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警二院
在公眾的出離憤怒中,魏則西事件繼續發酵。之前,輿論矛頭主要指向挖大坑的莆田系、保駕護航的監管部門、指假路的百度,如今,公眾反思下探,觸及了當初提供「金字招牌」的北京武警二院。 在人們心中,部隊醫院是救命保底的地方,軍醫是神聖不二的職業,這是多年來的口碑和業績所造就的寶貴形象。可是,就是這樣一家三甲醫院,竟然也會在不法商家的利益引誘下「淪陷」「失足」,的確令人震驚。 多年來,部隊醫院為駐地群眾提供有償服務,既是為了運用優勢醫療資源以彌補地方不足,這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體現。也正是基於這個緣由,當1998年軍隊和武警部隊「停止經商」「改吃皇糧」后,允許醫療等行業繼續開展對外有償服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紓解了民眾「就醫難」等問題。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軍隊開展醫療等對外有償服務,也帶來了盲目擴張、違規運行、與民爭利、滋生腐敗等亂象。特別是個別醫院、療養院、門診部和基層衛生機構,在與地方醫療合作「幌子」下,用軍隊醫療這塊金字招牌,進行利益交換。 當然,除了部隊醫院系統,在公立醫院體系中,也有不少類似問題,有的婦產科、皮膚科、耳鼻喉科多有淪陷,甚至下達創收指標、開單提成等。為掩人耳目,也往往以「醫療合作項目」為名,實質早已為莆田系等暗中侵入,化身搖錢樹,但苦果卻由民眾來承擔。 這種做法,令人深惡痛絕,也與法律背道而馳。首當其衝的,便是不法行醫的問題。儘管部隊醫院、公立醫院具有合法資質,卻不代表莆田系也都擁有「通行證」,那些頂著光環的庸醫和劣醫,與賣狗皮膏藥的「街頭郎中」,其實並沒有多少實質區別,卻危害甚烈。 再者,就是違反醫療流程和醫療道德的問題。醫乃仁術,醫療有嚴格的規章制度,《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軍隊對外有償服務管理規定》等便是。但是,在利益面前,法紀早已拋之腦後,許多涉事醫院的科室、醫生淪為罪惡藤蔓一部分。 許多曝光事件顯示,為達到不法目的,他們不惜侵害患者的信息知情權,動輒開大處方、動大手術,亂收費,一點點將患者「榨乾」。以魏則西接受的免疫治療為例,療效並不確切,被列為第三類醫療技術管理,需衛生計生委審批,目前僅三家部隊醫院通過原總後衛生部審批,但全國涉足者竟有300餘家。這種所作所為,不但是沒心沒肺,更是無法無天。 早在2006年,原總後衛生部就下達了禁令,不允許部隊醫院將科室「外包」。然而,10年過去了,在規模擴張的逐利衝動下,仍有少數單位置禁令於罔顧。魏則西事件說明,杜絕「不收手」「不收斂」,我們還在路上。 如何避免悲劇重現,讓我們每個人都不至於成為下一個魏則西,淪為「罪惡屠宰間」的受害者,需要從國家到軍隊、地方都痛下決心。 值得讚許的是,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推進,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活動已提上日程,以3年為期,分若干階段,將徹底終結形形色色的「對外有償服務」。從國家立法看,應在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探討提供虛假醫療信息、欺詐性治療等行為入罪的可能。 目前,須將追查問責作為第一要緊事,究竟是誰在頂風違紀、公然違法,如此水落石出,方能「釜底抽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