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代七次最美的艷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3-14 2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巫山神女】

  戰國時期,楚懷王赴雲夢澤畋獵,小憩於高唐館,朦朧中,見一女子裊裊娉娉,款款行來,自言:「我,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台,精魂為草,實曰靈芝。」楚王見她

  稟天地陰陽造化之妙,得天獨厚,含有天地間一切之美。她的相貌容顏,無人能比,其狀貌之美,已到了無可言談的地步,驚為天人,愛慕心生,遂留下了一段風流佳話。

  楚王恍然夢醒,芳影無蹤,遺香猶存。王不能忘情於瑤姬,尋至巫山,但見峰巒秀麗,雲蒸霞蔚,鄉閭相傳,此雲乃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茂如蒼松,美若姣姬。王在巫山臨江側修築樓閣,號為「朝雲」,以示懷念。

  

  【洛水之神】

  相傳曹植在年輕的時候,看中了一位姓甄的姑娘,想娶她做妻子。曹操知道甄家姑娘聰明、美麗、賢惠,便為大兒子曹丕娶了這姑娘。甄夫人到曹家后,曹植和她經常相見,但從來沒有說過

  一句話,兩人默默相愛,只是用眼神來傳遞他們的情意。

  曹操死後,曹丕繼承了王位,不久又逼迫漢獻帝把皇帝的寶座禪讓給他,國號大魏,他稱魏文帝,封甄夫人為皇后。後來,曹丕又娶了郭貴妃,對甄后逐漸冷淡起來。郭貴妃想當皇后,就與奸臣密謀策劃,製作了一個桐木偶像,上面刻著曹丕的生辰八字,然後把它埋到甄后的宮院里,再派人密告曹丕。曹丕聽說這話,半信半疑,命人到甄後宮里搜查,果然從地下挖出了這個木偶,模樣很象曹丕。曹丕一見,大發脾氣,不容甄後分辯,就把她處死了,再封郭貴妃為皇后。

  甄后死後,曹植心裡懷念慘死的甄后,只覺得心神不定。有一天出了洛陽城,來到洛河邊,令隨從停車休息。

  曹植對著西沉的紅大陽和滔滔東流的洛河水出神,突然,他看到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像一朵出水芙蓉那樣慢慢地從碧波中升起,隨著波濤,輕悠悠、飄忽忽地來到岸邊。曹植覺得她很面熟,但又想不起來在那裡見過。

  曹植就向洛神走去,施禮說:「仙姬是洛神吧,小王有禮!」

  「王爺別來可好!」「別來可好?你我何時分別?」

  「王爺難道把我忘記了嗎?」

  「看來面熟,難道你是……」曹植越看越覺得她像甄后,但是甄后已死,怎麼會到這裡來呢?他疑惑地說,「仙姬像是……哦,不,不,不!小王不敢冒昧。」

  「王爺可曾拿到我那玉鏤金帶枕?」

  「拿到了!你,你果然是皇嫂甄后!怎麼到這裡來了?」

  「唉,一言難盡!」甄后把自己怎麼被郭貴妃陷害的經過訴說一遍,然後又說:「玉帝念我死的冤屈,封我為洛水之神。因為你我還有未了之緣,所以我到這裡相會,了卻前緣。那玉鏤金帶枕是我陪嫁的東西,我在暗中感化了魏文帝,因此他才把玉鏤金帶枕贈送給你。你留作紀念吧!」

  「想我曹植空有滿腹經綸,反遭別人猜忌。如今我萬念皆灰,願隨仙姬守洛河。」曹植憂鬱地說。

  「唉!」洛神兩眼含淚說,「可惜你我有仙凡之別,如今相見之時,也是永訣之刻。這裡有耳環一隻,贈送王爺。望王爺多多保重,小仙告辭了!」洛神說著,摘下一個耳環,贈給曹植。

