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高位癱瘓者大腦植入計算機晶元能彈吉他(圖)

[複製鏈接]

651

主題

945

帖子

5436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蔚藍色的雲 於 2016-4-15 10:31 編輯


伯克哈特在玩一款基於吉他的電腦遊戲。


在電腦晶元的幫助下,伯克哈特可以用右手握住一個瓶、把瓶內的東西倒進一個罐子、拿起棍子攪拌液體。


棍子攪拌液體



伯克哈特此前只能一直睡在病床上。

據英國廣播公司13日報道,這名24歲的男子名叫伊恩·伯克哈特,住在美國俄亥俄州都柏林,6年前因為一場車禍脊髓受損,造成胸部以下癱瘓。

最近,科學家們將一款感測器植入伯克哈特的大腦,以取代他受損的脊椎神經,用來溝通伯克哈特的腦部和手部肌肉。

感測器讀取大腦指令

感測器的工作原理是:伯克哈特的大腦發出指令,感測器讀取指令后,交由外部的計算機解讀,計算機會精確地刺激伯克哈特的手部肌肉,讓他的手完成動作。除了大腦中的感測器,伯克哈特的右手還需要戴上一個配有130個電極的「刺激手套」,以刺激在他右臂上的肌肉。

迅速學習新動作

伯克哈特表示,初期實驗異常艱難。「你必須把所有動作一步一步分解,再集中精力地想象它的執行過程,普通人完全不可能想象它的艱難程度。」

不過,隨著練習增加,伯克哈特正在迅速地學習新的動作。他現在夢想著恢復兩隻手的全部功能,「這樣可以讓你更獨立,不必依靠其他人進行簡單的日常生活。」

依靠大腦內的電子感測器傳送信號,四肢癱瘓的美國男子伯克哈特恢復了右手的部分活動能力。現在,他能夠用右手攪拌咖啡、刷信用卡,甚至玩吉他。伯克哈特是近代醫學史上第一個成功恢復活動的癱瘓案例。(靈犀)

難點:實驗場景搬到日常生活

《自然》期刊稱,這項研究標誌著用計算機來攻克脊髓損傷的時代已經到來。2012年,科學家成功讓一名女性患者用自己的大腦來控制機器人手臂。

為伯克哈特植入感測器的阿里·雷扎伊博士說:「隨著這項技術的發展和成熟,它將讓患有脊髓損傷、創傷性腦損傷、中風等患者受益,讓他們過上更加獨立的生活。」

研究人員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把實驗室的場景搬到日常生活中。這種方法需要手術治療,連接笨重的電纜,還需要一個超級計算機來執行複雜的運算。就連伯克哈特也只能每周在實驗室「活動」數小時。

另外,伯克哈特的動作並不像平常人那樣自然。因為大腦的運動皮層具有百萬個神經元,只有幾百個能被電腦晶元讀取。這項技術只有得到改進,患者的動作才能更接近真實的人類運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26 22: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