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毛主席當年的教改失敗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4-13 2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danny

  我不同意現在有人說毛澤東仇視知識分子。

  恰恰相反,毛主席很重視知識分子,而他本人,就是登峰造極的知識分子。試看他那一代的文人,有錢學森,鄧稼先等大科學家,有無數的國學家,畫家,水平比現在很多附庸風雅的文人要高得多。毛主席沒有仇視他們。

  毛主席反對的,是當時中國教育制度培養出來不少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有些人現在還很活躍,為美日做奴才,試圖影響政府的政策。

  即使是現在,也有很多人在反思我們現在的一套教育制度是不是出了毛病,為什麼出不了真正的人才,而歐美的名校就行呢?可見毛主席當時已經在思考這個問題,並且打算通過文化大革命來進行教學革命的實驗。

  當然,這失敗了。這並不是因有些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因為毛主席沒有上過正規大學,所以仇視上過的云云,而是毛主席覺得教育不應該是象牙塔,脫離工農兵。文革一開始,其中一個主要題目就是教改。而這沒有現成的榜樣,只能打爛舊的去探索。打爛以後就是停課鬧革命,複課鬧革命,工宣隊,軍宣隊進駐等等,操之過急,出現了失控的局面,這就是文革的錯誤。

  說是操之過急的原因,除了毛主席外,我們現在看來,還有當年從上到下各級幹部,無論從思想水平,教育水平,政策水平都不能說是具備了進行這樣一場深刻革命的條件。學生只能跟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行事,而各派人馬對「最高指示」很快發展成各取所需的去理解。一場運動很快就成了學生斗老師,老師互斗的鬧劇。學生,當年的紅衛兵很快就發現教育系統的問題不在學校內,於是走上社會,聯合工人農民,大家都來清算17年積累下來的私人恩怨,而且堂而皇之的把私人矛盾上綱上線,糾纏不清,整個局勢變得混亂不堪。

  文革教改失敗,毛主席也沒有不承認。但到死,他也認為必須要有無產階級的教育事業,要出無產階級的人才。但教育事業是百年樹人,毛主席他老人家是看不到了。

  我們現在由社會辦學,是出了大量的大學生。從這個基礎上,會有好的人才。但更主要的,是如何培養學生一輩子的自學能力。能自學,就能成為一方面的人才。

  毛主席當年所提倡的,是讓學生在「德,智,體「 三方面全面發展,以及能培養這樣的學生的教師和學校。這個目標,永遠不過時。

  好的社會道德非常重要。而這是很多人所忽略的,因為不在學術範疇。而道德是好的教育的基礎。

  有毛主席的教育路線在,起碼就不會出現像范跑跑這樣的北大學生,這樣厚顏無恥的老師,這樣無視社會輿論去包庇他,讓他繼續毒害學生的學校。

  現在有人把毛主席的一句插話:「不要迷信大學教育,我就是綠林大學畢業的嘛」!拿出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須知,毛主席說這句話的時候,是為了鼓勵當時許許多多的領導幹部好好學習,不要怕困難,不要迷信舊的一套教育制度,不要被一些人唬得不敢學習了。

  毛主席有關要解放思想,打破迷信的豪言壯語很多。他本人就是從自學中成才的,並沒有受過我們現在很多人迷信的學歷,如大本,研究生,碩士,博士文憑什麼的教育。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世界現代史上最偉大的人物——我想,古今中外,沒有一個革命家和軍事家,具有像毛主席那樣多,那麼深的文化修養——他的文章,詩詞,書法,哲學,戰爭與革命建設的理論,至今仍無人能望其項背。

  毛主席以這樣的身份鼓勵後進的幹部去學習,是沒有錯的。須知,中國革命的勝利,是靠主要是農民組成的革命軍隊,用軍事手段取得的。自然,革命勝利後部隊的人就接管了國民黨留下來的各級政權。這些幹部多數是沒有文化的。如果毛主席不去教育他們,要他們去好好學習文化,又如何能靠他們去治國呢?

  接管政權的在職的幹部們,年紀都不小了,要他們去完成高深的文化學習,自然是不可能。那麼「綠林大學」的說法就出來了。當然不是土匪大學,但當年在上海辦的有一個「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就可以歸為這一類不正規的速成大學。校長舒同,時任中共中央華東軍社會部部長,候任台灣省委第一書記(沒去成),本身也沒有讀過大學,不過喜歡書法,多年來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還被北大方正電子改良后選入電子字型檔,成為「舒體字」發揚光大。舒同個人的成就,是不是比當時和現在許多有文憑的人要高呢?

  你看看當年毛主席說的這一段插話是不是有道理呢?這個其實跟某些人斷章取義去理解的,毛澤東仇視知識分子,要打倒大學是不沾邊的。

來源:  中國將軍政要網

0

主題

292

帖子

1485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5
沙發
cantaoli 發表於 2016-4-18 14:28 | 只看該作者
問題是他將知識分子趕回農村耕田,重新變回綠林好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6: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