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種格律詩叫「折腰體」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5-3 04: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一句和第二句中的「個、鸝、翠」與「行、鷺、青」,第三句和第四句中的「含、嶺、秋」與「泊、吳、里」即是」句內平仄相對「。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中的「行、鷺、青」與「含、嶺、秋」即是」句間平仄相粘「。

  這是格律詩的規則,原則上必須遵守的。否則就」失粘「了,或者說」出律「了。

  但有一種詩卻例外,這就是我今天說的」折腰體「。

  折腰體是格律詩中的一種變格,古人把它定義為」中失粘而意不斷「。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云:「有絕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這裡的「八句」,即是指律詩。要強調的是,折腰后的平仄,須繼續按粘對的規律順承下去,該對的仍需對,該粘的仍需粘。

  古人這麼做主要是為了追求一種獨特的審美觀,而對於初學者,不提倡仿效。

  下面這十二首詩,是我從眾多的古詩中挑選出來的」折腰體「詩,至於從何處」腰折「,大家可以對照我上面所說的觀察一下。

  

  清江曲內一絕

  崔峒

  八月長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帶風輕。

  極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陽城。

  送沈子福歸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楊柳稀,罟師盪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遊仙游山

  白居易

  暗將心地出人間,五六年來人怪閑。

  自嫌戀著未全盡,猶愛雲泉多在山。

  春日

  上官儀

  花輕蝶亂仙人杳,葉密鶯啼帝女桑。

  飛雲閣上春應至,明月樓中夜未央。

  自君之出矣

  張九齡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自遣

  李白

  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

  晚次樂鄉縣

  陳子昂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

  題鄭家隱居

  唐求

  不信最清曠,及來秋已空。

  數點石泉雨,一溪霜葉風。

  業在有山處,道歸無事中。

  酌盡一杯酒,老夫顏亦紅。

  

  詠懷古迹

  杜甫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至今疑。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王維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不過還有一種特例,即那種一拗到底的格律詩,是折腰體的一種特例,不過史上對此爭議很多,這裡不做爭辯。下面試舉一例:

  使君席上夜送嚴河南赴長水

  岑參

  嬌歌急管雜青絲,銀燭金尊映翠微。

  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辭。

  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馬去遲。

  寄聲報爾山翁道,今日河南異昔時。

  類似的詩還有很多,有興趣的朋友還可自行查找,在此不再贅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