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家詳解習近平在網信工作會議提出的十大要點

[複製鏈接]

291

主題

291

帖子

18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rinkmilk 發表於 2016-4-22 11: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網4月21日訊(記者張艷玲 肖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4月19日主持召開了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在會上提出了讓7億中國網民振奮的十大要點。中國網記者獨家採訪了有關專家,對這些要點分別進行解讀。

我國有7億網民 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習近平指出,我國有7億網民,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網際網路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朱景文表示,中國網民已經有7億,意味著有一半以上的中國人可以通過網路平台交流意見。從政府管理角度,為真正做到人民政府聽取民意,急人民之所想,為人民服務奠定了技術基礎。因此,應該充分估計網路對現代民主政治的意義。

而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趙可金認為,這說明,目前中國還有6億多人口沒享受到網際網路發展帶來的便利,應儘快解決這種「信息鴻溝」。因此,要適應網際網路領域年輕一代思想活躍、敢闖敢幹和創新創業熱情高的民情,不斷推進信息網際網路、能源網際網路、交通網際網路等網路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為推動年輕人創新創業提供強有力的基礎設施保障。

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趙正群表示,講話首先指出我國有7億網民。這表明總書記心中首先想到人民群眾,同時也表明我國至少已經有多達7億人口接受並開始使用網路技術,開始了信息網路時代的新生活。7億網民在數量上已經接近G7,即7個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當然,我國網路和計算機技術還有需要繼續發展,廣大網民深入掌握運用網路的技術和道德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習近平強調,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網際網路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要著力推動網際網路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對此,趙可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信號,它表明在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體系中,網信工作是黨和國家治國理政全局工作中的中心工作,網信系統成為中國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的先鋒隊和主力軍。更重要的是,中國已確立了「網信立國」基本方針,此次網路安全與信息化工作座談會的召開,是中國確立網信立國方針的一次重要國家動員,它必將對推動中國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網路強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趙可金表示,打造網路強國,企業是主力軍,政府是指揮部,要推動和深化政企協作。政府和企業只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主動相互協作,才能為網路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習近平指出,要建設網路良好生態,發揮網路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這是新時代、網際網路時代的群眾路線,從網民(群眾)中來到網民(群眾)中去。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領導幹部常上網是對「開門立法」的詮釋。目前,有些部門官員沒理解「開門立法」的真正含義,舉行聽證會或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只想讓群眾點贊,而迴避或忽略群眾反應的問題。

朱景文也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領導者不能滿足於過去習慣的領導方法,必須充分重視網路的作用,善於通過網路了解社情民意,善於把領導的意見通過網路讓人民群眾知曉,聽取人民群眾的反饋,否則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

趙正群說,要求領導幹部要經常上網看看,「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實際上提出了執政黨在網路信息時代的群眾路線。這是對執政黨治國理政思想和實踐的新發展,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創新。

習近平強調,領導幹部對廣大網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讓網際網路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

對此,朱巍表示,這這是把公眾人物引入司法程序的表現。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后,把政治性公眾人物確立起來。作為政治性公眾人物,有義務容忍社會的批評,要從批評聲中吸取經驗教訓。當然,批評的聲音必須保證事實清楚。

而朱景文認為,網民意見和人民群眾意見一樣,不可能都是千篇一律的,不可能都符合領導者的觀點,因此領導者一定要有包容的心態。不要輕易扣帽子、打棍子。要看看他說的是否有道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對的、甚至謠言也要及時加以解釋和澄清。當然,任何人都有發表意見的自由,這是憲法所保護的基本權利,但在發表意見時,也應受到法律的約束,不得危害國家和社會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

習近平指出,領導幹部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對網際網路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幹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對此,朱巍認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是讓官員多吸收網民輿情,對善意批評要認真研究並轉化到自己工作中來。

趙可金也認為,網路平台不僅是社會民願的治理平台,更是引導民意的重要陣地。習近平在講話中要求著眼於將網路平台打造成新型政治關係的重要舞台,依託網路平台營造引導民意的網路政治對話體系。

習近平強調,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路空間治理,加強網路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路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

對此,朱巍認為,這是依法執法、以德治網的體現。德就是弘揚正氣、高昂正氣,德要與精神聯繫起來。習近平講話給廣大網民一個信號:網際網路不是垃圾場、不是負面情緒的宣洩場。網際網路應該有主旋律,應與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社會道德底線和公序良俗相符合,線上和線下應保持一致。當然,習近平總書記的意思不是禁止批評的聲音,而是要區分個體案例,處理好個體和整體的關係。

趙可金也認為,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必須切實加強網路治理,但需要確立疏導和管制並舉的方針進行治理。

習近平強調,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要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加快構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路安全態勢,增強網路安全防禦能力和威懾能力。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築網路安全防線。

對此,趙可金表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沒有網路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網路空間不是奉行「叢林法則」的野蠻社會,而是完全便利的創業天堂。

習近平強調,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推進網路強國建設,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趙可金認為,網際網路既是一個創業的平台,也是一個民意彙集的場所。在網際網路社會,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各種在現實空間中的社會工作體系也必須在網際網路領域建立起相應的社會治理體系。中國需牢固樹立「網信立國」方針,在政府上網工程、電子政務等前期工作基礎上,著力打造有效民願的網路社會治理體系,這不僅關係到中國的政府能力,也攸關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根基和政治生命力。

習近平指出,要儘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抓住基礎技術、通用技術、非對稱技術、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核心技術研發。要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辦大事,積極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探索搞揭榜掛帥,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新技術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只要有利於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有利於改善人民生活,我們都不拒絕。

趙可金認為,網際網路本質上是一場信息技術革命,如果不在核心技術上獲得突破,網路強國就無從談起。尤其是在複雜鬥爭的國際局勢中,高精尖的技術是網路強國的可靠保證。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通過制度創新、體制創新和理論創新,為突破核心基礎提供強大助力。

習近平強調,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網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為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解放思想,慧眼識才,愛才惜才。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要建立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

趙可金表示,網路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建設網路強國,必須有一大批卓越的網路人才大軍,這是中國網路強國持續發展的可靠保證。

37

主題

1999

帖子

243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36
沙發
ppooiiuu 發表於 2016-4-23 17:24 | 只看該作者
此帖僅作者可見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3: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