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04中國科學家十大發現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5-1-10 22: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SARS病毒進化規律

  2004年初,經過8個月的聯合攻關,中國科學家在防治SARS基礎理論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2004年1月29日美國出版的國際權威雜誌《科學》全文公布了中國課題組研究SARS的分子流行病學,解析SARS冠狀病毒分子進化規律的最新成果。

  這是中國科學家在SARS研究中所獲得的又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科研成果,為防治SARS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

  2、綠葉高效捕捉光能的奧秘

  世界權威科學雜誌《自然》2004年3月18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植物研究所合作完成的「菠菜主要捕光複合物(LHC-II)晶體結構」研究成果,認為光合作用由捕光系統和光反應中心兩個「接力手」來共同完成,捕光系統負責把「接力棒」傳給光反應中心。而捕光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是植物高效利用光能的結構基礎。LHC-II這種膜蛋白是綠色植物中含量最豐富的捕光複合物。

  這一研究的意義十分重大,可能會對人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

  3、翼龍胚胎化石出土

  世界上第一枚翼龍胚胎化石,近期在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被古生物學家汪筱林、周忠和博士發現。去年6月10日,相關研究論文刊登在世界最著名的學術刊物《自然》雜誌上,人們從此獲得了強有力的證據,證明翼龍是卵生。

  4、發現貴州「小春蟲」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均遠等人在貴州省甕安縣的前寒武紀地層中,首次發現迄今最古老(距今5.8億年)的兩側對稱動物化石。這項發現在科學界激起巨大波瀾,有專家認為,該化石發現的最大意義在於挑戰了「寒武紀大爆發」理論。

  5、果蠅有過目不忘的高超本領

  歷經兩年時間,耗費近800瓶果蠅之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唐世明終於得出結論:果蠅雖然身體小,但眼睛卻很「刁」,不但能夠識別簡單圖形,而且還有過目不忘、吸取教訓的本領。相關論文發表在2004年8月13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國外專家對這一研究成果評論說,「這一發現,使昆蟲視覺與脊椎動物視覺在認知層面上統一起來,是昆蟲視覺神經機制研究取得的一個重大突破」。

  6、揭開恆星形成新謎底

  2004年10月20日世界天文學專業頂級刊物―――美國天文學會《天體物理快報》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王俊傑博士的論文,王俊傑認為,銀河系中的一些恆星是由銀河系內的星雲和星系際間(星系與星系之間)的星雲發生碰撞所形成的。與此同時,宇宙中仍然存在著類似於宇宙大爆炸后「第一代恆星」的形成過程。

  7、領銜繪出四種雞基因圖譜

  一隻破殼而出的嫩黃色小雞「大搖大擺」登上了近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封面。在它毛茸茸的身子背後,是由T、A、G、C四個字母排列而成的生命密碼―――――世界首張雞基因組序列框架圖。這是多國科學家經過數年努力繪製成的第一張母雞基因序列分析圖,也是人類首次完成鳥類動物的基因解密工作。該項研究成果填補了哺乳動物和基因組序列已知的其他物種(蠕蟲、蠅類和魚類)之間的演化空白。

  8、揭開水黽輕功奧秘

  小型水生昆蟲水黽在水面上滑行時,既不會劃破水面,也不會浸濕自己的腿,它是如何練就了如此的水上絕技的?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江雷和博士生高雪峰在2004年11月4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揭開了水黽「水上輕功」的奧秘。該發現可望在不遠的將來設計出新型微型水上交通工具,如無舷船舶。該發現還可用於新型防水紡織品的生產,甚至人類的水上行走都成為可能。

  9、發現家蠶性別控制開關

  中國科學家在家蠶性別控制網路中發現了參與「蠶寶寶」生長、發育調控這兩個方面功能的83個基因,其中包括性別控制的同源基因。這些關鍵基因的獲得,為農民實現只養吃桑少、吐絲多的雄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重要功能基因的發現,徹底突破了繭絲蛋白質合成相關基因克隆和研究的瓶頸,對於研究蠶絲如何高效合成的分子機理奠定了良好基礎。這一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10、發現物質第五態

  台灣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酯膜結構的新的物質狀態,這種物質狀態相對於已有的固體、氣體、液體和液晶,成為物質的第五種狀態。這是全世界第一次觀察到這種新的物質狀態。

來源:北京科技報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451

主題

2036

帖子

82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21
沙發
cywb 發表於 2005-1-11 11:31 | 只看該作者
可敬的中國科學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9

主題

2112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3
せδつ琴心ず 發表於 2005-1-12 15:30 | 只看該作者
PFPF!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2678

帖子

68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7
4
ぜ射手の天秤い 發表於 2005-1-12 18:52 | 只看該作者
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62

帖子

24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24
5
股記 發表於 2005-1-22 16:56 |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學術論文都是國外發表呢,值得深思,檢討。我們國家幹什麼去了。。。

都是八卦新聞,給科學家一點空間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2

主題

586

帖子

2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6
6
lxx267 發表於 2005-1-27 05:47 | 只看該作者
10、發現物質第五態

  台灣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酯膜結構的新的物質狀態,這種物質狀態相對於已有的固體、氣體、液體和液晶,成為物質的第五種狀態。這是全世界第一次觀察到這種新的物質狀態。


這個倒是很新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