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洲股市3月漲勢收尾 投資者仍擔憂動蕩再現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4-2 22:49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多數亞洲股市在3月份都以漲勢收尾,在經歷了2016年開年的動蕩局面后收復部分失地。但許多市場觀察人士稱,他們擔心市場可能會再度出現劇烈波動。

亞洲股市第一季度的表現大相徑庭。上證綜合指數雖然在3月份上漲了11.8%,但在整個第一季度還是下跌了15.1%。日經指數儘管3月份取得4.6%的漲幅,但在第一季度累計下挫12%。

此外,東南亞許多規模較小的股市在第一季度實現大漲,泰國和印度尼西亞股市分別上揚9.3%和5.5%。

里昂證券(CLSA)亞洲銷售和交易主管萊文( Robert Levine)稱,第一季度市場波動非常劇烈,許多投資者仍持觀望態度,錯過了漲勢。

總體而言,根據可獲得的最新數據,截至周三亞洲市場收盤,MSCI明晟亞太指數(MSCI AC Asia Pacific Index)在3月份累計攀升8.1%。在此之前,該指數曾連續三個月下跌。不過,截至周三收盤時,該指數在第一季度累計下跌2.4%,未能收復年初的失地。相比之下,截至周三紐約市場收盤時,標普500指數在第一季度累計上漲1%。

交易員們表示,鑒於近期市場回升,他們預計有更多投資者將重返亞洲市場。不過,美國、日本等多國央行都計劃在4月份召開會議,這些央行的貨幣政策決定有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

星展財富管理(DBS Wealth Management)在一篇題為《4月份市場重現劇烈波動》(the return of volatility in April)的報告中將近期全球股市的回升稱作一次技術性反彈。

報告稱,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於4月26-27日召開政策會議之前,市場會開始變得緊張。星展還著重指出可能存在的其他壓力,包括企業盈利持續下降、全球貿易萎縮以及大多數經濟體增長不斷放緩。

基金經理們表示,大宗商品價格和亞洲貨幣仍可能走軟,而且不排除中國因素帶來意外變數的可能,比如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或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陷入困境。股市近期大漲也引發了對這輪漲勢可持續性的質疑。

不過,交易員稱,投資者們一直坐擁大量現金,因而也更傾向於擠入那些回報率回升的市場。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海外投資者向除中國以外的亞洲新興經濟體股市投入了105億美元資金。這是自瑞信10年前開始統計該數據以來對該地區的第九大月度投資規模。

海外投資者也冒險返回中國內地市場。據路透社(Reuters)的數據,今年3月,海外投資者通過滬港通向中國內地股市投資人民幣156億元(合24億美元)。這是自去年5月(中國股災爆發前月)以來流入金額最高的一個月。

各國央行在刺激經濟增長方面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大,這是長期困擾全球市場的一個問題。

例如,在亞洲,日本央行的年度資產購買計劃力度超過其他央行的舉措,而且該央行的負利率政策效果與決策者的初衷相悖,帶來的卻是日圓兌美元升值。德意志資產管理(Deutsche Asset Management)稱,與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所持各自國債比例相比,日本央行所持日本國債的比例更高。

雖然日經指數在3月份上漲,但投資者擔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的增長策略將會碰壁。今年迄今為止日圓兌美元上漲近7%,削弱了日本出口商的競爭力。

就美國而言,預計美聯儲4月份將暫不加息,但很多人預計該央行將在6月份加息。美國中長期國債收益率的上升可能促使投資者賣出風險較高的資產,其中包括亞洲新興市場資產。

美聯儲曾暗示其今年將加息兩次,而不是之前預示的四次。就目前來看,美聯儲發出的這一信號一直對市場起到安撫作用。大宗商品價格在屢創數年低點后企穩。根據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對市場走勢關聯度的分析,這應會令亞洲股市受益,就連韓國和印度等石油凈進口國也將受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8: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