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媒:"登月度假"20年內或成真 中國受邀參建月球村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6-3-24 2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6-03-24 00:11: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賈元熙

  核心提示:「月球村」計劃將聯合全世界航天國家的力量,利用來自月球表面的自然資源進行建設,為科學、商業甚至是旅遊業提供永久性的基地。它有可能在2030年前可供使用。

  參考消息網3月24日報道 英媒稱,你可能想要提前為你的未來假期做計劃——20年內,你有可能會在月球上度假。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月22日報道,歐洲航天局(ESA)的負責人約翰-迪特里希·韋爾納已經公布了國際「月球村」的想法,這個計劃將聯合全世界航天國家的力量。

  報道稱,這個開拓地——有可能在2030年前可供使用——將利用來自月球表面的自然資源進行建設,為科學、商業甚至是旅遊業提供永久性的基地。

  韋爾納在歐洲航天局最近發布的一段視頻中描述了這個提議中的「月球村」。

  報道稱,在人類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大約50年後,韋爾納稱,下一步是建立一個可以像國際空間站那樣被加以利用的永久性的基地。

  這位專家建議將「月球村」建設在月球兩極,或建設在月球遠端能夠長期暴露於日光下的區域。

  南極是一個持續黑暗的區域,在這裡,人類能夠接觸到水,以生產氫和氧。

  他解釋稱,在月球的陰影里,開拓者們將得到保護,免於受到宇宙和太陽輻射的傷害。

  這些地點還將降低微小隕石以及極端溫度的風險。

  報道稱,這將是以月球的自然資源建造一架射電望遠鏡的合適位置,代替從地球帶來材料。

  這個開拓地想法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多種用途的設施,為進行更深入的太空探索創造條件,同時還能用作一個商業或採礦的中心。

  此外,這位專家稱,這裡可以被用作遊客們的遊憩場所。

  報道稱,為了將「月球村」變成一種可能,這位歐洲航天局的負責人表示,合作將是必要的,每個國家都將貢獻其自身的專業知識,不管是機器人的還是人類的。

  這位專家建議開發月球現有的天然水冰、金屬以及礦物,以此滿足這個基地建造、維護以及列印3D建築構件或整個結構的建設所需。

  韋爾納提議,首先,一台月球車將被設置在月球,並建立起一個穹頂結構,之後在它周圍,更多的月球車開始建設所需的建築。

  這個結構將被用來保護宇航員。

  報道稱,這個計劃將以較小規模的登陸任務以及在月球遠端建設一架射電望遠鏡為開始。這位專家表示,很多國家已經在從事這類登陸任務。而建設一架射電望遠鏡將需要更大的投入。

  雖然很多國家——尤其是美國——把目標定在火星之旅上,但韋爾納稱,「月球村」是一種更加貼近現實的做法。

  韋爾納在視頻中稱:「我完全同意那是對的,人類終有一天將前往火星。但這是在稍遠一點的未來。」

  這位歐洲航天局負責人稱,「月球村」將聯合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和日本的航空機構,以及其他貢獻較小的國家。

  報道稱,雖然據估計,目前的技術距實現這個目標還需20年的時間,但這位專家稱,一個月球開拓地是必要的,並且可能是「人類的下一次巨大飛躍」。(編譯/殷夏)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在月球遠側建造基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6-3-24 23:00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建立月球村不是夢 NASA科學家稱10年內可達成

  參考消息網3月15日報道 台媒稱,近年來美國太空總署(NASA)把探索火星為首要任務,對於冥王星的探測也是重點之一,NASA會不定期的將這些探索照片和影像公布,引發民眾和學界的討論。但最近卻有天體生物學家指出,相較於火星而言,建立月球村才是當務之急,人類在10年內「殖民」月球的夢想有望達成。

  據台灣東森新聞雲3月14日報道,《科技新時代》稱,NASA天體生物學家克里斯·麥凱日前撰寫了文章於《新太空》(New Space)期刊發表。文章內容提到,目前礙於預算有限,NASA重返月球的計劃一直無法實現,而且根據最新研究估算,若是人類未來想要建立一個小型永久的月球村,花費可壓縮至100億美元之內,預計最快可在2022年前實現。

  麥凱提出的建立「月球村」想法,其實並非不可行。但為什麼要重返月球?麥凱認為月球可以說是地球的後花園。若是連月球都還不熟悉就想探索火星,這想法就太不實際;另外建立月球村也有助於研究月球上的物質,促進科學進步。