  曹植雙手接過,又從自己身上解下一塊玉佩,含淚交給洛神:「多謝仙姬厚贈。小王身邊沒有別的東西還敬,只有這塊玉佩贈給仙姬,望多保重!」

  洛神接過玉佩,轉身踏進洛河波濤,又回頭向曹植望了一眼,就消失在波濤中了。

  曹植精神恍惚,如痴如呆,不知這是真事還是夢境,只是望著洛河發愣,直到隨從人員催他上車,他才猛醒過來。後來,曹植為這次會見寫了一篇賦,題名是《感甄賦》。魏文帝死後,明帝曹叡繼位,看到這篇賦后,感到不是味,就把題目改成《洛神賦》。

  

  【藍橋雲英】

  裴航是唐朝的一個秀才。一次坐船時,他向同船的美貌女子樊夫人用詩歌表達了傾慕之意。樊夫人回詩:「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然後就離開了。

  裴航不解其意。 之後某一天,裴航路經藍橋驛,向路邊茅草房中一位正在輯麻的老婆婆要水喝。老婆婆讓孫女雲英給他倒了一杯水。裴航看到姿容絕世的雲英,便想娶她為妻。老婆婆要他用玉杵臼將一粒玄霜靈丹搗一百日,然後給她服下,以求長壽。裴航答應了老婆婆的要求,並定下百日之限。裴航回去后,費盡周折終於在虢州(今河南靈寶縣)一個藥鋪傾其所有買下了玉杵臼,然後長途步行到藍橋,日夜搗葯。月宮中的玉兔被裴航的堅貞所感動,每天都來悄悄幫他搗葯,老婆婆也受到感動,終於答應了婚嫁之事。

  迎親之日,樊夫人也來了,原來她是雲英的姐姐。樊夫人在船上的回詩,就是在向他暗示這段姻緣。此後,裴航和雲英美好的生活著,最後雙雙成仙升天。

  

  【漢皋解佩】

  多情才子鄭交甫常在漢江之畔遊玩,有一天,他正興緻勃勃地賞玩江景,偶一回頭,看到不遠處有兩位衣著華麗的女子結伴而行,看樣子好像也是來此觀賞美景的。兩位女子柔情綽態,翩如浮雲,身上佩戴的明珠光華四射,耀人眼目。

  鄭交甫為兩位女子的風姿所動,心蕩神弛,對隨行的僕人說:「此生若能結識這樣兩位美人,也不枉來世上一回了,即便不能終生廝守,能求得她們身上所佩的明珠一顆也是好的。」僕人說:「算了吧,這樣的女子必定是十分高傲的,我看你未必能求得到。」鄭交甫哪裡肯聽,走過去對兩位女子深施一禮,說:「兩位姐姐辛苦了。」二位女子還禮,道:「公子辛苦。」鄭交甫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兩位女子看在眼裡,笑了笑說:「公子有話不妨直說。」鄭交甫紅著臉說:「小生自知人拙才淺,不敢有非分之想,今日既於此相遇,也算與兩位姐姐有緣,若是言語之間冒犯了兩位姐姐,還請包涵。兩位姐姐能否將所佩明珠賜於小生一顆,以慰小生傾慕之心?」兩位女子嫣然一笑,道:「這有何難?」說完,各自解下所佩明珠一顆,遞給鄭交甫。鄭交甫雙手接了,一面藏進懷中,一面不住道謝。

  等他走了十幾步遠,將手伸入懷中想取出兩顆明珠細細把玩時,卻發現懷中竟然空無一物。鄭交甫大吃一驚,回頭再看那兩位女子,江畔早已空茫茫一片,哪裡還有兩位女子的蹤跡!鄭交甫此時才明白過來,原來自己剛才所遇到的兩位女子並非人凡間殊麗,而是漢水之上的神女。

  

  【劉阮遇仙】

  漢永平5年(公元62年),剡人劉晨、阮肇到天台山採藥。天台山由劉門山、細尖、大尖、芭蕉山、撥雲尖、蓮花峰等群山組成,崇山峻岭,峰巒疊嶂,千姿萬狀,蒼然天表,林深草茂,荒野僻壤,深不可測。劉阮二人只管埋頭採藥,不覺得天色已晚,肚子飢餓了,怎麼辦?

