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融時報:中國網際網路數字有無水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3-30 0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大數字在不斷變得更大。

  上周一,電商集團阿里巴巴(Alibaba)宣布,該公司實現了3萬億元人民幣(合4620億美元)年電商交易額的目標。這個數字大於2015年美國電商市場的總體規模。根據上月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估算,去年美國電商交易規模為3410億美元。

  接下來的一天,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打車平台滴滴快的(Didi Kuaidi)宣布,日均完成訂單首次突破1000萬,該公司表示這使它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出行平台」。

  中國網際網路用戶數量龐大。中國多家網際網路公司的估值在世界上屬於最高之列,這是因為人們認為,中國的6.68億網際網路用戶在這些公司的平台上頻繁點擊、購買、搜索、消費。

  但是,儘管很少有人懷疑中國網際網路有著令人暈眩的增長故事,但這種增長有多快是值得討論的。分析師們對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種種說法持保留態度,有些分析師直截了當地表示出懷疑。

  位於北京的諮詢公司BDA的董事長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表示,網際網路公司的增長速度應該很高,這是有合理原因的。「在中國,線下服務要麼很差、要麼低效,所以線上服務對商業產生了過大的影響,」他說,「這就帶來了跳躍式發展和高增長。」克拉克寫了一本關於阿里巴巴的書。

  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巨大的競爭,都爭當第一——所以有追求更大數字的動力」,他說。

  位於上海的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hina Market Research)的創始人雷小山(Shaun Rein)說,中國網際網路市場「無疑是巨大的」,但人們一直認為相關數字或許被誇大了。

  比如,阿里巴巴在線市場的許多商家通過刷單提高店鋪星級。「商家都想要五星級,實現目標的手段就是刷單,」他說。

  他估計,刷單數量佔到阿里巴巴商品交易總額(GMV)的20%至30%。位於北京的美奇金投資諮詢公司(J Capital Research)的負責人楊思安(Anne Stevenson-Yang)甚至認為,阿里巴巴的GMV被高估了50%。

  阿里巴巴稱這些估算「毫無根據」,並表示:「我們在計算GMV過程中採取了審慎的方法,剔除了虛假交易和高於某一數額的交易。」

  楊思安已多次使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她眼中虛高的網際網路統計數字上——虛報數據是迫於融資壓力。

  「這些公司壓力很大,必須展示出類拔萃的規模增長,這些統計數字說好聽點是出處不明,」她說。

  比如,她指出,政府數據顯示,中國86%的網際網路用戶的月收入不及5000元人民幣(合769美元)。

  可是根據瑞信(Credit Suisse) 2月發布的研究報告,2015年他們用阿里巴巴的支付平台支付寶(Alipay)完成了12萬億元人民幣(合1.9萬億美元)的交易。

  根據Juniper Research的數據,這1.9萬億美元與2015年PayPal 2820億美元的總交易額形成鮮明對比,而且相當於全球總交易額的三分之二。在Juniper Research研究報告的撰寫人溫莎•霍爾登(Windsor Holden)看來,支付寶的交易總額「看起來非常高」。

  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拒絕置評,但位於北京的諮詢公司艾瑞諮詢(iResearch)的一位分析師稱,這個巨大的數字可以從支付寶處理的大量非電子商務支付得到一部分解釋。艾瑞諮詢的數據為瑞信所採用。

  楊思安稱,一個令人困惑之處是企業如何界定它們的統計指標。

  阿里巴巴和Facebook等企業報告的是使用其服務的「活躍用戶」,而社交媒體和遊戲巨頭騰訊(Tencent)報告的是其社交媒體軟體QQ和微信(WeChat)的月「活躍賬戶」。去年9月,騰訊報告稱,QQ月活躍賬戶為8.5億,相當於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INIC)提供的中國網際網路用戶總數的127%。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長久以來一直面臨著圍繞其GMV的疑問。像其在中國的競爭對手京東(JD.com)和總部位於美國的eBay一樣,這一總數中包含未完成支付的商品。不過京東自稱更加嚴謹,如果單筆未支付交易超過2000元人民幣則不會統計在GMV中。京東本月公布財報時表示,如果用阿里巴巴的方法來計算,其GMV將增加31%。

  2014年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以後,阿里巴巴改變了其GMV的定義。以前它不統計所有超過10萬元人民幣的商品,然而在其最近一次年報中,阿里巴巴稱其只排除了「超過特定數額的特定產品類別的交易,以及買家每日超過特定數額的特定產品類別的交易」。

  阿里巴巴最近試圖將重心從銷售額轉向營收等其他增長指標上。上周,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Joe Tsai)在宣布GMV取得里程碑增長時稱,該公司的重點已放在追求高質量增長和可持續增長方面,這意味著其不再單純從GMV增長的角度來衡量成功與否。

  這一言論讓克拉克有點困惑。「這是件奇怪的事。他們發布了一個數字,似乎又不願我們以後關注這個數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2: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