  至於月球村未來的樣貌,多數科學家認為,在建立之前可先由機器人探勘,找出適合建立月球村的場址;此外探勘月球隕石坑出產的水和稀有元素,將可替人類帶來豐厚收益。

  另外在太空生存,特別是月球村的建立,生活的機能和需要得有完善的規劃,當中包括太空循環水和氣體含量平衡等技術,目前估計SpaceX發射成本約為每年3.5億美元,運送的物資約能提供10名太空人生活一整年。

  月球村該蓋在哪裡,選址得考量包括「電力的可取得性」、「通訊便利性」、「資源接近性」和「遷移便利性」四個因素。由於太陽是月球村的主要動力來源,電力的取得就顯得重要;水資源的部分,月球北極的地形較南極平坦,未來基地建在北極的皮爾里環形山(Peary crater)似乎是相當合理的選擇。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要建立「月球村」,NASA科學家提出觀點表示,在未來10年內完成不是夢。(圖片來源網路)

  (2016-03-15 09:58:00)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6-3-24 23:01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歐洲航天局擬3D列印「月球村」 推進人類登陸火星

  

  歐洲航天局(ESA)日前公布,計劃2020年起利用3D列印技術,在月球開始建造供人類居住的基地。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歐洲航天局(ESA)日前公布,計劃2020年起利用3D列印技術,在月球開始建造供人類居住的基地,期望在2030年前落成,作為太空探索前線基地,並推進人類登陸火星。

  據報道, ESA早於2013年已開始探討建造月球基地,新基地最有可能建在月球南極沙克爾頓火山口邊緣,該處沒有其他地區的極寒及極熱天氣,可保護基地免遭極端天氣破壞,而且有無窮無盡的太陽能。

  

  在動工前,ESA會先派機器人前往月球,收集相關數據。基地將用風化土建造,這種土可在月球採集,而且可防輻射。

  對於該計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歡迎,並稱歐洲在探索太陽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6-01-04 10:36:02)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4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6-3-24 23:02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外媒:歐洲宇航局或建「月球村」作為探索宇宙據點

  參考消息網8月19日報道 外媒稱,歐洲宇航局局長沃爾納表示,他希望能在月球建一個月球村,以此為據點進一步探索太陽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19日報道,沃爾納(Johann-Dietrich Woerner)此前是德國宇航局局長,不久前剛剛就任歐洲宇航局局長。他對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表示:「未來,我們的目光不能局限於國際太空站,我們應該藉助小型飛船,在近地軌道進行微重力研究。我建議在月球背面,建設一個月球村。」

  沃爾納表示:「月球村不只是意味著建幾座房屋、一座教堂和一個辦公樓,它還需要來自世界各地合作夥伴的貢獻,其中包括機器人和宇航員的太空任務,還有提供支持的通信衛星」。

  他表示,返回月球進行科學研究以及利用月球這個落腳點進一步探索太陽系,是因為這樣做有諸多好處。

  他解釋說:「月球背面之所以很吸引人是因為在那裡,我們能用望遠鏡觀測到很遠的宇宙,在月球上我們能夠開展月球科學研究,而為此開展國際合作將有特殊的意義。美國希望很快能去火星,我想我們不會那麼做。在去火星之前,我們該在月球上測試,我們究竟能在火星上做些什麼。」

  例如,沃爾納建議,美國宇航局目前正在研究,用一個巨大的3D印表機製造火星基地,要是先在月球上嘗試這種技術,效果會更好。學習在陌生的星球生存並不容易,但如果天外社區距離地球僅四天之遙(月球),而不是六個月之遙(火星),我們遇到的困難就會更容易解決,發生緊急情況時尤為如此。

  沃爾納將他的「月球村」設想為一個多國宇航員的居住地,其中不僅有來自俄羅斯的宇航員,甚至會有來自中國的宇航員。這樣,參與國際太空站計劃的國家就將大大增加,目前這個數量相對有限。

  沃爾納表示:「我們開展國際合作不應有任何限制,我們要讓世界上任何國家都能參與。在地球上,不同國家之間存在著太多的問題,太空能夠成為解決這些地球問題的橋樑,而月球似乎就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他補充說:「孤立一個國家並非正確的方式,更好的解決方案是找到太空合作方式,改善地球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他說:「想想看,如果一個外星人要訪問地球,看到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我不知道他們是否還願意著陸。」

  目前,「月球村」的想法還只是一種設想,尚未有任何國家或者機構承諾,為此投入資金或者制訂任何詳細構想。

  沃爾納表示,他只是在談論建月球村的想法,目的是鼓勵人們針對未來的太空研究、探索及航天技術的應用展開討論。

  報道稱,不過,作為全球宇航領域最資深、最有實權的人物之一,沃爾納的建議將會得到認真對待。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站在月球表面的美國宇航員。

