了一些弓背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打仗就是這樣,為了進攻而防禦,為了前進而後退,為了向正面而向側面,為了走直路而走彎路,這值得發什麼牢騷?講什麼怪話?天下的事,有時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你想這麼做,卻偏偏一下子辦不到。但轉了一個圈,事情又辦成了……我們兜這個圈子,值不值得呢?可能有人認為不值得,不是在哪裡叫苦嗎?說這樣的指揮不行嗎?要改換領導嗎?錯誤的領導,當然應該改變,瞎指揮,怎麼行?但我請問大家,這段時間的指揮,到底錯在哪裡?今後,我們還要準備走更多的路,遠征嘛,哪有不走路的?遵義政治局會議后,中央領導是正確的,要相信,不能有絲毫的懷疑和動搖。」

  

  1945年林彪和毛澤東在延安合影

  林彪坐在會場,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斜睨了毛澤東一眼:「我給中央寫信,沒有其他想法,主要是心裡煩悶……」

  不等林彪說下去,毛澤東說:「你是個娃娃,懂得什麼?」

  在毛澤東面前,那時剛28歲的林彪的確是個娃娃!

  接著毛澤東又對大家說:「由於兩個月來的機動,野戰軍已取得西上的有利條件,一般追敵已在我側后。中央過去決定野戰軍轉入川西,建立根據地的方針,現在看來有可能實現了。現在要抓緊有利時機,努力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儘快與四方面軍會合,開展新的鬥爭。」

  毛澤東的話,使眾人折服,大家對遵義政治局會議后野戰軍在黔、川、滇地區所開展的一段艱苦而又曲折的鬥爭,有了深一層的認識和理解,明確了下一步的行動,充滿信心。

  毛澤東對林彪是厚愛的,雖然林彪寫信公開要他讓位,會上他一時生氣對林彪給予了嚴厲的批評,但毛澤東在批評中仍流露著對自己部下林彪的愛護。然而一向孤傲的林彪被會議公開批評,畢竟對他是一個嚴重警告。

0

主題

1209

帖子

360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600
沙發
北極天翁 發表於 2016-5-9 04:56 | 只看該作者
太祖對林彪已經很好了,林彪該知足不該多走一步,就該一早就解甲歸田,太祖仁至義盡,不得不設計他叛國,不然早就學劉邦讓老婆刺殺韓信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9: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