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媒:習奧會成核峰會焦點 安倍被撇一邊

[複製鏈接]

302

主題

302

帖子

192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ongjizhong 發表於 2016-3-31 1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參考消息網3月31日報道 外媒稱,當世界領導人31日齊聚華盛頓參加峰會時,奧巴馬總統只會與其中一人舉行雙邊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3月29日報道,此次會談顯示出兩國關係的重要性。不斷崛起的中國看來決心成為亞洲的主導者,美國則發誓要保住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但是,中美兩國關係正處於15年來的最低點。

報道稱,至於此次會晤能取得什麼實質性成果,人們的期望值很低。因此,可能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有些中美分析人士表示,兩國領導人要緩和緊張關係會相對容易些。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分析人士包道格說,雙方若能在南中國海問題上都有所克制將是有益的。

另據俄羅斯《獨立報》3月30日文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二人將在華盛頓的核安全峰會期間展開會談。習近平是奧巴馬此次將會見的為數不多的領導人之一,這體現了白宮對美中關係的重視。

文章稱,如今,美國的總統競選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中國問題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一些參選人說,應當對華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並指責北京的非正當競爭導致美國人失去就業崗位。然而,歷史經驗表明,一旦新政府上台,競選承諾就會被拋到九霄雲外。

文章稱,北京對此非常清楚。中國相信中美關係向前發展的大勢不會改變。它的底氣來自兩國接近5600億美元的貿易額。誰都不願破壞互利的商貿往來。

經濟主題將在此次習奧會期間佔據重要地位,雙方或許會簽署相互投資協定。相關文件的醞釀已耗時多年,倘若能夠談妥,兩國的相互投資金額將顯著上升。

文章稱,在習近平訪美前夕,中國官員在講話中著重強調了兩國關係的積極一面,但也承認雙方存在重大分歧。其中包括朝核問題和雙方圍繞南中國海的糾紛。此次會晤能否找到給緊張氣氛降溫的良策?此次會晤的成果將決定全球尤其是亞太地區很多問題的走向。

據共同社3月29日報道,日本政府相關人士29日透露,日本政府已經向中方徵詢意向,希望在即將於美國華盛頓召開核安全峰會期間,舉行首相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腦會談,但是,中國政府未給予回復。日本政府認為會談難以實現,將探索以站立交談的方式實現兩人的接觸。

報道稱,預計兩人再次會談有可能會在中國9月舉辦二十國集團峰會時或峰會以後。

報道稱,雖然不清楚中方未予回復的理由,不過熟悉日中外交的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對首相介入南海感到不滿,大概打算無視」日方的會談要求。習近平將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韓國總統朴槿惠在核安全峰會期間舉行雙邊會談。

另據彭博新聞社網站3月30日文章,中國國家主席與日本首相本周有機會在華盛頓坐下來商討如何防止愈演愈烈的緊張氣氛再度破壞亞洲這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商貿關係。但是,他們也許會放棄這個機會。

文章稱,中國國家主席與日本首相已經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未曾舉行面對面會談,使兩國關係走出2012年低谷狀態的努力顯示出停滯跡象。在兩個人準備與另外多位國家領導人一起出席核安全峰會之際,兩國政府官員均對會談的可能性輕描淡寫。不過,對於這種會面,雙方可能是在舉行前不久才確定。

文章稱,兩年多前,中日關係曾出現脆弱的緩和,卻因為領土糾紛和圍繞日本好戰歷史揮之不去的互不信任而岌岌可危。日本加緊批評中國在南中國海咄咄逼人的做法激怒了中國政府,同時兩國船隻和飛機不斷在有爭議島嶼周邊相互尾隨。

日本名古屋外國語大學教授川村范行說:「我們當然不能說中日關係眼下已經修復,中日需要就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問題深入溝通以避免不穩定局面。當然,美國也希望如此。」

文章稱,安倍一直表示仍希望在國際會議的間隙同中國領導人會晤,但是,中方指責日本不斷在很多方面找中國的麻煩,是典型的兩面派。

雖然中日兩國領導人未必會在華盛頓直接接觸,但是,雙方都樂於接受美國的外交倡議。核安全峰會期間,奧巴馬將同習近平單獨會晤,並同安倍和韓國總統朴槿惠舉行三方會談。中國國家主席與日本首相可能要到9月在中國杭州舉行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會議時才會再同時露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4: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