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布魯塞爾爆炸,將歐盟推向十字路口

[複製鏈接]

1092

主題

1519

帖子

644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七界殺星

Rank: 5Rank: 5

積分
64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如果歐盟國家的社會中統一的價值觀不復存在,那麼反映到政治實踐中,顯然會有讓歐盟原本就艱難不堪的步履更加沉重起來。

  3月22日格林尼治時間9點半,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機場和靠近歐盟總部的地鐵站短時間內發生三起爆炸案,目前造成至少31人死亡,135人重傷。短時間內,能夠在兩地發起三次爆炸襲擊的組織毫無疑問是一群擁有足夠物質條件和相關技能的老練的恐怖分子組織實施的,ISIS宣稱對此負責應當是所言不虛。

  跡象

  自從巴黎恐怖襲擊之後,歐洲各國反恐壓力與日俱增,不同國家的警方之間的交流合作也上了新台階。

  就在四天前,比利時警方剛剛捕獲了巴黎襲擊案的主要嫌疑人之一薩拉赫,同期起獲了大批的武器彈藥。這顯然是比法雙方警務情報交流合作的成果之一。比起來巴黎襲擊案件前,各國警方在反恐方面鮮有互通聲氣,以至於早被多國警方納入視線的部分嫌疑人最終陰謀得逞,顯然不能不說是進步。

  可惜悲劇的是,在他被抓獲后比利時外長當時就警告說,種種跡象顯示薩拉赫的同黨們有可能發起進一步的襲擊行動。而短短的幾天時間內,這個襲擊就成為一個流血的現實。

  為什麼有如此良好的線索,擁有強大情報能力的歐盟各國警方竟然還沒有阻止這個悲劇的發生呢?

  在探討這個問題時候,顯然不能夠忽略一個重大的背景——敘利亞危機引爆的難民潮對於歐盟的衝擊。難民潮的主體顯然是因為戰亂導致的人道主義危機受害者,但是目前的事實又用鮮血向我們證明了。歐洲國家一再擔心不已的恐怖主義這匹「餓狼」不是「來沒來」的問題了,而是早已經在歐洲落腳了。

  巴黎事件中,恐怖分子中就有兩名是以難民身份混入法國的,其餘多名恐怖分子也是成長於來自北非移民聚居的社區。二代移民的後代受到相同文化背景的恐怖分子的理論感召前往ISIS控制區獲得使用武器和爆炸物等等技能后,再與混入難民的恐怖分子一道返回歐洲作惡,這種模式顯然具有高度的隱蔽性。

  難民

  這次的難民潮的衝擊之下,歐盟原本看起來很美好的種種設計立馬變得千瘡百孔起來。原先的設計基本側重於歐盟的經濟一體化,對於安全事務考慮較少。歐盟成立以後原本引以為傲的《申根協定》除了極大的便利了各成員國之間經濟協作的人員往來和物流自由現在更為這些恐怖分子跨國活動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

  前面提及的各國警方缺乏合作的問題顯然使得成員國之間取消邊防措施在今天難民潮面前,立馬成為一種類似於「裸奔」的冒險。原本在巴黎作惡的恐怖分子就是以布魯塞爾為老巢,現在又再一次在這裡發動襲擊,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歐盟在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以德國和北歐國家為主的較發達成員一面為了突出自己的價值觀高舉起「人道主義」大旗,敞開懷抱接納了幾百萬難民;可是另一面卻遠遠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為原本安定富足的社會設計的管控機制迅速失靈,社會治安短時間內迅速惡化,普通刑事案猛增。目前,幾個主要接納難民的歐盟成員國竟然到了說不清究竟有多少難民來了又有多少去了哪裡的滑稽地步,至於甄別哪些是潛入的恐怖分子基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今天BBC安全事務方面的記者賈德納還說:對於布魯塞爾發生爆炸他不感到吃驚。在英國,穆斯林團體可以向警察報告可疑舉動,防止了新的恐怖襲擊,但是在比利時看不到這種情況。由於長期跟愛爾蘭共和軍針鋒相對,英國警方的社會管控能力遠遠強於其他西方國家,早有針對性的在相當多的群體廣布眼線,因此最終恐怖分子除了在07年僥倖搞了一次小規模地鐵爆炸襲擊之外,多數陰謀都被挫敗於萌芽中。

