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瀾湄合作,何須美日輿論說三道四

[複製鏈接]

560

主題

662

帖子

341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未知之佛

Rank: 4

積分
34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23日在海南三亞舉行,並於當晚發表「三亞宣言」和「瀾湄國家產能合作聯合聲明」。兩項文件提出瀾湄合作的三大支柱和五大優先方向,三大支柱包括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五大優先方向指互聯互通、產能、跨境經濟、水資源和農業減貧合作。可以說,瀾湄合作從一開始就勾勒了宏大的框架。

  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同飲一江水,它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進入東南亞后叫湄公河。六國開展次區域合作既有地緣優勢,也有現實必要性。水是流域內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資源,國際河流的沿線國家搞好了就親上加親,搞不好就會怨因鄰生。

  瀾湄流域早已不是一個封閉的地緣,這個次區域外套著東盟的大區域,並連接著更遙遠力量的關切。從上世紀90年代中國單獨或協調下游國家開發瀾滄江-湄公河開始,域外的議論就比較活躍。在2014年11月中國關於建立合作機制的倡議得到其餘五國響應后,美日等國輿論的各種冷水就一瓢一瓢地潑過來。

  唱衰和唱空瀾湄合作是域外聲音的主調。那些聲音的大意是:中國不僅是大國,而且居瀾湄上游,既有主導六國合作的經濟政治實力,又把控著下游國家供水多少的命脈。因此它們一直或明或暗地宣揚,中國想通過這個次區域合作機制擴大對其他五國的影響力,甚至想「控制」它們。

  本月15日起,中國應越南要求打開雲南景洪瀾滄江水電站的閘門,加大下泄水量,以解下游近一段時期的旱情。這一在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廣受歡迎的舉措卻被美日媒體做出各種曲解,宣稱中國通過它展現了控制力,今後有可能對放水收費等等。

  客觀說,在國際河流的流域中,上游國家天然具有優勢和主動,這是世界性常識。上世紀90年代起,下游國家就有各種擔心,直到今天那些國家也有一些人沒有完全消除對瀾滄江水壩的不踏實感,這都在情理之中,中國對此也能夠理解。然而中國水壩從未實際損害下游國家的利益,不僅如此,上游水壩起到澇時攔洪、旱時補水的作用,時間正逐漸證明這個道理。

  美日輿論還渲染中國對瀾湄合作的「主導作用」,關於這點也不妨打開天窗說亮話。在多邊合作機制中,國際輿論都習慣於給其中一個或兩個實力最強的成員貼「主導」的標籤。如果說中國被定義成瀾湄合作「主導力量」的話,中國對這個角色一定會保持一份敬畏之心。平等合作是中國的對外基礎性思維,中國一定會慎用自己的影響力。

  對挑撥中國與湄公河沿岸國家的關係,美日等一直懷有濃厚興趣。美日輿論好像比湄公河國家還擔心後者可能從與中國的合作中吃虧,在戰略上受制於中國。由於美日在湄公河國家都有投資,它們的非政府組織在那些國家比較活躍,因而其態度對當地輿論有一些影響。

  湄公河國家的政府都對建立瀾湄合作機制態度積極,因為發展經濟、鞏固區域內友好關係是各國政府的共同願望和使命。中國與那些國家開展政府間合作的經驗也很豐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應推動今後的合作也向湄公河國家的基層深入,讓當地民眾對合作成果的感受更明顯和直接,這對抵禦美日等對湄公河國家與中國合作的攻擊非常重要。

  對美日向湄公河國家投資、與它們加強關係,中國人並不介意。而湄公河國家鄰近中國,它們同中國發展合作,外部就更不應耍小心眼,說三道四了。


我拿你當人看,你卻學狗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08: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