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心理諮詢師愛上心理諮詢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3-11 04: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愛上心理諮詢師

  你 ~ 怕 ~了~ 嗎?

  怕Ta看穿我的心?

  

  

  文 | 付厚智

  公眾微信號 : tianjinpsy

  編輯 | 簡小單

  

  故事背景:兩個心理諮詢師,應用心理系畢業,在一線做諮詢分別 6年和 5年,正在籌備結婚。

  ◆ 第一階段,與常人無異

  那時候還在上大學,忽然感覺這個姑娘不錯。於是心裡小鹿亂撞的不行,開始計劃如何追求 ( ̄▽ ̄)~*

  (此處省略10000字)

  在一起之後,也和一般情侶一樣,親親我我,讓周圍人噁心異常,成雙成對的出沒於學校的食堂超市教學樓小花園。

  在這個階段,一切各種所有心理學知識都拋在腦後,完全忘了自己是幹嘛的

  去TM的心理學,老子要搞對象!

  

  ◆ 第二階段,自我分析

  其實最先發生的不是分析對方,而是分析自己,並且帶有濃烈的自戀味道。

  「我做了什麼事追上了她,這個過程在心理學裡面被稱為xxx,運用里xxx的心理學原理,在社會心理學中xxxx」。

  這時候兩個人的玩笑通常帶有「開屏」的意味,比如買可樂時分析自己如何被可口可樂的廣告影響。在營銷心理學中啊,這個過程叫………………- -

  ◆ 第三階段,攻擊性分析

  「甭來這套!你這是投射!」

  「你不要像對待你爸一樣對待我好不好!」

  「你能不能給我共個請!你移情的太厲害啦!」

  「我不想跟你說話!」「你要拋棄我~嚶嚶嚶~~ ┬_┬ 」

  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因為兩個人無法用「人話」來溝通,永遠將自己放在來訪者與情侶之間,在需要的時候跳入某一角色以尋求關注。

  很多和心理諮詢師談戀愛的人擔心和害怕的也正是這個階段:跟一名心理諮詢師在一起,他會不會知道我心裡怎麼想的?會不會分析我?會不會說出來一堆我聽不懂的話?

  確實,處在這個階段的諮詢師是比一般人要麻煩的,因為你無法跟他們反駁。

  對了,這個階段的諮詢師已經不是人了orz 。

  那年我19。

  ◆ 第四階段,個人成長

  在此階段我們開始學習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徹底了解什麼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隨著相互磨合,我們逐漸定位,哪些句子和詞語是不能跟對方講的,同時告訴對方,我不喜歡你的哪些說話方式。

  爭執依然不少,但是作為心理諮詢師比其他人更習慣於內省,去探索自己的內心在矛盾中發生了什麼。

  心理學福利開始慢慢呈現。此階段的每次爭吵都變得有意義,因為這些爭執反過來讓我們磨合的更好~

  

  ◆ 第五階段,以同行的名義

  這時候我們開始接觸個案,於是成為了同輩督導的關係。如果一對情侶中有一人不是諮詢師,那你們可能不會經歷這個階段,而是會經歷變成某種程度上的「咨訪關係」。

  該階段在一開始依然是歡樂的,因為在同輩督導中,因為我們相互的熟悉程度,導致問題被發現的特別快。而且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很多,可以隨時享受這種服務。

  但是當互動進展到某一階段時,問題就來了。當諮詢進入到某種困境時,必然會涉及到諮詢師人格當中的某一部分,而人格又來自於家庭。因此後期的同輩督導,基本上都是在討論原生家庭。

  這時候我們會體驗到兩種感受:

  因為不得不在對方面前談論自己的童年經歷而體驗到的羞恥感

  討論后兩個人回到情侶關係的冷漠孤獨感

  情侶間討論兒時的經歷也很正常,但我們通常是有選擇性的討論,可是在談論自己人格時,你就無法做這種選擇,有時甚至要直面那些不好的經歷。討論結束后,覺得一直溫暖的伴侶變得有些銳利,對方彷彿一把手術刀,準備隨時要切開我們的身體,然後分析分析裡面有什麼。

  這個過程持續了不到2年的時間,後期又是各種爭執。

  ◆ 第六階段,凈化關係

  也正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學會了「上班」和「下班」。下班后,絕口不提自己在工作中的經歷,不尋求督導也不討論案例,更不可能分析對方。

  當然,從5—6階段發展的過車中,我們也學了一些「剎車」的話術,例如:

  「幹嘛分析我?我給你錢了么?」

  「你幾點下班?」

  「停!你現在是我對象還是我的諮詢師?」

  ……( ̄^ ̄)

  這樣的剎車技術會讓對方瞬間反思,我現在是在做什麼?我現在的身份是什麼?

  於是,兩個人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純粹,剝離掉了咨訪關係和督導關係甚至同事關係。

  但是在此階段,我們多少有點兒神經質,對於任何帶有心理學味道的語言都會一驚,擔心自己(對方)又跨國界限了。不過現在想來,這也是技巧掌握不純熟導致的。

  ◆ 第七階段,拿心理學當玩笑

  和第六階段差不多,不過少了那些神經質的東西,兩個人能更清晰的判斷自己的語言中,哪些能說,哪些會傷害到對方。於是開始有了一些和心理學相關的玩笑出現。不過換句話說,兩口子同行的話,一定會出現本行業內的玩笑,這種內容已經不會再影響我們的關係了。

  

  PS:一個諮詢師如果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出自己職業的部分,是一種「道行不夠」的表現。學習心理學是讓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他人,而不是分析他人。正如同我們學習解剖學是為了了解人體,而不是為了裸奔,恩 ▌

  作者 付厚智:隨時《反七口》的心理諮詢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5: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