  價值觀

  看著布魯塞爾機場的慘狀,島叔不僅回憶起不久前自己剛剛經行此地。那時候的機場中安檢是一個很輕鬆的事情,雖然同行的夥伴行李中一小瓶辣椒醬被扣下,但是島叔驚訝的發現吸煙室內,手持打火機的人不在少數。一個非洲兄弟還很好意的把自己的打火機送給煙癮發作的島叔,表示自己手裡還有兩個……

  從政治學的角度上說,人類個體放棄了自己原本擁有的很多權利轉而結成社會和國家,第一目的就是在於確保自身的安全。這個邏輯之下反過來理解,那就是任何一個現代主權國家顯然也必須將維護自身公民安全為第一存在意義,否則國將不國。

  因此在西方社會的價值觀中,「個人自由」和「國家權力」之間如何平衡也成為了一個長久不衰的討論主題。只是基於二戰中「納粹德國」國家強權無限擴張最後導致災難的惡性事例造成的歷史陰影,西方國家目前價值觀普遍強調突出「個人」,推崇限制「國家權力」。

  只是我們生活在一個現實的世界中,這個世界經常還會出現點殘酷的事實。所以不管一個價值觀再美好,只要是無力應對現實世界或者是找不到合理的路徑去實現,最後要麼消亡要麼向現實低頭妥協。

  其實不止如此,在歐洲社會的更深層,「價值觀」的撕裂正在逐漸浮現。許多左翼人士更加努力的高呼「人道主義」精神口號,要求政府在難民問題上更加包容更加積極。但是與此同時法國極右翼的「國民陣線」正在東山再起,而德國極右翼勢力也走出了陰暗角落再次吸引了眾多追隨者,它的化身「選擇黨」在日前德國地方政府選舉中頗有斬獲。

  即便是對於難民態度原本最積極的默克爾政府,目前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動搖。這些極右翼勢力並不是大家慣常印象中的「光頭黨」,很多人來自小工廠主,小農和街邊雜貨店的店主,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們之所以對於歐盟抱有如此大的敵意,顯然就是以前歐盟成員國那種「穿大鞋邁大步,結果摔跤不止」的行為一種反應。

  十字路口

  要自由還是強化警察權,這個問題很可能也會成為歐洲價值觀另一道裂口。島叔這麼說並非危言聳聽。美國的「9.11」事件后,迅速通過了《愛國者法案》就是一種要求個人交出更多的權利來方便國家維護他們生存安全的妥協。

  正在英國鬧得沸沸揚揚的「脫歐」事件,是否最後會成為歐盟輓歌的開始?英國早前拒絕加入《申根協定》,堅持了比較嚴格的邊檢措施,因此在這輪難民潮中所受的衝擊較小,現在看起來倒是很有點「明智之舉」的意思。未來英國的所作所為是否會具有某種「標桿」效應?英國公眾是否會受到鼓勵,更多的傾向於脫離呢?

  即便年初歐盟委員會還在呼籲成員國之間要維護申根區的自由流動便利,但是包括歐盟領頭羊德國在內的許多歐盟成員國又在內部邊界(與其他成員國之間)重新設立了邊檢措施;法國則走的更遠,除了效仿英國強化警察權開始針對移民強化管控之外,甚至宣布可能封閉涉嫌極端主義的清真寺或者剝奪恐怖主義罪犯國籍之類的措施。

  如果歐盟國家的社會中統一的價值觀不復存在,那麼反映到政治實踐中,顯然會有讓歐盟原本就艱難不堪的步履更加沉重起來。

  如果大家還記得年前希臘債務危機如何讓「歐元」經歷了一次嚴峻的考驗,而如今如果歐盟幾大重要標誌《申根協定》不復存在了,對於歐洲未來經濟的造成的負面衝擊會不會讓「歐元」再次走到懸崖邊上呢?如果作為歐盟統一象徵的《申根協定》和「歐元」無以為繼了,那麼歐盟是否還能夠存在?

  現在歐盟國家終於也走到了這個十字路口上,只是他們會如何選擇恐怕不僅僅是他們自己的問題,而很可能成為一個改變世界格局的大問號。


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5: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