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延遲退休:適當降低社保費率

[複製鏈接]

290

主題

290

帖子

183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rangejuice 發表於 2016-3-5 1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今年將拿出延遲退休方案,並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喊」了多年,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這一涉及億萬勞動者的話題,也成為兩會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聚焦的熱點。延遲退休從方案到落地需要經過哪些程序?實施會帶來哪些影響?代表委員和社會各界還有哪些期待?

中央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明確,出台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從人社部拿出方案,到最終全面實施,中間還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有多年基層人力資源和社保工作經驗的全國人大代表項曉雲說,延遲退休政策涉及面廣,各方觀點、意見尚不統一,因此政策方案制定后,必須要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進行完善修改,這樣才能凝聚社會共識,確保政策出台後能夠快速落地。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表示,勞動法、社會保險法等法律對退休年齡並未有其他詳細規定,因此,延遲退休政策可能不涉及法律修改,「不過,方案完成修改後,肯定還需經過相應程序報經批准,才能最終出台。」

還有專家指出,參考養老「並軌」政策實施過程,延遲退休政策出台後,各地還將結合實際情況,在國家政策基礎上出台具體實施細則,便於基層執行落實。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這項政策可能有若干年緩衝期。2016年開始徵求意見,如果2017年正式出台,可能要在2022年左右開始實施。

有觀點認為,延遲退休意味著企業和個人的社保支出總量將繼續增加,不利於企業減負和釋放生產力。隨著延遲退休,社保費率能否下降受到關注。

一位在基層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建議,可以把社保費率下降作為延遲退休的配套政策,同步推出。

目前,全國每年畢業700多萬名大學生,去產能也涉及百萬人安置問題。有人擔憂,延遲退休與去產能可能對就業產生多向擠壓,導致就業崗位大量減少。

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表示,延遲退休和減少就業崗位不是簡單的線性替代關係。延遲退休帶來的就業壓力能夠通過結構性轉移就業緩解。例如,在與老人、兒童相關的服務業領域仍有上千萬崗位的缺口。

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賓表示,按照小步慢走、漸進到位、分步實施的原則,如果延遲退休2021年從女職工開始實施,據測算,影響的就業崗位數當年為77萬個左右,2037年為171萬個左右,2050年末為175萬個左右。在這一長期的過程中,我國人口結構會有很大的改變,延遲退休對我國就業衝擊有限。

金維剛表示,延遲退休實施后可能會對靈活就業人員、企業效益不好的員工和下崗失業人員等群體產生一定影響。全國政協委員朴惠善等一些代表委員提出,在機關事業單位,若不相應增加編製和職數,年輕人在晉陞等方面可能受到影響,需研究解決辦法。

有觀點認為,延遲退休政策推出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應對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缺口。2011年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個,2012年為19個。日前,人社部表示,去年收不抵支的省份為7個,數量有所減少,且都有累計結餘。而全國養老保險基金2015年總收入2.7萬億元,支出2.3萬億元。

一些工會界政協委員表示,延遲退休牽涉廣泛,建議循序漸進,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部門有一定的差異性和靈活度,為勞動者設置彈性空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李蘭說,要在區別對待、分步實施的情況下,提前公示,做好意見徵集,可考慮充分尊重大家合理的個人選擇。

有人大代表表示,延遲退休不僅僅是「多勞動幾年」的問題,應該統籌考慮國家社保體系的完善。

朴惠善建議:「在延遲退休的同時,應相應增加崗位配置等指標,讓年輕人看到希望,讓『老人』更安心地工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07: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