  忽然發現山上有桃,就隨手摘幾個桃子充饑。一邊吃桃子,一邊沿山灣小溪走,在小溪邊以茶杯取水時,看見溪中有「胡麻飯」,他們想溪中有胡麻飯,山中必定有人家,二人就沿小溪往前走,只見溪邊有兩位女子,十分漂亮。這二位女子看見劉阮二人手持茶杯,便笑笑說:「劉、阮二郎為何來晚也?」好像老朋友相識一樣。劉阮二人一驚,不容遲疑,就被邀到家。走進家門,房內絳羅帳,帳角上掛著金鈴,上有金銀交錯,還有幾名婢女。進入餐桌吃飯時,有胡麻飯、山羊脯、牛肉,菜肴相當豐富,又有美酒,還有吹、弦、拉、彈伴唱,嘻嘻哈哈,熱熱鬧鬧地吃喜酒。用完飯,幾個侍女捧著桃子,笑笑說:「二位貴婿隨我來。」隨伴進房間與二位仙女結為夫妻,各就一間帳宿。

  過了十天,劉阮要求回鄉,仙女不同意,苦苦挽留半年。子規啼春,劉阮思鄉心切,二位仙女終於允許他們回去,並指點回去路途。劉阮到家找不到舊址,到處打聽,結果在一個小孩子(第七代孫子)口中聽到,長輩傳說祖翁入山採藥,因迷路不知道在哪裡?劉阮在山上半年,山下已經到了第七世即晉太元八年 (388年),過去了幾百年時間,沒了老家,只得返回採葯處尋找仙妻,卻再也找不到了。

  

  【人面桃花】

  唐時,博陵(指河北省安平縣)有一青年名叫崔護,容貌英俊,文才出眾,性情孤潔寡合,來到都城長安參加進士考試,結果名落孫山。

  由於距家路途遙遠,便尋居京城附近,準備來年再考。清明時節,他一個人去都城南門外郊遊,遇到一戶莊園,房舍佔地一畝左右,園內花木叢生,靜若無人。崔護走上前去叩門,過了一會兒,有位女子從門縫裡瞧了瞧他,問道:「誰呀?」崔護告訴了自己的姓名,說:「我一人出城春遊,酒後乾渴,特來求點水喝。」女子進去端了一杯水來,打開門,讓他進去坐下。她一個人靠著小桃樹靜靜地立在那裡,對客人有著極為深厚的情意。她姿色艷麗,神態嫵媚,極有風韻。崔護用話引逗她,她卻只是默默不語。兩人相互注視了許久,崔護起身告辭。

  送到門口后,她似有不勝之情,默默回到屋裡,崔護也不住地顧盼,然後悵然而歸。此後一年,崔護沒有再去見她。到了第二年清明節,忽然思念起她來,思念之情無法控制,於是直奔城南去找她。到那裡一看,門庭莊園一如既往,但是大門已上了鎖。崔護便在左邊一扇門上題詩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羅浮一夢】

  隋朝開皇年間,趙師雄到羅浮(地名)去。有一天,天氣寒冷,快到傍晚時分,趙師雄喝酒喝得迷迷糊糊、半醉半醒之間,停車休息,在松樹林旁邊一家酒店旁落腳。

  這時,只見一個美貌女子淡妝素服,出現在師雄的面前,天色已經昏暗了,月色剛剛顯現,此時正值冬日,地上還有殘雪沒有融化,此情此景,讓趙師雄欣喜不已,他上去和這位女子講話,感到一陣陣芳香撲面而來,女子的言語極為清麗。

  於是相約敲開酒家門,買了酒共飲,不一會,又有一個綠衣童子進來,談笑歌舞,非常盡興。不久,師雄就睡著了,等到由於風寒而凍醒時,師雄一看,天已經亮了,師雄正躺在大梅花樹下,樹上有翠綠羽毛的小鳥在鳴叫,月亮已經落下去了。女子已經不知去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7: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