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龍煤欠薪背後:一年虧損60億 政府曾1次30億救急

[複製鏈接]

265

主題

265

帖子

167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hitecloud123 發表於 2016-3-26 1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全國兩會期間,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在黑龍江團組開放日稱龍煤集團沒有少發一個月工資。這一因領導掌握信息不準確而導致的失實表態,激化了龍煤欠薪矛盾。【特別報道】龍煤「欠薪事件」之後《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徐豪 | 北京報道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龍煤集團」)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那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煤炭企業,企業職工約25萬人。在兩會之前,有關龍煤集團陷於虧損困境、拖欠職工工資的報道已頻繁見諸報端。但最終讓此話題發酵成「衝突」,緣起兩會期間黑龍江省開放日。3月6日上午,黑龍江團組開放,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回應社會對龍煤集團改革的關切時表示:「龍煤井下職工8萬人,到現在為止,沒有少發一個月工資,沒有減一分收入。」陸昊在北京的這一表態,令千里之外的龍煤集團炸開了鍋。幾天以後發生的一切,證明陸昊所言並非實情。3月12日下午,陸昊在北京緊急召開龍煤集團脫困發展工作專題會議確認,龍煤集團嚴重虧損導致現金流消耗,目前仍拖欠職工工資、稅收和企業應上繳的各類保險,不少職工生活遇到困難。這次會議還表示,要深刻吸取掌握、報告情況信息不準確的教訓。次日,陸昊接受媒體採訪承認,「井下職工確實有欠薪,這個情況,我說錯了,不管什麼層級報告錯了,不管任何原因,錯了就要改」。這一波三折的「欠薪真相」,背後正是以龍煤集團為代表的傳統能源企業的轉型之困以及黑龍江經濟的轉型之困。一年虧損60億,政府曾一次輸血30億元救急龍煤集團是2008年4月由黑龍江省國資委出資組建的省屬國有大型煤炭企業集團,下設龍煤股份公司、雞西礦業集團、鶴崗礦業集團、雙鴨山礦業集團、七台河精煤集團等,其原主體為黑龍江龍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龍煤集團原主體於2004年12月正式在哈爾濱掛牌成立,由長期分散經營的黑龍江省內四大國有重點煤礦企業聯合創辦。剛成立不久,龍煤就曾計劃赴港上市,著手進行股份制企業的改制。但因礦難事故,龍煤集團上市計劃三度擱淺。據公開數據披露,公司自煤價下跌的2012年開始就連續虧損至今,虧損額越來越大,龍煤集團2012年凈虧8億元,2013年虧損擴大到23億元,2014年虧損接近60億元。2015年前三個季度,龍煤集團虧損33.8億元。目前,龍煤集團仍面臨著生產和銷售雙重下滑的嚴重困境。資料顯示,龍煤集團2015年前三季度的原煤產量完成3546萬噸,同比減少145萬噸;商品煤銷量完成2512萬噸,同比減少47萬噸。產量下滑的同時,售價也岌岌可危。在商品煤綜合售價方面,龍煤集團2015年前三季度完成434.57元/噸,同比減少87.99元/噸;集中銷售完成445.84元/噸(含稅),同比下降92.99元/噸。龍煤集團的盈虧狀況,不僅關係到其自身約25萬員工的生存,也關係到黑龍江省內一批與之有業務關聯的企業及金融機構的共同利益,還關係著黑龍江的發展穩定。可以說,黑龍江也在舉全省之力幫助龍煤集團解危度困。2014年5月5日,陸昊就龍煤集團遇到的困難、問題以及下一步改革發展措施曾進行過專題研究。一個多月後,決定安排30億元緩解龍煤集團流動資金困難。龍煤集團自身也列出了扭虧為盈的時間表:到2017年,省內外煤炭產量穩定在6000萬噸,240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為大慶石化配套的120萬噸甲醇項目投入運行,礦區轉型初具規模;到2019年,外埠委託承包煤礦形成3000萬噸規模,180萬噸甲醇轉60萬噸烯烴項目建成投產,240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全部建成發電。產能過剩,資源枯竭,資金困難,怎麼辦?那是未來數年龍煤集團的規劃。而眼下更為緊迫的現實是,欠薪問題怎麼辦?「黑龍江省委的財力就300億,龍煤每年的工資就100億,如果真正出現資金鏈斷裂,全部停產,先不說安全和穩定的問題,我們省級政府都沒有財力來救龍煤。」陸昊也頗感無奈。那麼,解決欠薪的錢從哪裡來?陸昊說,這需要企業和政府共同努力,龍煤集團要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籌措資金,要調度正常經營資金,還要努力盤活非經營性資產、非主業對外投資,還要及時清理應收賬款。同時形成與銀行之間合理的資金周轉關係,現在要把保證職工工資及時發放和防止資金鏈斷裂作為最重要目標。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煤炭經濟持續下行,進入需求放緩期、產能過剩和庫存消化期、環境制約的強化期和結構調整攻堅期,四期並存的發展階段。煤炭市場需求不足與產能過剩、進口總量依然較大的矛盾愈加突出。同時,在龍煤集團四大礦區中,七台河已被國家列入資源枯竭城市,鶴崗被列入資源瀕臨枯竭城市。與傳統能源國企一樣,龍煤集團在發展煤炭生產的同時,還配套形成了礦區鐵路、機械加工、地質勘探、水電通信、建築建材、矸石、火工、林業等多元產業。目前,在煤炭主業「陷落」之後,多數其他產業由於經營不善,難以對主業形成補充和拉動,甚至形成包袱。今年的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推動龍煤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大力精簡管理機構、盤活非經營資產、清繳應收賬款、強化正風肅紀,擴大省內優質煤市場份額,發展新興產業,用2~3年時間組織化分流5萬職工,儘快改變萬噸採煤用工高達48人是全國平均3倍的落後局面,及時化解資金鏈中斷風險。欠薪和裁員,這無疑是龍煤集團乃至黑龍江當下面臨的棘手問題。陸昊表示,現在要保證職工工資和防止資金鏈斷裂,這兩個最重要的目標。「一旦資金鏈斷裂,企業停產,更多的職工會失去主要收入來源,現在企業要把這兩個問題當作最核心的問題解決。」對連續幾年GDP增速墊底的黑龍江來說,因「大」而「困」的龍煤集團,也是全省發展轉型時期的縮影。例如黑龍江石油量價雙降、煤炭行業需求不振,對全省經濟增速的下拉就達到4~5個百分點。「黑龍江要向4個領域要新的發展動能:一是市場化改革;二是創新驅動;三是人才戰略;四是供給市場主體競爭力提升。我們還要在國內有需求增長空間、黑龍江有供給優勢的領域下手。」陸昊表示。(中國經濟周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5: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