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日恢復政治交流無助日本民間改善對華感情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6-3-13 22:34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載:BBC中文網



中日兩國去年一年逐漸改善關係,政府、政黨、議會相繼恢復中斷的交流后,日本內閣府透露今年1月在日本國內做的「外交輿論調查」結果,說明日本民間對中國感情繼續惡化,引起日本內外紛紛關注和議論。

一名東京某大醫院的外科醫生落合周日(3月13日)對BBC中文網說:「中國近年崛起后,給我留下最深印象是老在佔地盤,印象很差。不過同時在醫院我現在也經常遇到出國治病的中國人患者,接觸過程中,我又看不出中國人霸道,還覺得大部分人不難相處。」

「所以如果內閣府來調查我,我想我也會回答『對中國沒親近感』,但不意味著我對所有中國人沒好感。」

調查結果內容

日本內閣府周六(12日)向各大日媒透露今年1月7日至17日向20歲以上的3000成年人做當面調查,從60%有效回答中得到的結果,是「對中國沒親近感」和「可以說對中國沒親近感」的被訪者佔83.2%,再次刷新了日本民間自內閣府實施該調查以來,近年對中國印象日益變壞的紀錄,比上次調查的2014年上升0.1%。

而回答「對中國有親近感」的被訪者與2014年調查結果一樣,佔14.8%。

但調查同時顯示,「認為中日關係發展重要」的被訪者佔73.3%,大幅高於認為不重要的22.5%,其中尤以20至40歲的年輕人所佔比率最大。

被訪者不認為現在「中日關係良好」的佔85.7%,顯示日本民間並不認為中日去年恢復的政治交流說明兩國關係改善。

調查還顯示,被訪者對美國的印象則剛好相反,表示對美國「有親近感」的佔84.4%,比2014年調查時增加1.8%;對韓國的印象也有改善,回答對韓國「有親近感」的比2014年調查時增加1.5%,為33%。

壞印象的緣由

日本內閣府每年實施各種民意調查,其中「外交輿論調查」是1978年開始,往年通常在秋天實施、年底發表結果。內閣府透露的調查結果沒說明2015年的調查何以延期到今年1月。

雖然內閣府這一調查結果預定周一(14日)才全面公開,但各大日媒連日報道時,紛紛指出相信被訪者對中國沒親近感的最大原因是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行動影響了日本人對中國的印象。

不過中日去年在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主權上的糾紛實際上處於相對低潮期,所以說明即使與中國不存在主權爭議的南海問題,中國行動也很可能增添日本民間對中國的不良印象。

落合醫生就說:「我不清楚國際海洋法等各國領海的依據,也不怎麼關心領海糾紛史,從地圖上很難看出東海尖閣諸島該屬於誰,但看南海地圖,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爭奪的海域就在東南亞國家眼前,所以我想不管中國用什麼國際法作依據,那個法律就不合理,應該修訂,否則只會助長大國欺負小國。」

他還說:「我治療的中國患者中,經常有因為在中國手術失敗,所以到日本來修正的人,看到中國人患者遭遇那些很難想象的手術失敗時,我既很同情患者,也很難免增加對中國醫療和管理、制度種種的不良印象。」

無獨有偶,《產經新聞》周日報道「中國人爆買」專題中,一篇題為〈日本化妝品飛躍般銷售額的理由〉說,訪日爆買的中國遊客或留學生替中國親友代購日本化妝品和醫藥品的原因是「中國貨太多假貨」、「對中國貨的安全性感到不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0: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