  (2015-08-19 10:32:00)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5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6-3-24 23:03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外媒:歐洲航天局新局長提議全球合作建月球村

  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道 外媒稱,歐洲航天局新局長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要建月球村。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13日報道,歐洲航天局(ESA)新任局長約翰-迪特里希·韋爾納上任已有一個禮拜。這位德國航天局前任掌門直接掌握著44億歐元的ESA年度預算,是ESA所有事務的總負責人。歐洲的新觀測、氣象、通訊和導航衛星,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火星、水星和木星任務以及讓探測器悄無聲息地在彗星上著陸,所有這一切都歸韋爾納管。

  「我們應著眼於未來,將眼光放到國際空間站之外,」韋爾納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應該找個更小的近地軌道航天器來進行失重研究。我提議應該在月球背面建個月球村。」

  韋爾納說:「月球村不應只是建一些房子、一個教堂和一個市政廳。月球村應彙集來自全世界的夥伴,通過機器人和宇航員任務以及提供支持的通訊衛星,來共同打造一個月球社區。」

  韋爾納表示,人類重返月球有著很充分的理由。不僅是著眼於科研方面的需求,同時也可將之作為人類進一步探索太陽系的墊腳石。

  他說:「月球背面很有意思,我們在那裡能夠通過望遠鏡窺視宇宙深處;我們可以在月球上做科學研究。美國人打算在不久的將來登陸火星,我不知道該怎麼去登陸火星,但至少在去火星之前,應該先在月球上試試。」

  韋爾納指出,例如美國航天局正在研究的使用巨型3D印表機建造火星基地的項目就應先在月球上進行測試。在一個陌生的世界生存並非易事,不過如果這個外太空社區與地球的航程僅有4天而不是6個月的話,人類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的挑戰就要小得多了。

  韋爾納為月球村設計的未來圖景是一個住著宇航員(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宇航員)的多國定居點。

  「我們應不受任何限制地與全球所有國家展開合作。地球上的國家間矛盾已經夠多了,太空或許能成為解決地面問題的橋樑,而月球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那些批評稱不該將錢花在外太空探索和天文學研究上的人,韋爾納的反應相當堅決。

  「經驗告訴我們,探索和實際應用之間不存在隔閡。看看溫室效應,地球人都知道,我們利用衛星來研究它。但人類並非在地球上發現了溫室效應,而是通過對金星的探索任務發現了溫室效應。」

  目前,建立月球村還只是紙上談兵。沒有一個國家和機構拿出了資金或是針對這一理念做出了具體規劃。

  韋爾納表示,他之所以提出建立月球村,是為了鼓勵人們圍繞未來太空研究、探索和太空科技應用等問題進行探討。

  然而,作為全球航天界最權威的人物之一,韋爾納的提議也是相當有分量的。

  韋爾納說:「我們喜歡探索、開拓,這就是人類,而這也正是引領人類走向未來的一盞明燈。」

  (2015-07-17 07:12:01)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6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6-3-24 23:03 | 只看該作者
【延伸閱讀】專家透露中國正在進行「月球基地」相關工作
中新社上海12月28日電 (記者 宗晨亮)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兼副總設計師張玉花28日在此間透露,中國航天人正在從事「月球基地」的相關工作。
上海科普大講壇當天圍繞「嫦娥落月」開講,張玉花研究員在介紹中國探月工程未來規劃時表示:「除了載人登月的技術之外,還在做月球基地的工作,月球基地是人類以後拓展能源、拓展生存空間的構想,都吸引著我們人類繼續探測。」
她並進一步描繪了月球基地建成后的藍圖:人類未來將能夠依託月球基地,建立在月球上進行能源勘測的能源基地,以及進行工農業生產的生產基地,並利用太空真空的環境,進行無菌製藥等。她稱:「如果還有100年,我覺得人類居住外星球不是一個夢想。」
談到定於2017年前後發射的嫦娥五號,張玉花透露:「嫦娥五號比嫦娥三號、四號難度更大,要從月面採樣兩公斤樣品返回。還要實現月面的起飛,月球軌道的交匯對接,這些技術需要我們將來有很大的創造性。」
對於備受世人矚目的中國載人登月計劃,她表示待嫦娥五號發射計劃完成後,中國探月工程將和載人計劃相結合,實現後期的載人登月工作。「(載人登月)目前國家還沒有立項,但技術的研發工作還在做,」她如是說。(完)
(2013-12-28 18:20:1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3: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